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PNAS:发现测定DNA构象变化的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研究员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Chris Le和Michael Weinfeld教授合作发现一种测定DNA构象变化的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一种DNA修复机制。该研究成果的详细论文发表在2009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该研究是一项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国际间的紧密合作为研究的成功提供了可能。除了以上介绍的生物分析和分子毒理研究方面专家,还获得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方面研究者的支持,如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所的Bennett Van Houten博士、纽约大学的Eric Tang博士和蒙大拿大学的Alexander Ross博士。 人和其他生物常暴露于多种可造成DNA损伤的化学和物理试剂,如紫外光、多环芳烃、重金属元素。如果损伤未能得到适当的修复,可引起基因突变,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癌症或造成细胞死亡。幸运的是,虽然我们每天经历......阅读全文

Nat Methods发布新的DNA测序技术

  最近,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证明,我们有可能实时地、有选择性地测定DNA序列片段,从而大大减少了分析生物样品所需的时间。  在Nature子刊《Nature Method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技术,可高度选择性的进行DNA测序,这种技术被称为“'Read Until”。这种方

重磅文章解读超声技术治疗癌症等疾病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利用超声分子技术为患者提更加精准的诊疗了。如今超声医学已经突破了传统超声显像诊断领域的限制,迈入了“纳米”时代。而且研究人员也开发出了更加新型的超声技术,能够敏感地发现实质性脏器内常规影像检查无法发现的转移性癌症病灶,并在超声

Biotechniques:如何降低下一代测序1%的碱基错误识别?

  为什么复杂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都是失败的?  下一代测序带来的误差,使得我们很难检测到罕见变异,而这些罕见变异在癌症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Biotechniques最近的一篇新闻中,Janelle Weaver报道了科学家们在描绘这些误差以及开发策略提高精度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美国

2017年诺奖预测:脑成像重磅级研究解读

  10月诺贝尔奖月马上到来,随着颁奖时间越来越近,很多科学家们都开始预测2017年的诺奖获得者;从2002年开始,汤森路透社每年都会进行诺贝尔奖的预测,近期汤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预测名单,其中共有四位科学家入选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包括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张远(发现了人类疱疹病毒)、

用新一代测序寻找罕见变异 需谨慎

  新一代测序引入的误差,使得我们很难检测到罕见变异,而这些罕见变异在癌症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Biotechniques最近的一篇新闻中,Janelle Weaver报道了科学家们在描绘这些误差以及开发策略提高精度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外显子组测序项目的研究人员,

解读近期癌症化疗领域的重磅级研究成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在癌症化疗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突破,那么近期又有哪些值得一读的最新研究报道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ure:模块化基因增强子导致白血病并调控化疗疗效!  DOI:10.1038/nature25193  骨髓每天都会产生数十亿

“汤姆-索亚”调节蛋白以一种撞了就跑的机制启动基因转录

  一个基因组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撞了就跑”的机制,它可让细胞核中的调节蛋白在涉及启动基因激活的运作时采取一种“汤姆-索亚”的行为。  他们的这一刊载于《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所聚焦的蛋白是可组织基因信息从DNA流向信使RNA(mRNA)的转录因子。他们的结果显示了转录因子(TFs)是如何先激活

大数据分析如何助力人类癌症、HIV等多种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开始使用大数据分析来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当然,研究人员也取得了多项研究进展,本文中,小编就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Cancer Immunol Res:科学家有望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doi:10.1158/2326-60

陈竺专访:在分子水平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是完全可能的

2008年3月14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剖析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黄黛片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3月25日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正式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第一次用生物化

北大谢晓亮、黄岩谊教授PNAS开发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乳液的扩增方法来抑制扩增偏移检测单细胞拷贝数变异(CNV),同时以高精确度检测单核苷酸变异(SNV)。这一方法能够与各种扩增实验方案包括广泛使用的多重置换扩增(MDA)相兼容。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9月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古脊椎所等对4万年前田园洞人的DNA分析取得突破

