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CF研究奠基者!贺贤土院士获世界聚变能源最高奖

日前,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IFSA) 会议上,颁发了2019年度爱德华·泰勒奖。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贺贤土荣获爱德华·泰勒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法国科学家Patrick Mora教授等人。 爱德华·泰勒奖是世界聚变能源领域最高奖项,由美国核物理学会设立,以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的名字命名,每两年颁奖一次。 贺贤土此次获奖,是他和他的团队多年来在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贺贤土就为我国的ICF研究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的研究开创了中国ICF研究体系的建立。 站在领奖台上,贺贤土谦逊地表示,这个奖属于集体,“我只是代表我们国家来领奖”。贺贤土获颁爱德华泰勒奖爱德华泰勒奖证书 贺贤土,1937年生于镇海(现北仑新大路村),初中毕业于镇海辛成中学(现镇海中学),此后在宁波中学完成高中学业......阅读全文

中国ICF研究奠基者!贺贤土院士获世界聚变能源最高奖

  日前,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IFSA) 会议上,颁发了2019年度爱德华·泰勒奖。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贺贤土荣获爱德华·泰勒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法国科学家Patrick Mora教授等人。  爱德华·泰勒奖是世界聚变能源领域最高

贺贤土:我们隐姓埋名,却并不孤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31.shtm1956年,新中国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冲锋号。这年寒假,贺贤土作为学生会干部,参加了宁波当地组织的一场特殊集训。一批著名物理学家为学生们作讲座,介绍当时国家最急需的科研方向。贺贤土第

贺贤土院士:我们隐姓埋名,却并不孤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43.shtm1956年,新中国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冲锋号。这年寒假,贺贤土作为学生会干部,参加了宁波当地组织的一场特殊集训。一批著名物理学家被邀请为学生们做讲座,讲当时国家最急需的科研方向。贺贤

了解核聚变有了新工具

    温稠密物质(warm dense matter)是在宇宙星体、地幔内部、实验室核聚变内爆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物质。因此,在实验室生成温稠密物质,研究它们的特性对模拟惯性约束核聚变、超新星爆炸和某些行星内部结构、地幔的物质演化和成矿机理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温稠密物质范围很宽,可以定

贺贤土: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在实践中产生

贺贤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物和战略科学家,毫无疑问都是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与科研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但在目前关于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中,也就是科技界热烈讨论“钱学森之问”时,不少学者过多强调了大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新型核聚变能源研究-替代聚变技术悄悄升温

    通用聚变(General Fusion)公司的反应堆用巨大的活塞把燃料挤压进一个液态铅的旋涡中。    通用聚变(General Fusion)公司的磁化标靶反应堆。将磁化的等离子体环注入液态金属涡流,再用一丛活塞向内冲击金属,挤压等离子体点燃聚变。    ITER和其它

陈贺能:激光核聚变曙光初现

位于美国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   日前有消息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激光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最近的一次试验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首次超过了燃料吸收的能量。这既是重要的科研进展,也预示人类向着获得“永久的清洁

高能量密度物理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10月18日,“高能量密度物理国际会议”在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来自美、英、德、法、日、中等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中科院院士贺贤土、张杰和张维岩担任会议共同主席。   据悉,会议围绕高能量密度状态下物质特性,如强激光作用下原子分子动力学、强场下高能带电粒子加速、辐射流体动力学等

中科院高功率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高功率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江苏太仓召开。上海光机所所长、党委书记李儒新,副所长陈卫标等出席会议。   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贺贤土院士、副主任林尊琪院士,顾问胡仁宇院士、王世绩院士,以及姜文汉院士、庄松林院士、潘君骅院士等专家

科学家致力清洁能源研究-核聚变成未来理想能源

  太阳内核聚变产生太阳能,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发电方式。由于其安全无污染且可持续性,因此这也是人类梦想的一种发电方式。如今,在以研究核能为工作重心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们正在研讨如何有效的利用核能,从而取代人们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解决能源问题是我们未来的梦想,”史蒂芬.利弗莫尔如是说

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召开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第三届五次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暨专项工程设计报告会在江苏太仓举行。学术委员会成员、顾问、中物院及有关所领导和专家、专项领导和专家、上海光机所领导、联合实验室部分团队骨干约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

蔡睿贤:能源动力科学翘楚名副其实睿而贤

蔡睿贤在2007年新春联欢会上  蔡睿贤先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我国能源动力事业,并为此作出了卓越贡献,党和国家以及国内外科技界同行对他的辛勤工作和所作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蔡睿贤先生谢世,悲痛于胸难以自拔,脑中不断涌现出他的光辉形象。本文尝试

核聚变是终极能源吗?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更高效更清洁能源的探索,其中核聚变能被认为是终极选择之一。为推进可控核聚变研究,各国联合推动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近日在科技部举办的中国加入ITER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科学家就“核聚变是能源的美好未来吗”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仅在海水中就有超过45万亿

