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李咏生团队揭示凝血酶原酶调控炎症消退的机制

炎症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及损伤因子产生的程序化防御反应,其理想转归是及时消退至机体恢复自稳,该过程由促消退脂类介质(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s, SPM;包括脂氧素lipoxins、消退素resolvins、保护素protectins、巨噬素maresins等)启动【1,2】。如果急性炎症不能及时消退,则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多种慢性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发生【3】。 在众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与凝血并存。一方面,炎症因子可促进凝血酶原的产生和活化,使促凝活性增强,严重时引起微血管血栓形成或促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凝血也可广泛参与介导炎症反应过程【4-6】。鉴于炎症与凝血的相互促进作用,抗凝血已被作为是一种有效的抗炎策略【7】。然而,凝血是否对炎症消退产生影响尚不清楚,从凝血机制的视角研究炎症消退具有创新价值和理论意义。 2......阅读全文

世界顶尖实验室归来 探索肿瘤治疗新路径

  SPM可以对多种急慢性炎症反应有强效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其在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是通过减少促炎、促肿瘤介质的产生,以及调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在人体发生炎症的情况下,促炎症消退脂类介质(英文中相应术语简写为“SPM”)可以显著抑制血液中白细胞的浸润,促进细胞吞噬

本期《自然》《科学》精选

10月4日《Nature》   封面故事: 纪念“太空竞赛”50周年“太空竞赛”今天是50周年。1957年10月4日(星期四),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让世界为之震动。不管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还是前苏联都没有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维持到今天,但前苏联的精神似乎在这一古老帝国核心地区

PNAS:发现阿司匹林的第二重效应

  类激素脂质化合物前列腺素与头痛、关节炎、痛经和创面脓毒症等多种疾病相关,环氧合酶是前列腺素生成的一个关键催化剂。广受欢迎的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萘普生(Aleve)和布洛芬等,都是通过抑制或破坏环氧合酶来起作用。  在发表在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新研究论文中,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摘要】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显示出中医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

这些食物中竟含有天然毒素!预防及解毒措施了解一下?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小剂量作用于机体就能与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导致机体正常生理机能被破坏而引起一系列病变,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质。由于毒物进入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现象称为中毒。  食物中的毒素是一类常见的毒物。根据来源可以将食物中的毒素分为天然毒素、诱发毒素和

生化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项目 标本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清 0-30U/L 增高: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性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

2019年8月不得不看的Science子刊亮点研究!

  本期为大家带来2019年8月Science子刊重磅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1】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内体运输缺陷的真正元凶  DOI:10.1126/scitranslmed.aaz0730  罕见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

Science:外显子组测序让“生命密码”解读更容易

        简单来说,外显子组就是遗传代码中蛋白质编码的组分,占整个基因组的1%-2%。测序仪每跑一次仅能读取一定数量的碱基,但通过测序外显子组,研究人员能更快地生成更多的碱基。与全基因组相比,它也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好的分

我国学者对“拔罐疗法”有了科学解释

  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用中医理论来解释拔罐治疗的原理和作用,直到近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拔罐治疗的实证医学解释。记者近日从陆军军医大学获悉,该院全军肿瘤研究所李咏生团队率先使用小鼠拔罐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建立的脂质代谢组学平台,揭示了拔罐疗法导致体内抗

液体活检:无“痛”查癌可靠吗?

  每年,无数人的生命被癌症夺走。如果能在癌症早期阶段就做出准确的诊断,将帮助患者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液体活检”技术应运而生。液体活检即通过检查各种体液,来检测癌症和监测疾病进展。近日,多项液体活检技术取得突破。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威尔·康奈尔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细胞

201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8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

干货:痛风的合理用药

  痛风的疼痛“来去如风”,因为疼痛来得快也去得快。痛风发作时候生不如死,更可怕的是间歇期,这期间往往让人放松警惕,那么对于痛风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用药呢?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导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

秒懂胆红素与总胆汁酸

  临床上生化报告单中常见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D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指标可反映肝脏分泌、排泄的功能。本文就与大家一起简要分析一下上述指标的临床意义。  胆红素(TBIL)  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两者总量的合称。机体 TBIL 的来源绝大部分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

三、《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十三条本《建议》可为广大临床医生和检验医师在日常诊疗实践中拟定检测项目及检测流程时提供参考。自身抗体检测的合理应用有赖于检验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合作。1、《建议》十三条2《建议》解读 (1)对临床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建议进行自身

动物所等发现一类新型血清小RNA参与机体活动性感染

  近年来,非编码小RNA(miRNAs)在血清中的发现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为癌症、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开创了一种革命性的无创检测方法。然而,除miRNAs之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形式的小RNA尚未知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段恩奎研究团队曾于2012年在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发现了一类来源于tR

多项研究揭示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和坏处!

