陈雁小组发现酒精导致脂肪肝的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陈雁研究组在一项研究中揭示了糖原在酒精性肝脏损害方面的作用。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脂代谢研究领域期刊《脂质研究杂志》。 酒精作为一种肝脏毒素,能导致脂肪肝及多种肝脏损害。酒精本身含有能量,乙醇的能量每克为7卡路里,超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4卡路里)。酒精被肝脏吸收后,可以转化为脂肪或糖原沉积到肝脏,但尚不清楚糖原是否参与了酒精导致脂肪肝的过程。 PPP1R3G是蛋白磷酸酶的一个新的调节亚基,能促进肝糖原合成。该研究组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PPP1R3G对血糖稳态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在陈雁的指导下,硕士生顾金利用肝脏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小鼠研究了肝脏糖原在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肝脏特异表达PPP1RR3G能逆转酒精导致的肝脏糖原含量降低;抑制酒精引起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脂沉积增加以及血清转氨酶升高。同时,细胞水平研究发现,过表达PPP1R3G能降低酒精......阅读全文

酒精脂肪肝症的症状

  1. 酒精脂肪肝症  2. 酒精肝炎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病人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肝病专家介绍说,据统计,有77%的病人出现食欲不振,55%的有恶心呕吐,46%的有腹痛,43%的病人出现体重减轻。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酒精性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症状

  1.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2. 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病人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据统计,有77%的病人出现食欲不振,55%的有恶心呕吐,46%的有腹痛,43%的病人出现体重减轻。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酒精性肝炎病人的常见体征。有81%的病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简介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是酒精性肝病的简称,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500万-2000万人酗酒,这些人中有10%-20%(150万-400万)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但此时肝脏内部组织已发生了病理改变。酒精性肝病主要可分为三类,即酒精性脂肪肝疾病,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检查

  1.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是最常见的生化异常,部分患者血浆蛋白电泳示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恢复后,血浆蛋白异常较其他指标恢复要晚,经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  2.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7月4日宣布,他们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他们确认,一些肥胖者的肝脏会与肠内的细菌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发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由肥胖引起。它是指患者无饮酒史,但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状态,比如也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病理

  慢性酗酒是最常见的脂肪肝病因,如果饮酒量(纯酒精)80~160g/d,则其发生率增长5~25倍;若每天进300g纯酒精,8天后就可出现脂肪肝。  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简介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上海生科院发现酒精导致脂肪肝的新机制

  5月28日,国际脂代谢研究期刊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论文Ethanol-induced hepatic steatosis is modulated by glycogen level in the l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预后

    治疗    1.基础治疗    制订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2.避免加重肝脏损害    防止体重急剧下降、滥用药物及其他可能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    3.减肥    所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以及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临床诊断

  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病人可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与胆道系统阻塞有关。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点

  近来,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胃肠科Reid医师从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NASH的特点是肝大、血清转氨酶升高、组织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但病人无嗜酒史。一般人群的NASH患病率尚未确定。多数临床研究显示,女性占60%~83%,但最近研究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超声、CT和MRI都是诊断脂肪肝的有效工具,其中敏感性高的是B超,特异性强的是CT,而对局灶性脂肪肝与肝内占位性病变鉴别价值大的是MRI,并且CT和MRI还可半定量分析肝内脂肪含量。但是现有影像学检查不能反映脂肪肝时炎症和纤维化的有无,且无法准确判断肝功能受损的严重情况及其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简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

  NAFLD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后者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营养过剩  所致体重增长过快和体重过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均属于原发性NAFLD范畴;而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减肥手术后体重急剧下降、药物/环境和工业毒物

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找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一个调控天然免疫的名为“CFLAR”的分子,可明显改善并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进程。2月21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这一原创研究成果。据悉,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都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

  NAFLD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后者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营养过剩  所致体重增长过快和体重过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均属于原发性NAFLD范畴;而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减肥手术后体重急剧下降、药物/环境和工业毒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点

  近来,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胃肠科Reid医师从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NASH的特点是肝大、血清转氨酶升高、组织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但病人无嗜酒史。一般人群的NASH患病率尚未确定。多数临床研究显示,女性占60%~83%,但最近研究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超声、CT和MRI都是诊断脂肪肝的有效工具,其中敏感性高的是B超,特异性强的是CT,而对局灶性脂肪肝与肝内占位性病变鉴别价值大的是MRI,并且CT和MRI还可半定量分析肝内脂肪含量。但是现有影像学检查不能反映脂肪肝时炎症和纤维化的有无,且无法准确判断肝功能受损的严重情况及其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1.基础治疗  制订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2.避免加重肝脏损害  防止体重急剧下降、滥用药物及其他可能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  3.减肥  所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以及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都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

概述酒精性脂肪肝症的病理

  慢性酗酒是最常见的脂肪肝病因,如果饮酒量(纯酒精)80~160g/d,则其发生率增长5~25倍;若每天进300g纯酒精,8天后就可出现脂肪肝。  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酒精性脂肪肝症的基本介绍

  1. 酒精性脂肪肝症  2. 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病人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据统计,有77%的病人出现食欲不振,55%的有恶心呕吐,46%的有腹痛,43%的病人出现体重减轻。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酒精性肝炎病人的常见体征。有81%的病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检查诊断

    检查    1.B超诊断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5)肝右叶包膜及横隔

陈雁小组发现酒精导致脂肪肝的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陈雁研究组在一项研究中揭示了糖原在酒精性肝脏损害方面的作用。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脂代谢研究领域期刊《脂质研究杂志》。  酒精作为一种肝脏毒素,能导致脂肪肝及多种肝脏损害。酒精本身含有能量,乙醇的能量每克为7卡路里,超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

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简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非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后者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营养过剩所致体重增长过快和体重过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均属于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范畴;而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减肥手术后体重急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病理

    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后者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营养过剩所致体重增长过快和体重过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均属于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范畴;而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

JBC: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过量的膳食果糖会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中引起代谢综合征和NAFLD,但是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发病机制,仍然了解甚少。  通过小鼠实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预防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方法。根

简述酒精性脂肪肝症的发病机理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是乙醇在肝细胞内的代谢而引起的,进入肝细胞的乙醇先转变呈乙醛,再转变成乙酸,使肝内脂肪肝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使中性脂肪堆积于肝细胞中,并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使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形成。进入体内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它能影响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

糖原染色

   原始粒细胞呈阴性,早幼粒及以后各阶段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逐渐增强。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亦为阳性。单核细胞为弱阳性反应,常为细小或弥散的阳性颗粒。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少数为弱阳性反应。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为阳性。红细胞系列均属阴性。  【临床意义】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原粒细胞呈阴性,原粒以

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酶联免疫分析

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鼠血清,血浆,细胞上清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酒精性脂肪肝(AFL)的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水平。用纯化的大鼠酒精性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