美公司称核聚变研究获突破:可提供清洁能源

  北京时间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核聚变“复制”太阳等恒星内发生的反应,利用核聚变发电长久以来就是能源领域的圣杯之一,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更清洁更绿色的能源解决方案。一直以来,核聚变研究面临巨大难度和挑战。美国的劳伦斯维尔等离子物理公司(以下简称LPP)指出他们已经找到一种解决方式,利用核聚变为整

聚变反应实验条件模拟成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目前的商业核电站都是用核裂变来发电,核聚变迄今还无法用于大规模商业核电站中。最近,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项目的科学家攻克了点火装置中两个关键难题,如太阳般的极端高温以及均匀的、使标靶不会失形的压力,从而演示了在激光驱动下产生核聚变

在“神光Ⅱ”装置激光注入系统噪声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范薇课题组针对“神光II”装置激光注入系统的输出时域波形进行了噪声源的详细分析,并利用高速电光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测纳秒激光脉冲信噪比的方案,该方案能够直接测量纳秒激光脉冲的高信噪比,并实现动态范围50dB、精度1dB的测量。  一直以来

新型次临界能源堆:聚变+裂变=未来能源发展之路

  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能源,而聚变能则是科学家心目中追求的未来能源的理想目标。这是因为聚变产物与裂变产物相比,具有少得多的放射性,尤其是基本没有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因此有安全、清洁能源的美称。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人们发现,聚变能要成为有竞争力的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

高压氘氚靶球的制备与拉曼光谱研究

温成伟,沈春雷,余铭铭,夏立东,王凯,李海容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 氢同位素的定量分析与监测在能源与环境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光拉曼光谱由于其可以无损分析氢同位素分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在

伊朗开展核聚变研究

  伊朗近日宣布已经开展核聚变研究。该技术可用于氢弹制造,但科学家至今无法控制和利用聚变过程所产生的能量。   伊朗核聚变研究中心主任阿斯格哈・赛迪克扎德(Asghar Sediqzadeh)表示,初期的研究需要两年,而反应堆需要10年才能完工。   西方国家普遍担忧伊朗正开发核武器。联合国曾要

土壤研究并不“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土壤所)成立已有63个年头,从这里走出了三代从事土壤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他们将土壤所打造成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土壤科学综合研究的机构。  日前,土壤所所长沈仁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打趣地说:“虽然我们搞土壤研究的人看上去总

沈铭贤:协作研究何其难

最近,上海《文汇报》及时详尽地报道了美国医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发现16号染色体的短臂11区2带微小异常(缺失或重复)与自闭症密切相关。这一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得到科学界的高度评价。这是因为,自闭症或孤独症是婴幼儿较常见且发病率上升的疾病。这种病病因不清,无明

伊朗宣布启动核聚变研究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7月24日报道,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当天在首都德黑兰宣布启动伊朗核聚变研究。  报道称,萨利希是在伊朗原子能组织“国家核聚变项目”的启动仪式上宣布这一消息的。他说,尽管伊朗核聚变研究的商业化“需要20年到30年时间”,但是伊朗将倾全国之力,加快核聚变的研究进程。  

激光聚变能源检测与驱动技术研讨会

  随着激光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点火技术成为最具潜力的点火技术。激光的非电性带来的高安全性等诸多优点,使得激光点火技术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会议旨在汇聚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激光点火关键技术最新进展的平台,探讨激光点火

全球化石能源还够用多久-核聚变能或替代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还够用多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严陆光昨日在汉估计,大约100年。  严陆光是在武汉四中参加武汉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时做出这一估计的。  据他的研究,地球数十万年积聚下来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体上可以为人类使

测土仪对成土母质的元素分布研究

土壤是土地资源的载体,作为受环境中多因素综合作用和影响的开放型复杂系统。同时成土母质一方面作为土壤的骨架,另一方面是植物矿质养料元素的最初来源,应用测土仪进行一定的测量分析发现其不仅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组成、土壤成土过程的性质,还影响着土壤养分累积和淋失。 测土仪发现由黄土状成土母质发育的土

第一届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发展规划研讨会举办

  11月10日至11日,由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主办、《中国激光》杂志社协办的“第一届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举办。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朱健强担任会议主席,日本大阪大学Masakatsu Murakami教授、德国贺利氏石英有限公司Mark

我国聚变能研究开启新征程

  记者从12月5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的“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集成工程设计研究”项目启动会上获悉,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正式开始工程设计。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组长、中国科大万元熙院士主持会议。  聚变能源由于资源丰富和接近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彻

欧盟启动欧洲核聚变新项目-旨在推动聚变能技术研究

  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欧盟成员国以及瑞士的聚变研究实验室共同启动一个名为“欧洲核聚变”的新项目,旨在推动聚变能技术研究。  2012年末,上述聚变研究实验室一致通过了2050年前聚变能发展路线图。研究人员希望,“欧洲核聚变”项目能解决路线图初始阶段的重要科学和技术挑战,重点之一就是为正在法国建造的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技术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启动

  3月1日上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处长郑健,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副处长邹晖,北京大学常务 副校长王恩哥,中国

首个ICF中国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GB/T 41843-2022)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该标准是世卫组织2001年发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