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自然界物种共存:因“合作”而共赢

自然界的不同物种藉由类似关系,形成复杂的合作网络,这是物种共存的缘由,生物多样性因合作而丰富。 地球上每一个有生命的地方,都不是孤种独存,浩繁的物种何以共处一地,是生态学的重要命题。 生态学研究不同物种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上,生态学更关注损害关系,比如捕食、竞争、寄生,总有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害。比如有关猞猁与雪兔种群波动的研究就曾经轰动一时,到现在也是生态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英国动物生态学家查尔斯·埃尔顿的研究称,猞猁在捕食雪兔中获益,更依赖于此,能被捕捉的兔子少了,就有猞猁被饿死。相反,雪兔在这样的捕食关系中吃亏,猞猁少了,损害减轻,兔子就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种群数量就会增多,一段时间后,猞猁又会因食物丰富而变多,如此周而复始,两个物种起起伏伏地打着游击,猞猁种群的波动总是滞后于雪兔。看起来很优美的理论,无论在数学上,还是在更多的实例研究中,这个理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证实。但是您细想,当兔子少到不能再少......阅读全文

植物所揭示个体差异和景观异质性对物种共存的影响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物种共存理论将物种共存的机制归结为形成生态位差异的稳定化机制(Stabilizing)和减少平均适合度差异的均等化机制(Equalizing)。已有研究证实了个体差异和生境异质性在决定物种间竞争结果方面的重要性,空间竞争理论的最新进展认

亚热带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独特的森林植被类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极其重要。历史上,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历过频繁、大规模的人为干扰,绝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的原生地带性植被多已消失殆尽,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

研究揭示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维度的树种共存机制

  群落物种共存的生态学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群落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与植物系统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组,以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Swenson实验室等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从系统发育和功能维度,对西双版纳20公顷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树种共存机制进行研究,取

病原真菌和昆虫对温带森林木本植物物种共存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形形色色的物种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该问题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研究发现周围相同树种个体越多,其后代更新和存活表现越差,这种同种之间的相互抑制为其他种定植提供了生存空间,从而促进物种共存。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同种“自疏”现象?Janzen-Connell

1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2011年“国际化学年”特辑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所以Nature杂志新年第一期便是以化学为主,该学科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是中心学科,是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源。在本期的评论文章中,Ge

1月6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封面故事:2011年“国际化学年”特辑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所以Nature杂志新年第一期便是以化学为主,该学科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是中心学科,是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源。在本期的评论

植物所亚热带森林维持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负密度制约假说是解释自然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之一,该假说主要描述由于资源竞争、有害生物侵害(如病原微生物、食草动物捕食)等引起同种个体之间发生的相互损害行为。密度制约机制导致局部群落同种个体生长率降低和死亡率提高,从而为其它物种的生存提供空间和资源,促进物种共存。在热带森林中,负密度制约机制的

成都生物所等在生物多样性调查模型研究中获进展

  野外生态调查费时费力,一次甚至若干次的野外调查几乎不可能彻底把研究地区里面所有的角落进行无间隙覆盖。而且很多时候,能进行野外调查的样点常常需要考虑研究物种的生境偏好与周围环境条件的限制。  样线调查法可能是比较经济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手段,经常用在植物、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兽类等几乎所有高等生物类群的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破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破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的应用森林生物多样性有着怎样的维持机制?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马克平研究团队首次结合亚热带森林幼苗更新动态监测数据、高通量测序技术和邻居效应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方式,提出了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过程影

PNAS:马克平组揭示人类活动对植物大尺度分布影响规律

马克平研究员  2019年10月4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课题组题为“Differential soil fungus accumulation and density dependence of tree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的研究论

珊瑚礁不能承受人类活动干扰之痛

海洋保护区内的珊瑚礁(上)和允许捕鱼的藻类覆盖的珊瑚礁(下)。图片来源:《自然—生态与进化》  全世界的珊瑚礁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团灭”,光芒渐失。  珊瑚礁及其形成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珊瑚物种多样性的加速减少。但我们却并不了解这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近日,澳大利亚

生物为何会演化出有性繁殖 性似乎是新物种形成催化剂

  为什么某些生物类群包含了大量物种,而另一些类群的物种则屈指可数?比如现在世界上有超过2400种螳螂,而最早的螳螂化石可以追溯到约1.35亿年前。  有人认为更古老的生物类群多样性更高,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积累更多的物种数。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相对年轻的类群也具有非常多样的物种,而像甲烷火菌纲等

中科院最新文章解析人类母乳微生物菌群

  母乳是婴儿最健康、理想的营养来源, 也是人类进化和文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最新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母乳含有高达数百种细菌, 而且包括一些常见的病原菌. 母乳微生物菌群是人类与微生物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的产物, 而“微生物群落-宿主”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则应是保持健康母乳的基础. 然而, 迄今为止, 从

植物所在荒漠植物适应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物种在区域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和环境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机制反映了植物对当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也为预测环境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提供了重要信息。植物生长与繁殖需要维持多种元素的平衡,研究植物化学性状的地理格局可为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预测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

