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微生物所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1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室研究员朱宝利课题组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通讯文章。 11月18日,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健华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建忠领导的团队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发表文章,在动物和住院患者中发现多粘菌素耐药的新基因mcr-1。该基因由质粒所携带,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由于多粘菌素被认为是对抗多重耐药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此前仅报道过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粘菌素耐药,而这种耐药性是不会在细菌间进行传播的。因此,质粒携带的mcr-1基因一经发现,立即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文章报道,mcr-1基因主要存在于中国,可能已传播至东南亚国家。 微生物所副研究员胡永飞等在mcr-1基因序列公布的第一时间,对其在目前所有已知的31000多个细菌基因组、4500多个元基因组、980万个人类肠道微生物基因(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的1267个人体样本)......阅读全文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微生物所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1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室研究员朱宝利课题组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通讯文章。  11月18日,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健华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建忠领导的团队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发表文章,在动物和住院患者中发现多粘

专家解析耐药基因是否会冲破“最后防线”

   日前,《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等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文章。研究指出,mcr-1基因或已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中国健康人的肠道细菌中,亟须引起关注。  “由于多粘菌素对多种耐药细菌治疗的有效性,它被认为是对抗耐药细菌的‘最后防线’。”该文章第一作

呼吸道感染快速床旁诊断的进展和前景

2014   年   11月,Lancet Infect Dis上发表了“新出现的呼吸道感染”系列文章,共5   篇,其中第4篇主要描述了现有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和细菌病原体的诊断试验,以及有望提高床旁快速诊断质量、速度和可操作性的技术发展。现

基因检测行业调研(包含企业梳理、行业监管)

  一、基因检测公司梳理  目前全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业务范围划分,这些公司可以分为:①最上游的基因检测仪器开发企业(测序仪、芯片扫描仪、PCR设备),②提供样本处理试剂和耗材的中上游企业(建库试剂盒、检测试剂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的中游企业

一文了解12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2016年最受全球媒体关注的100篇论文

  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Altmetric统计了过去一年中发布的270万篇学术论文,整理并公布了2016年的论文Altmetric指数百强榜单,列出了那些在社会公共领域引起最强烈关注或讨论的科学研究。其中有第一篇由美国现任总统发表的医保评估报告,有引力波与比邻星B这样的重大天文学发现,有最早的生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年磨砺 用“芯”创造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参观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新华社供图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看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园区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这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思路迪创始人熊磊谈精准药物研发《精准医疗大咖论道》

  近年精准医疗逐渐从科学走向临床和健康应用。精准医学纳入“十三五”;基因诊断扩大适用范围,二代测序诊断试剂盒和肿瘤免疫治疗单抗获FDA批准;国产测序仪量产实现个人基因组进入百美元时代;基因与健康管理、保险等跨界融合;第582次香山会议商讨“中国微生物组计划(CMI)”;国内BAT,华为等IT巨头逐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2)

第六节 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技术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分类技术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分析为一体,采用商品化和标准化的配套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卡或条板,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数百种常见分离菌进行自动分析鉴定和药敏试验。目前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已在世界

MALDI-TOF MS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1、前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的是一些传统的细菌鉴定手段,如革兰氏染色、氧化酶等生化反应,或者是采用梅里埃公司的API和Vitek鉴定系统。这些检测手段都很浪费时间,通常需要六到八个小时,对于一些难培养的细菌鉴定来说,将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有时候我们也会采用一些分子生物学上

从全球精准医疗进展看未来投资机会

  01 全球精准医疗进展  自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后,精准医疗概念迅速席卷全球,近年来更呈逐年加速趋势,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  基因测序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至100美元,解读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7年1月,基因测序行业巨头美国Illumina公司推出全新测序仪,将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2)

第六节 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技术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分类技术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分析为一体,采用商品化和标准化的配套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卡或条板,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数百种常见分离菌进行自动分析鉴定和药敏试验。目前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已

2018年度领军人才和科技新星入选名单公布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对外发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入选人员名单  领军人才工程  领军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十二项重点人才工程之一,是针对5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突出对领军人才自身发展

