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红树林破坏地再造林的碳汇潜力显著优于滩涂

在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遭遇严重破坏,红树林面积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制止并且扭转红树林的损失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单位面积上的固碳能力显著地高于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部分的内陆湿地,因此对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程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极为重要、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碳中和技术(即蓝碳碳汇)。然而,目前关于不同红树林恢复模式的碳累积效果的对比主要集中在物种搭配、种植密度、是否人工种植等手段的选择上,不同恢复区域所对应的不同土地覆盖与利用背景是否影响造林与再造林过程的蓝碳累积量及其影响机制仍不明晰。 对此,研究组通过搜集全球379个红树林恢复点位的林龄、土地利用变化背景及碳密度数据,对比分析红树再造林(原先红树林损失区域,如废弃鱼塘等)与红树林造林(原先非红树区域,如滩涂等)的固碳能力及潜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40年期间,被破坏的红树林生境的再造林,其单位面积的蓝碳累积量显著高于利......阅读全文

红树林破坏地再造林的碳汇潜力显著优于滩涂

在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遭遇严重破坏,红树林面积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制止并且扭转红树林的损失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单位面积上的固碳能力显著地高于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部分的内陆湿地,因此对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程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极为重要、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

新一波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计划出炉

  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在8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表示,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18800公顷。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了7项重点任务,其中包

江苏摸清沿海滩涂植物家底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江苏沿海地区原色种子植物志——双子叶植物合瓣花类和单子叶植物》一书为标志,江苏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日前顺利完成了江苏沿海地区种子植物普查和保存这一重大研究课题。  该课题的完成标志着科学家掌握了目前江苏沿海地区种子植物最新、最权威的家底资料。  据了解,江苏沿海拥

保护与开发 边界在哪里

  作为海南省的生态名片,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里红树林资源最丰富、树种最齐全。多年前,因围海造田、水产养殖等使这里的生态屡遭破坏。立法保护让这片红树林重现生机,但如何修复生态,如何处理好适度开发与生态保护,仍是现实难题。  “北方有沙尘暴,我们东寨港有‘鸟暴’。”漫

澳大利亚北部数千公顷红树林枯死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11日说,澳北部卡奔塔利亚湾已经有数千公顷红树林因“顶枯病”死亡,或因气候变化所致。   詹姆斯·库克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红树林和盐沼组织”发言人诺姆·杜克说,年初首次传出红树林大面积顶梢枯死的消息,即植物从顶梢开始逐渐向下枯死,近期航空及卫星观测证实了这一现象。卡奔塔利亚湾约7

研究称红树林湿地可减缓气候变暖进程

   “近年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利用国际援助、国债项目等资金进行恢复造林,红树林面积从1985年的5800公顷增加到目前的7000多公顷。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生态定位站实测数据显示,900公顷红树林每年可吸收23100吨二氧化碳,固定碳627吨,释放氧气1.35―2.7亿微摩尔/秒。

粤海上风电开发 “弃滩涂 谋出海”

江苏如东建成全国最大海上风电场,图为国电龙源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一角。 去年12月,国电龙源江苏如东15万千瓦海上示范风电场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发电。  在此前结束的“2012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上,一条消息令不少风电人唏嘘不已:因为规划瑕疵和成本高企,中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

垃圾围困 广东特呈岛红树林逼近生死线

湛江特呈岛上的红树林很多已经死亡,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一村民将已死亡的红树林砍来当柴烧。湛江特呈岛海边红树林正在被蚕食,枯死的树木已连成片。特呈岛红树林上挂满了垃圾,常年没人清理,许多珍贵树木已经被毁。  1月21日,湛江市霞山区爱国街道办特呈村委会主任陈那佑谈起红树林时,神情充满了怀念和惋惜。“之

南海海洋所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取得进展

  红树林为海洋三大高生产力生态系之一,也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近海海域重要的生态与保护屏障。国际上红树林生态学研究具有较长的历史,主要涉及红树林生态系物种、物流和能流、污染环境与生态学、生态驱动因子以及保护、恢复、开发和管理等。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教授带领的团队先后在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一起守护“地球之肺”

浩瀚海洋是生命最初的摇篮,孕育着地球上超过半数的生命。海洋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和气候调节器,产生了人类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气,通常被称为“地球之肺”。 然而,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等多个机构

热带红树林孢粉学与古生态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在他的热带考察旅行记中,曾经形象地把红树林描述为是海陆之间极其显要的“居民”,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红树林构成了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连接海陆过渡带(潮间带)的特有生物群系,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潮间带的红树林也是底栖软体动物、有孔虫、

微塑料对红树林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微塑料(粒径小于 5 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

