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哺乳动物细胞总RNA快速分离

试剂、试剂盒 尤钙镁离子磷酸缓冲盐溶液 EDTA SDS 乙酸钠 水平衡的苯酚 乙醇 Tris-Cl NaCL 实验步骤 一 材料与设备1)尤钙镁离子磷酸缓冲盐溶液 (PBS) 2)10 mmol/L EDTA (pH8.0 ) 3)0.5% SDS 4)0. l mol/L 乙酸钠(pH 5.2 ) 5)水平衡的苯酚 &......阅读全文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真核表达文库的构建与筛选实验

            实验材料 宿主细胞 质粒或λ噬菌体表达载体 包装提取物 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真核表达文库的构建与筛选实验

类似方案 1、方案 2 描述了在真核表达载体上进行 cDNA 文库构建与筛选的方法, 流程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 在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 cDNA 文库;2. 在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的 cDNA 文库的筛选。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上册,作者:黄培堂。实验材料宿主细胞质粒或λ噬菌体表达载体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小分子RNA

RNA一度被认为仅仅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过渡”,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楚的表明,RNA在生命的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远比我们早前设想的更为重要。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的发现使得人们对RNA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因为可以简化/替代基因敲除而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

多项仪器研发项目列入863计划和2014备选项目

  一、前沿生物技术主题  1.蛋白质测序新技术新装备及配套试剂国产化  (1)阵列毛细管柱蛋白质分离-阵列点样装置  研制二维阵列毛细管分离新装置,第一维分离柱可分离48个馏分,第二维维阵列毛细管分离柱可同时分离48个流份;开发阵列紫外检测器; 研制多柱点样头并行点样器和流份收集器;开发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分子杂交

一、杂交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可在DNA与DNA、RNA与RNA或RNA与DNA的

分子杂交技术(一)

一、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了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

分子杂交技术(一)

一、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了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

第五节 PCR各处应用模式  一、兼并引物(Degenerate Primer)PCR  密码子具有兼并性,如表22-4,单以氨基酸顺序推测编码的DNA序列是不精确的,但可以设计成对兼并引物,扩增所有编码已知顺序的核酸序列。用兼并引物时寡核苷酸中核苷酸序列可以改变,但核苷酸的数量应相同。兼并度越低,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经全部更新完毕,而对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将分别会12月19日及20日进行更新),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RT-PCR实验方法大全

RT-PCR实验有三步:抽提RNA,RT,PCR。 要求:1.做RT前必需测RNA浓度,逆转录体系对RNA量还是有一些要求,常用500ng或1ug。2. RT按要求做,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3. PCR,按常规。但如需扩长片段,则对前两步要求较高,需要有完整的cDNA存在,不是单

PCR各处应用模式

一、兼并引物(Degenerate Primer)PCR  密码子具有兼并性,如表22-4,单以氨基酸顺序推测编码的DNA序列是不精确的,但可以设计成对兼并引物,扩增所有编码已知顺序的核酸序列。用兼并引物时寡核苷酸中核苷酸序列可以改变,但核苷酸的数量应相同。兼并度越低,产物特异性越强,设计引物时应尽

PCR各处应用模式

一、兼并引物(Degenerate Primer)PCR  密码子具有兼并性,如表22-4,单以氨基酸顺序推测编码的DNA序列是不精确的,但可以设计成对兼并引物,扩增所有编码已知顺序的核酸序列。用兼并引物时寡核苷酸中核苷酸序列可以改变,但核苷酸的数量应相同。兼并度越低,产物特异性越强,设计引物时应尽

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操作流程

实验概要本实验详细介绍了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操作流程。实验原理转基因小鼠制备的基本原理是将改建后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组片段)用显微注射法注入供体小鼠的受精卵(或着床前胚胎细胞),然后将此受精卵(或着床前胚胎细胞)再植入受体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使其发育成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通过分

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RNA干扰:设计,实验和分析siRNA效应

 转录后基因沉默,也称为RNA干扰,是指双链RNA分子阻断或者降低同源基因的表达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作为一种抑制病毒感染和转座子跳跃的细胞防御机制(Ketting et. al., 1999; Tabara et. al., 1999; Jensenet. al., 1999; Ratc

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生产和使用——免疫亲和层析

实验步骤 一、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 我们最先使用了一类特殊的单克隆抗体, 并将其用于免疫亲和层析。这些抗体可以用于温和的免疫亲和层析, 因为洗脱条件只需要联合使用无离液盐和低分子质量的多羟基化合物 (多元醇),此条件下蛋白质呈非

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生产和使用

所有形式的亲和层析法都需要两个组分间形成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这种作用可以纯化其中一种组分。免疫亲和层析即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是遵循亲和层析原理的一个分类 [综述见 Subramanian(2002)]。事实上,免疫亲和层析是免疫沉淀程序规模放大的拓展应用,不同的部分在于, 层析后需要回收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page 2)

一、RNA 制备   模板mRNA 的质量直接影响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容易受RNA 酶的攻击反应而降解,加上RNA 酶极为稳定且广泛存在,因而在提取过程中要严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设法抑制其活性,这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所有的组织中均存在RNA 酶,人

基因技术专题-2

RNAi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它利用了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引起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的特异性沉默(silencing)现象,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page 3)

分子杂交技术    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Walson-Crick 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DNA 分子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探针已知序列进行特异性的靶序列检测。杂交的双方是所使用探针和要检测的核酸。该检测对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组DNA,也可以是细胞总DN

亚细胞(细胞器)构造的组成与功能

分离与纯化对象之一:“亚细胞(细胞器)”的构造与功能     上世纪20年代以Svedberg为首的欧洲科学家艰难研制的超速离心机原型主要目的是想分离和纯化病毒、细胞和亚细胞构造(细胞器),然而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代及以后的各代超速离心机,在很长

RNA实验方案和应用(一)

RNA是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信使RNA(mRNA)是DNA转录得到的,用做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蛋白质的合成是由核糖体完成的,核糖体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组成。用于蛋白合成的氨基酸,是通过转运RNA(tRNA)输送到核糖体上的。RNA分子也是参与RNA转运过程的核糖蛋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