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时评:淘汰率这把尺子测不了研究生教育

简单用淘汰率来评判中外研究生教育之所以不科学,还在于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即欧美国家与我国在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体制上存在显著差异。 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30%左右。日前,有媒体以此为据,质疑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质量。 按照这种论调的逻辑,淘汰率俨然成了衡量一国研究生教育的标尺,一测之下,惊讶地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淘汰率太低了,换言之我们的高校对研究生太仁慈了,一百个人里才淘汰三五个,这怎么能行?要赶紧与国际接轨,要让三分之一的研究生毕不了业才对!笔者对此论调深不以为然,这种凡事以欧美国家为标准,张口闭口“人家欧美国家如何如何”的自我矮化心理,流毒日久,至今不绝。 这种缺乏权威信息源和理论支撑的论调,实在经不起推敲。笔者发现,“在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30%左右”这一说法,媒体是听专家说的,专家竟然也是“听说”的。某媒体发布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阅读全文

北大清华教授谈硕士培养:应摈弃精英化视角 强调过渡性

■ 访谈动机 “工作起来‘研究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的急剧增长,最近几年,质疑硕士研究生“含金量”的声音越来越高。一些观察者甚至担心,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的“惯性”正使硕士研究生培养“积重难返”——硕士研究生学历正在经历着“集体贬值”。而随着就业压力的

专家热议:提升高教质量的切入点究竟在哪里

未来十年高教发展路线图已定  2010年7月,我国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述了未来10年教育的发展蓝图。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去年11月在“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发表演讲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要把

科学时报:“清退”引致淘汰机制改革

  读研的目的可能各不相同,有的是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感兴趣,有的是为了毕业后能跨入理想的行业。无论是何目的,毕业是前提。  现行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最多不应超过4年。“超学时”研究生遭到清退,是否意味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趋于“宽进严出”?在美国,研究生的门槛并不高,研究生教育不属于传统的

白春礼:研究生培养规模发展必须服从质量要求

  白春礼论研究生培养:规模发展必须服从质量要求   提高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题   10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其研究生院北京雁栖湖校区翻起了一抔新土。这个中科院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的动工,显得意味深长。六十年一轮甲子,中国科学院是引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

导学关系乱麻如何断

   2019年的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对于一些比较有把握的学生来说,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复试和导师的选择。而其中如何选到心仪的导师是大多数学生关注的问题。  在网上考研相关的帖子中,经常能够见到诸如“××导师如何”“××专业哪个导师好”的问题,更有一些“过来人”建议学弟学妹擦亮眼睛、仔细分析,

29所一流大学延长学制!博士3年毕业有多难?

  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突破300万。7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基本实现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踏上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了大家关心的重要议题。

教育部:博士如何分流退出?“一流大学”出台细则!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分流选择机制,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同时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  而和分流机制一同到来的,是针对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个人的双重保障。图 |

中国科学报:谁来为研究生科研“烂尾楼”买单

  要想改变科研“烂尾楼”现象,必须要精简研究生课程、保证学生科研最基本的科研时间,同时要给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更多的主动权,并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研究生毕业季正式拉开帷幕,投简历、面试、签约等剧情逐步登台。这个学期,快毕业的研究生几乎都无

丁仲礼:科技创新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才。因此,创新驱动说到底是人才驱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人才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从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上还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改革。  当今时代,绝大部分优秀科技人才都经历

丁仲礼:科技创新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才。因此,创新驱动说到底是人才驱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人才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从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上还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改革。  当今时代,绝大部分优秀科技人才都经历了系统的

教育部: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资金等使用自主权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顾总结2016年教育工作

教育部批准终止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终止的通知》,依法终止23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已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这不仅是近年来完善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监管方式的重要成果,也突显了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坚决推进淘汰更新,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截至2018年6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

教育部发文:大学生毕业,可能更难了…

  近日,教育部发布文件回复政协委员有关“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将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彻底扭转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  也许每个题海里沉浮的高中生都被老师期许过美好的大学生活,“等考上大学,你们就自由了”。  但事实是,大学不见得就能自由、轻松。  大学

教育部的回应意味着:现在上大学,毕业可能不容易了…

  近日,教育部发布文件回复政协委员有关“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将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彻底扭转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  也许每个题海里沉浮的高中生都被老师期许过美好的大学生活,“等考上大学,你们就自由了”。  但事实是,大学不见得就能自由、轻松。  大学

教育部:硕士扩招18.9万人:怎么扩,如何招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  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  扩招

硕士扩招18.9万人:怎么扩,如何招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  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  扩招

严进严出成常态 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

  近30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  让严进严出成为研究生培养常态  近日,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今年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什么原因导致多所高校对不合格学生“动真格”?

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 国家严把“出口关”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过去都是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话题频上热搜。  3月以来,江

中青报:工程博士会不会低人一等

  “两个学位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曾参与工程博士学位论证和调研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镇,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工学博士与工程博士的异同,前者侧重理论研究,后者注重工程实践,但要求都很高。  不过,另一所“985”高校研究生院的负责人对工程博士则有点信心不足。“如果各方面认识不到

让高校进入严出时代 让高等教育更有生机与活力

  据央广网报道,上个月,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退学学生名单显示,有一名学生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清退潮”来袭 大学生第一要义是要努力学习

  2019年,清退这个词对大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了,躺着毕业已是陈年往事。  年初的一场学术地震,影响深远直到年底还未消退,研究生在今年迎来了论文大抽检、毕业大清退。本科生严出已是大势所趋,严厉程度步步加码,大批量清退成为公开的事实。  高等教育也在今年正式踏入普及化时代,精英教育观退场,淘汰率必然的

科学时报:博士质量靠“研究”

  8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的新著《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汉面世。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该调查对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博士毕业生。其结果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而大部分博导认

读博士:出国还是留在国内?

  编者按:  毕业季即将到来,许多年轻学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铭将为读者撰写一系列与职业选择和发展有关的文章。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何江是出国攻读博士群体的一个代表。  王立铭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拥有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他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的招生难题

   近期,正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面试阶段。各高校和研究所里,导师们也在忙着选择自己下一届的“弟子”,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耀也不例外。但是,一番考查下来,虽然对自己招到的学生比较满意,但徐耀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小失落。  原来,徐耀从事的研究属于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但大类属于化

葛剑雄:“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CFP小学语文课本 资料图片   主讲人:葛剑雄   时间:2013年10月27日   地点:齐鲁大讲坛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出炉

    半数导师月指导学生不超两次;“以项目养人” 不利学术提升  12月6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在武汉上市。《报告》披露,生师比偏高已影响到博士培养质量,其中半数导师每月指导学生不超过两次。   这项调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委托进行。调查分为博士培养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过去五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北大公派研究生张成业:自控者得自由

导语:“公派研究生项目”(全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院校、专业并师从一流导师的留学项目。自2007年项目施行至今,北京大学共计3000余名学生得到该项目资助出国留学。该项目促进

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为世界培养一流的科学家

黄昆班同学参观半导体所集成技术中心 大学生到半导体所参加科研实践 武汉病毒所与苏州大学举行“高尚荫菁英班”揭牌仪式 成思危在菁英班上为同学们讲课 教育部和中科院共同召开“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工作交流会,总结计划实施1年来的成果   12月10日,苏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一同为“

教育部:高校教师不给本科生上课不得当教授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日前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