接续钟扬事业:复旦大学团队重启红树引种之路

  来到上海东南角的临港新城,在南汇嘴观海公园西面一大片芦苇荡的湿地之中,可以看到50亩的钟扬红树林临港基地,目前已经重新引种了各类红树种苗近20亩。穿过田垄和泥地,就能看到一垄垄整整齐齐的小树苗。和其他“野蛮生长”的各色植物不同,它们被小心呵护着,像是保育箱中刚出生的婴儿。桐花树、秋茄、无瓣海桑…

踏过雨林、滩涂和高山……厦大这门课火了70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29.shtm “大家抬头,看见那由藤蔓构成的‘空中花园’了吗?” “看看身边这直径20厘米的密花豆藤,它攀到哪里去了?它在雨林里最长可以长到200米!” 南靖县乐土雨林里,密花豆藤蜿蜒相连

华南植物园城市湿地变化和红树林恢复研究获新进展

  深圳湾位于深圳和香港两个特大型城市间,其红树林湿地是东半球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5个时段的TM遥感影像分析发现,1986-2007年间,深圳湾深圳段因城市化发展而开垦了大量湿地,其中用于养殖鱼虾的基围鱼塘面积从36.6km²减少至17.2km²,红树林

联合国最新研究:海域保护网络更能保护珊瑚礁

  据路透社报道,联合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只有通过建立由更多小型禁渔区组成的保护网而非大型的、孤立的禁渔区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珊瑚礁造成的威胁。   从太平洋一直到加勒比海广泛分布的珊瑚礁不但是海洋鱼类的繁衍栖息场所,而且也为全球生活在海岸线50公里(30英里)范围内的人口提供了多达40%的食

三方共建中科院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研究站

   为更好地研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湿地资源,充分发挥红树林湿地生态效益,提高红树林湿地管理水平,日前,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方代表在东寨港保护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举行了共建中国科学院东寨港红

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展示我国湿地保护成果窗口

  2010沿海湿地万里行”采访团来到广西防城港,走进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初成立于1983年,1990年晋升为自治区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7月,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2004年6月加入中

我国将打造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已由21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红树林有着“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一半以上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 全球目前有34

我国将打造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记者昨天(8日)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面向2030/2050的全球红树林保护”边会上获悉,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已由21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红树林有着“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

江苏响水化工园区污染农田滩涂 使空气质量变差

  出沿海高速公路进入江苏省响水县,朝陈家港镇方向前行,一片片麦地尽收眼底。在离陈家港生态化工园5公里左右的合新村,一名吴姓村民正在向路边自家的麦田播撒化肥。   在江苏,响水县被授予过“粮棉生产先进县”、“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县”、“全国棉花百强县”和“中国浅水藕之乡”等称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江苏海安违规撤销沿海防护林和滩涂县级保护区

  近日,“绿盾2018”专项行动第四巡查组在江苏省巡查发现,海安市(原海安县)违规撤销了海安沿海防护林和滩涂县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2001年由原海安县批准设立,总面积911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沿海湿地及条斑紫菜、文蛤及泥螺等物种。  巡查发现,撤销该保护区是为开发建设让路。2013年3月,原

首个红树林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团体标准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552.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红树林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施,并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www.ttbz.o

我国红树林面积20年减少40% 北海宣言发表

中国红树林湿地论坛于9月8日下午闭幕。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有关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机构、科研院所、大学、非政府组织(NGOs)和红树林社区等203位代表,两天来就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恢复和合理利用以及科学研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达成广泛共识。在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红树林湿地

守护“地球之肾”——聚焦新通过的湿地保护法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守护“地球之肾”——聚焦新通过的湿地保护法新华社记者胡璐、周楠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湿地保护法。该法将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出台,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走向法

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立法 法治守护湿地之美

  湿地保护法近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并将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  为什么专门立法保护湿地?湿地保护法有哪些亮点?如何推动落实?  冬日的江西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一片片浅滩湿地引得水鸟驻足栖息。“湿地公园沿信江及其支流而建,开阔的水域、大

王友绍团队揭示红树林抗寒生态学机制

  记者日前在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友绍领衔的团队成功揭示了红树林抗寒分子生态学机制。相关成果在《水生毒理学》上发表。   红树林为海洋三大高生产力生态系之一,是热带和亚热带近海海域重要的生态与保护屏障。红树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有明显响应,因此是国际上海洋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

摸清生物资源家底我国将建红树林基因库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承担的“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近日在广州启动。该项目意在摸清我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我国的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项目将完成浙江福建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红树林生物资源D

摸清生物资源家底 我国将建红树林基因库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承担的“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近日在广州启动。该项目意在摸清我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我国的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项目将完成浙江福建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红树林生物资源D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700万吨

  记者近日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学家在红树林研究中,估算出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量为700万吨。相关研究发表在《环境管理杂志》上。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浪、全球碳循环及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全球尚缺乏较精确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