血吸虫卵蛋白分子可治肝损伤疾病 "管束"免疫系统

  科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的苏川教授从血吸虫卵中提取出SJMHE1和SJHSP60两种蛋白分子,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前景,该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I型糖尿病等,都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防卫过度”造成的。通常,免

血吸虫卵蛋白分子可治疗肝损伤等疾病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的苏川教授从血吸虫卵中提取出SJMHE1和SJHSP60两种蛋白分子,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前景,该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I型糖尿病等,都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防卫过度”造成的。通常,免疫

我国学者揭示植物根系生物地理格局和进化组织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大立、马泽清和徐兴良的研究团队,通过14年的努力,构建了全球369个物种的根系属性数据库,系统揭示了植物吸收根功能属性的大尺度生物地理格局,首次阐明了植物根系进化的组织方式。相关研究成果以“Evolutionary history resolves global

版纳植物园热带森林树种共存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密度制约效应在热带森林中比较常见,它被认为是一种维持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机制。然而,对于密度制约在波动环境中是如何变化的仍然所知甚少。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群落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在西双版纳20hm2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中,以453个1hm2的幼苗样方两年的观测数据

华南植物园降水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格局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的生态后果。土壤微生物对于亚热带森林的巨大碳库有着显著的反馈作用,但当前研究在关于微生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认识方面较为缺失。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依托鹤山站常绿阔叶林模拟降水季节变化控制试验平台,

大连化物所原位高压催化氧化反应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论催化研究组李微雪研究员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韩国汉阳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先进光源和理论计算,从谱学上证明了在原位反应条件下Pt(110)表面上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活性相。研究结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树种多样性有多重要,数据说了算

  在过去的36年里,中国实施了大量造林和种植方案。那么,什么样的造林方案能将植被的固碳能力发挥得更好?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为你揭晓答案。  随着温室气体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变迁,研究全球碳循环调控机制,并遏制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是生态、气候研究领域的一项核心任务。 

森林群落中物种稀有性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局域群落中的大部分物种都是只有较少个体的稀有种,理解局域群落中物种稀有性的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挑战之一。生态位分割假说(Niche partitioning hypothesis)认为,稀有种利用空间上有限且局域稀有的资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多度树种如何在群落里中实现共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

《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其他重要新闻发布摘要

  收窄全球物种丰富性的估计  科研人员使用4种单独的方法,估计了甲虫和昆虫物种的数量很可能分别为150万种和550万种,并且提出,使用多个方法可能有助于稳定全球物种估计并帮助自然保护规划。  非洲大型草食动物的饮食分隔  一项识别出了动物粪便中的植物DNA小片段的研究发现,包括羚羊和象在内的7种大

我国揭示不同群落C3和C4灌木水分利用的季节变化规律

  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决定着植物的分布和群落结构。有关未来气候变化的诸多研究预测表明:全球多个地区极端干旱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区域降水模式也会发生变化。降水格局的改变将对荒漠生态系统群落演替、植被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图1. 2015年和2016年三个群落土壤

研究发现选择与可塑性共同驱动实验草地生态位分化

  近日,法国与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合作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Both selection and plasticity drive niche differentiation in experimental grasslands”的文章,发现选择与可塑性共同驱动实验草地生态位分化。

我国学者发现沿海拔梯度的雀形目鸟类群落构建机制

  结合生物多样性的不同方面是探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揭示群落构建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目前结合物种、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对于鸟类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基于系统发育或者功能性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部分类群。对于具有明显季节性物种组成变化的温带鸟类群落,不同季节间鸟类群落构建的主导生态过程是否

武汉植物园在植物入侵与负密度制约效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负密度制约(也称Janzen-Connell假说)是影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害生物(如:食草动物和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侵害是导致负密度制约效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区别不同类型的有害生物在负密度制约效应中的相对重要性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

热带北缘榕小蜂传粉繁殖季节差异导致欺骗者的演化

  竞争过程会介导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然而在紧密联系的共生体系中,每个共生者都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意味着竞争将阻止功能相似的多个物种共存。榕树(Ficus)与传粉榕小蜂(agaonid wasps)长期以来被认为遵循“一对一”协同进化关系,随着研究地域的扩大及分子技术的运用,一种榕树有多种传粉

版纳植物园热带榕树生理研究新进展

  桑科榕属植物是热带雨林食物链关键种,约有9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有近500种营半附生生活,这类植物种子被鸟类传播到树干上、树丫部位,在那里萌发、生长,气生根逐渐向下生长,最终扎根到土壤中。有些种气生根特别发达,发育成绞杀植物。由于幼年阶段营附生生活,经常缺乏养

种子的“选择”可影响地区生物多样性

  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在种子功能权衡的研究中取得了最新进展。  据了解,种子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权衡是其适应复杂陆地环境的主要生态策略。种子具有携带遗传信息、扩散、定植及耐受逆境等多重功能,由于有限的资源被用于一种功能,其他功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