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联合国五机构提出“全球蓝色碳市场”计划

德国瓦登海岸的盐沼地上空架起一道彩虹。美国普吉特海湾的海面浮游生物群。中国广东省阳江市沿海的红树林。特内里费岛的拉克鲁斯港掀起大浪,该岛位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中。 为了提高全球海洋及沿海地区的管理,联合国五大机构近日发布了“全球蓝色碳市场”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特征是为海洋生物栖息地保护者创造直接经济收益。 据环境新闻服务网(ENS)报道,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联合国发展计划组织,国际海事组织以及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五大机构发布的《海洋及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蓝图》显示,为了保护海洋和沿海碳汇,五大机构计划与现有的国际碳市场合作,制定和实施一个蓝色碳市场计划。 事实上,海洋不仅能吸收和储存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而且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吸收了26%的二氧化碳排放。 海洋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一个原因是,其生物泵能将海洋表面的二氧化碳移除,转化为生命物质,并散发到更深的水层。在全......阅读全文

联合国五机构提出“全球蓝色碳市场”计划

德国瓦登海岸的盐沼地上空架起一道彩虹。美国普吉特海湾的海面浮游生物群。中国广东省阳江市沿海的红树林。特内里费岛的拉克鲁斯港掀起大浪,该岛位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中。  为了提高全球海洋及沿海地区的管理,联合国五大机构近日发布了“全球蓝色碳市场”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特征是为

澳大利亚北部数千公顷红树林枯死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11日说,澳北部卡奔塔利亚湾已经有数千公顷红树林因“顶枯病”死亡,或因气候变化所致。   詹姆斯·库克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红树林和盐沼组织”发言人诺姆·杜克说,年初首次传出红树林大面积顶梢枯死的消息,即植物从顶梢开始逐渐向下枯死,近期航空及卫星观测证实了这一现象。卡奔塔利亚湾约7

海洋生物研究佐证气候变化

  海洋状态国际项目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再次为联合国气候变暖研究提供了论据。25名科学家们经过为期3天的讨论认为,不远的将来海洋生物将面临着大面积灭绝的危险。   全球气温升高、海水酸性化以及过度捕捞这三个原因会导致海洋中大型动物的食物减少,意味着生物将会因缺乏食物而大面积死亡。   目前,

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

日前,一场聚焦亚太地区蓝碳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13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什么是“蓝碳”?近年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家研究蓝碳?它和低碳经济有何联系?我国的蓝碳研发现状又如何?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海水中的“空气净化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发

中国蓝碳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很多人都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这也被称为“绿碳”。  可你知道“蓝碳”是什么吗?图片来自互联网  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国家海洋局大洋办党委书记胡学东说,蓝碳就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蓝

研究称红树林湿地可减缓气候变暖进程

   “近年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利用国际援助、国债项目等资金进行恢复造林,红树林面积从1985年的5800公顷增加到目前的7000多公顷。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生态定位站实测数据显示,900公顷红树林每年可吸收23100吨二氧化碳,固定碳627吨,释放氧气1.35―2.7亿微摩尔/秒。

沿岸带生态恢复与蓝色碳汇联合实验室落户温州

  由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共建的“沿岸带生态恢复与蓝色碳汇联合实验室”日前落户温州,主要为海洋生态“健康”状况开出“治疗”良方。   据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海洋研究中心副主任彭欣介绍,该中心越来越多的项目涉及海洋生态保护领域,如开展中的气候变化项目“适应

关注珊瑚礁生态系统 海底“植树造林”正在进行

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中国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我国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 海底“植树造林”正在进行

红树林破坏地再造林的碳汇潜力显著优于滩涂

在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遭遇严重破坏,红树林面积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制止并且扭转红树林的损失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单位面积上的固碳能力显著地高于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部分的内陆湿地,因此对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程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极为重要、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

中美“珊瑚礁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研讨会在三亚站召开

  研讨会现场  应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三亚站)的邀请,由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Russell J. Schmitt教授率领的珊瑚礁长期观测与研究(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LTER)代表团一行共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