基因检测的蓝海,液体活检迅速崛起——基因测序行业专题

  液体活检临床意义大,市场空间广阔  检测血液中的CTC和ctDNA对患者肿瘤进行诊断与监测的方法称为液体活检。该技术能够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满足对患者高频监测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检成本低的优点。因此研发进展迅速。未来有望应用在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患者动态监测、以及个性化用药指导等领域,市场前

5月世界肝炎意识月,盘点肝炎研究进展

  肝炎是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其中以HBV和HCV感染最为严重,96%的肝炎死亡病例都是HBV和HCV感染导致的肝炎造成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近2.4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

中国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大会报告集锦

  2011年11月17日,第一届蛋白质组学研讨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成功召开,研讨会邀请了程书钧院士、徐平研究员等 8位国内蛋白质组学及疾病研究领域著名的学者,做了关于蛋白质组学和生物医学相关的精彩报告。学者们综述

PCR技术应用十:HIV感染

  八十年代以来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艾滋病(AIDS)因其严重的危害性而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力争早期诊断和寻求有效治疗是防止其广泛传播的关键所在.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特点,是检测病毒、评价病情进展和探讨发病机理的有效工具.一、HIV的基因结构  HIV的基因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梳理肺结核诊断方法进展

  今年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认为感染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即导致肺结核(TB)的细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患上有症状的疾病。即便他们当中只有10

生命不能承受抗生素之殇

   蒋志海制图  曾有一项世界规模的宏基因组研究显示,含耐药基因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这意味着人类有可能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医疗体系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会退回到抗生素发明之前的境地,轻微的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致命的后果。  ■本报记者 张晶晶  超乎现代人想象的一件事情是,在20世纪初,地球上

超级细菌的中国现实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监测中,发现了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即超级细菌)。  自从8月国外报道有患者感染携带NDM-1基因细菌以来,中国有没有“超级细菌”(Superbug)的问题就是公众的关注焦点,直到此次公布之前一星期,中国的官方说法

中科院微生物所在细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课题组在细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研究首次以基因组学大数据为依托,深入解析了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传播网络和规律,对深入认识细菌耐药性的进化、细菌耐药的形成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并将于第82卷22期以“封面故事”形式发表。副研究员

8月Nature杂志不得不看的重磅级亮点研究

  时间总是匆匆易逝,转眼间8月份即将结束了,在即将过去的8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科学家成功逆转大脑干细胞的衰老过程 有望开发返老还童新方法  doi:10.1038/s41586-019-1484-9  近日,一

创新or围剿?一场关于基因检测体外诊断的争夺战!

  7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了广州燃石的人EGFR/ALK/BRAF/KRAS基因检测试剂盒[1],这是CFDA批准的中国首个基于NGS的肿瘤伴随诊断试剂盒,在我国体外诊断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基因检测从最初单个基因检测到一组基因检测,再到现在大panel检测,从PCR

中国科学报:耐药性带来的全球危机

乌干达里拉一名结核病患者的胸腔X光片。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病例的80%来自于22个国家,乌干达是其中之一。 图片来源:J. MATTHEWS/PANOS 表格为结核病近年来的病例数量趋势,以及与HIV共同感染的病例数量趋势;图为新型多重耐药性结核病病例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图片来源:WHO   在与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医学领域收获颇丰

美国  遗传学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机制;细胞研究让多种细胞互换“身份”;再生医学造出多种器官组织。  田学科 (本报驻美国记者)在遗传学研究领域,杜克大学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模拟出多种蛋白质如何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  斯坦福大学设计出一种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体管——

基因测序市场深度剖析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写了一系列文章,对基因测序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们看看这个领域深入工作的人士,怎么看待2015年基因测序市场大热这一现实的。   ▌第一篇:基

突破耐药基因组测序缺陷 靶向测序对抗耐药菌新契机

  自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剂问世以来,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得到了极大的控制。然而进入21世纪后,情况好似走入了另一个极端——由于抗生素滥用所致的耐药菌的出现以及广泛传播。这是由于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敏感菌株被抑制或杀灭,天然耐药或获得性耐药菌株则继续生存、繁殖和克隆传播,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高。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