  脂肪酸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是近年来科学家对于不同的脂肪酸对机体的益处和坏处始终争论不断。为此,小编为大家盘点了关于脂肪酸对机体健康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帮助大家一起了解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诸多影响!  【1】Science:揭示短链脂肪酸触发植物对细菌的免疫反应  DOI:10.11

科学家看好促炎症消退分子应用前景

  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类化合物的潜力,而且我想说这种潜力是巨大的。  医生们从未找到Charles Serhan在1990年亚洲之旅期间,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他的肠道上刺出一个洞。它可能是未煮熟米饭中的一粒米,抑或海鲜菜里的一个贝壳碎片。无论原因是什么,当Serhan被飞机送回美国波士顿时,他已痛不欲生。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开展凝血实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血栓于止血不仅涉及基础医学,且与多个临床学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的疾病密切相关

【综述】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免疫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一、引言  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它能识别外来病原体,在固有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993年Hotamisligil等发现肥胖动物模型脂肪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增加,首次将肥胖与炎症相联系,直到2003年Xu

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工程未来新方向?

   Cell期刊最新突破性成果:体内免疫性抗体聚糖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新策略。这项研究中的体内调节性抗体聚糖,以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种方式,在两种自身免疫小鼠模型中能降低疾病活性。此突破性成果充分体现了糖工程在自身免疫性治疗方面的潜力。  IgG的活性可以通过IgG FC结构域中某些糖残基的存在

凝血机理和凝血机制图

凝血过程通常分为:①内源性凝血途径;②外源性凝血途径;③共同凝血途径(图3-2)。现已日益清楚,所谓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并非绝对独立的,而是互有联系,这就是进一步说明凝血机制的复杂性。在生量条件下,凝血因子一般处于无活性的状态;当这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就了生了至今仍公认为的“瀑布学说“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疫情跟踪:水环境中的新兴和潜在新兴病毒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适合成为新兴的病原体,因为它们能够通过突变、基因重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适应新环境。肠病毒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水传播病原体之一,会导致偶发性疾病和流行疾病。与肠病毒有关的主要健康问题是胃肠道疾病,但它们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结膜炎、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肠道病毒如呼吸

曹雪涛团队发现免疫炎症消退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表观遗传修饰酶Tet2在抗感染炎症免疫反应及消退过程中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如何促进持续性炎症及时消退、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阻止自身免疫病等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机制与学术观点,并为免疫学与表观遗传学前沿交叉研究提出了新方向。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

曹雪涛院士Nature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Tet2可以通过招募Hdac2特异性抑制IL-6来消退炎症。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简述基因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基因疗法以其“一次给药,终身受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疗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等机构至少已批准13种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同时还有2500多项细胞和基因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19年8月,国际顶级期刊《新

简述基因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基因疗法以其“一次给药,终身受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疗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等机构至少已批准13种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同时还有2500多项细胞和基因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19年8月,国际顶级期刊《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原发病基础上,促凝因素导致机体微血管内广泛地生成微血栓,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伴以继发性纤溶为特征的获得性血栓-出血综合征。DIC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和病理过程。DIC的诊断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目的要求]1.掌握本类药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特点及其与PG合成的关系。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3.掌握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以及尼美舒利的作用特点。4.熟悉保泰松、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及吡

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及在不同类型肝病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主要降低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炎、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该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

盘点2018年FDA批准的36款首仿药

  仿制药指的是与品牌药在有效/关键成份,效力,剂型和服用方式都相同的仿制药品。美国FDA对仿制药的审评过程要确保仿制药在人体中的表现与仿制的品牌药相同,并且有和品牌药一样的适应症。而首仿药,顾名思义,指的是FDA批准的品牌药的第一款仿制品。因为第一款仿制药对大众健康有重要影响,美国FDA通常会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