  1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出自中国田园洞的早期现代人所做的NDA分析》(DNA analysis of an early modern human from Tianyuan Cave, China)的论文,介绍了对该洞穴出土的生活在4万年前的一个人

【盘点】衰老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为什么会变老?对于人类来说,如何才能长生不老真的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到2050年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年龄将超过60岁。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PNAS:“超级热点区域”研究 或成皮肤癌风险预测新途径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基因中发现了“超级热点区域”(hyperhotspots),相比基因组平均水平而言,这些位点对来自太阳光紫外线辐射的敏感程度是

深度解读体外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体外诊断技术(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机体种包括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相关临床诊断信息,从而帮助判断个体疾病或机体机能的服务和技术等。  我国体外诊断(IVD)发展起步较晚,1985年科学家们才研制了我国第一批国产生化诊断试剂;未来,传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PNAS发布凋亡检测新技术

  报道 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环化HSV1-TK分子探针,并证实利用这一探针可实现PET成像活体实时动态监测细胞凋亡。这一重要的技术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田捷(Ji

【盘点】单细胞测序研究进展一览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努力地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而应用而生的就是单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而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译来自单细胞的30亿碱基的基因组并对逐个细胞进行序列比较已经开始

Roche 454(GS FLX Titanium System)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Roche 454(GS FLX Titanium System)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2005年底,454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基于焦磷酸测序法的超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系统——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被《Nature》杂志以里程碑事件报道,开创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先河。2007

数字PCR的前生今世

  近年来,数字PCR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商业化系统的开发,如QX200。这些技术进步似乎预示着一个转折点,更多的研究人员很快将能使用这种技术。这将推动新应用的开发,挖掘出数字PCR的全部潜能,并让科学家转向更强大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甚至单细胞分析。   2月底,Bi

梳理维生素B功能研究最新进展

  维生素B(Vitamin B)旧称维他命B,是B族维生素的总称,它们常常来自于相同的食物来源,如酵母等。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主要有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尼克酸或烟酸、抗癞皮病维生素)、维生素B6(吡哆醇、抗皮炎维生素),泛酸(遍多酸)、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在人体肠道中生活着数以万亿的共生菌群,它们的种类繁多,可达上千种,数量也很惊人,是人体细胞总量的10倍以上,迄今为止,仍有80%以上的微生物不为人知。这些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肠道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能够合成维生素、帮助人体从食物中吸收

《PNAS》研究阐明Y染色体退化的早期阶段

  在许多物种中,拥有X和Y染色体决定着一个人发育成男性还是女性。例如,在人类中,男性遗传其父亲Y染色体(XY),女性遗传其父亲X染色体(XX)。  这种性别决定系统已经独立地进化了多次,其进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Y染色体在遗传上已经退化,并随时间推移失去了很多基因。然而,在Y染色体退化的早期阶段发生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一)

在人体肠道中生活着数以万亿的共生菌群,它们的种类繁多,可达上千种,数量也很惊人,是人体细胞总量的10倍以上,迄今为止,仍有80%以上的微生物不为人知。这些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肠道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能够合成维生素、帮助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营

2016下半年血液检测研究进展一览

  2017年1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血液检测由于其简单方便、便宜而快捷,在疾病诊断、药效监控等方面广泛应用。在肿瘤诊断及预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更是广泛,对肿瘤及其他疾病早期诊断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小编就盘点了最近血液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1、Nat

一文带你了解近期肠道微生物领域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 Microbiol:肠道微生物调控诺如病毒感染过程  doi:10.1038/s41564-019-0602-7  高度传染性的诺如病毒会引起腹泻和呕吐,并且因迅速在人口密集的空间中传播而臭名昭著。每年

PNAS:利用大肠杆菌合成生物学系统 发现跳跃基因的奥秘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使用大肠杆菌的合成生物学系统,实时观察到了活细胞内的跳跃基因活动。这为理解跳跃基因机制提出了新思路。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物理前沿中心活细胞物理中心的物理学教授Thomas Kuhlman和Nigel Goldenfel

《PNAS》六大热点文章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 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近期其最受关注的文章(生物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