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额颞痴呆的辅助检查介绍

1、早期EEG正常,少数波幅降低,α波减少;晚期α波极少或无,出 现不规则中幅δ波,少数病人见有尖波,睡眠纺锤波减少,κ综合波难出现,慢波减少。 2、CT或MRI显示局限性额或前颞叶萎缩,脑沟增宽,额角呈气球样扩大,额极和前颞极皮质变薄,颞角扩大,侧裂池增宽,多不对称,可早期出现。SPECT呈不对称性额颞叶血流减少,PET显示不对称性额颞叶代谢降低,较MRI敏感,可早期诊断。 3、遗传学检查发现多种tau蛋白基因突变有助于确诊。......阅读全文

关于额颞痴呆的辅助检查介绍

  1、早期EEG正常,少数波幅降低,α波减少;晚期α波极少或无,出 现不规则中幅δ波,少数病人见有尖波,睡眠纺锤波减少,κ综合波难出现,慢波减少。  2、CT或MRI显示局限性额或前颞叶萎缩,脑沟增宽,额角呈气球样扩大,额极和前颞极皮质变薄,颞角扩大,侧裂池增宽,多不对称,可早期出现。SPECT呈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辅助检查介绍

  常规血、尿、脑脊液检查正常,神经心理评估(对智能、行为的评估)和脑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  1.神经心理学评估:神经心理评估可帮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1)额颞叶痴呆:表现为显著的额叶功能损害,主要累及执行功能、行为和人格,无严重遗忘、失语或空间感觉障碍。评价执行功能和人

关于额颞痴呆的简介

  额颞痴呆 额颞痴呆是以额颞叶萎缩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是神经变性痴呆较常见的病因,约占全部痴呆病人的1/4。约1/4的额颞痴呆病人存在Pick小体,可诊断为Pick病。额颞痴呆实际上包含Pick病及临床表现类似的Pick综合征,后如额叶痴呆和发性进行性失语等。发病高峰为60岁,女性较多。  Pic

关于额颞痴呆的概述

  疾病名称:额颞痴呆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  疾病概述:额颞痴呆是一组以额颞叶萎缩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包括Pick病及临床表现类似的Pick综合征,后者又包括额叶痴呆和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临床以明显的人格、行为改变和认知障碍为特征。

关于额颞痴呆的发病机制介绍

  发病机制尚不清。有文献报告,tau蛋白由tau基因通过不同的剪接形成的6种亚单位组成,tau蛋白氨基酸多肽的羧基端可有35个氨基酸组成的插入肽段,可与其他多肽结合形成微管,含插入肽段的tau(4R)增加或10号外显子点突变,均可导致游离tau蛋白增加引起细胞死亡。 病理特征与Pick病相似大体病

关于额颞痴呆的病理生理介绍

  额颞痴呆和Pick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特征性局限性额颞叶萎缩,杏仁核、海马、黑质和基底节均可受累;Pick病可见Pick细胞和Pick包涵体,缺乏Alzheimer病特征性神经原纤维缠结和淀粉样斑。镜下可见萎缩脑叶皮质各层神经细胞显著减少,Ⅱ、Ⅲ层明显;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伴海绵样变。

关于额颞痴呆的鉴别诊断介绍

  本病应与Alzheimer病鉴别,AD通常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遗忘、视空间定向和计算力障碍,社交和礼仪相对保留;Pick病或额颞痴呆早期出现人格改变、行为异常和言语障碍,典型者出现Kluver-Bucy最和征,空间定向及近记忆保存较好。神经影像学显示Pick病额颞叶萎缩,Alzheimer病

关于额颞痴呆的基本信息介绍

  额颞痴呆(frontotemporaldementia)是指中老年患者缓慢出现人格改变言语障碍及行为异常,神经影像学显示额颞叶萎缩,而病理检查未发现Pick小体及Pick细胞的痴呆综合征。额颞痴呆是一组以额颞叶萎缩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包括Pick病及临床表现类似的Pick综合征,后者又包括额叶痴

关于额颞痴呆的病因分析

  额颞痴呆和Pick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可能是神经元胞体特发性退行 变,或轴索损伤继发胞体变化。已证明约半数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额颞痴呆,Wilhelmsen等(1994)将病变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17q21)。神经元及神经胶质含微管相关tau蛋白包涵体,约20%的额颞痴呆病人有

诊断额颞痴呆的标准介绍

  目前额颞痴呆和Pick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下标准可作参考:  1、中老年人(通常50~60岁)早期缓慢出现人格改变情感变化和举止不当,逐渐出现行为异常,如Klüver-Bucy综合征。  2、言语障碍早期出现如言语减少、词汇贫乏刻板语言和模仿语言随后出现明显失语症早期计算力保存记忆力障碍较轻视

关于额颞痴呆的流行病学介绍

  痴呆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外调查显示,痴呆的患病率在85岁以  上人群中高达40%以上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占50%;多灶梗死性痴呆(也称血管性痴呆VaD)占12%~20%其余类型痴呆占15%~20%。中国60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0.75%~

诊断额颞痴呆的基本依据介绍

  额颞痴呆,包括Pick病,诊断根据起病较早(50-60岁),可有家族史,行为障碍较认知障碍明显,CT及MRI显示额叶、前颞叶萎缩等。生前通常不能确诊,须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证据,如局限性额颞叶萎缩,神经元及神经胶质发现tau蛋白包涵体,Pick病发现Pick小体和细胞,缺乏AD特征性神经原纤维缠结和

概述额颞痴呆的症状体征

  1、隐袭起病,缓慢进展。早期出现人格和情感改变,如易激惹、暴 怒、固执、淡漠和抑郁等;逐渐出现行为异常,如举止不当、无进取心、对事物漠然和冲动行为等,可出现Kluver-Bucy综合征,表现迟钝、淡漠、视认和思维快速变换,口部过度活动、善肌、贪食、肥胖,把任何东西都放入口中试探,伴健忘、失语等。

简述额颞痴呆的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常无效。对攻击行为、易激惹和好斗等行为障碍者可审慎使用小量安定、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或心得按等。有条件可由经过的看护者给予适当的生活照顾及行为指导。

概述额颞痴呆的临床表现

  1、本病的临床表现与Pick病相同多于50~60岁发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早期出现人格改变言语障碍及行为异常,如Klüver-Bucy综合征。如有家族史则CT和MRI显示额颞叶萎缩遗传学检查发现多种tau蛋白基因编码区或10号内含子相关突变,病理检查无Pick小体和Pick细胞,即可确诊。  2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基本介绍

  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FTLD)是大脑局限性额叶和颞叶变性萎缩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一组多发生于老年前期(45-65岁)的痴呆综合征。患者常于老年前期起病,以人格改变、社会行为异常及语言表达或命名障碍为最早、最突出的症状,记忆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分类介绍

  额颞叶变性的疾病谱中包括一系列临床和病理不同的表型。根据萎缩起始的部位及相应的早期突出症状,临床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额颞叶痴呆、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语义性痴呆。额颞叶痴呆以额前叶和颞叶前部萎缩为著,临床以行为和人格改变为贯穿疾病全程的突出特点;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是大脑优势侧(多数人是左侧)或双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分析介绍

  目前本病容易漏诊或误诊,对于40岁后出现的精神行为异常伴(或不伴)语言障碍的患者均应该到神经内科就诊,明确是否为脑器质性疾病(如本病)导致的精神行为症状。目前该病虽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病情,控制症状,减轻照料者的负担。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病理生理介绍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生化的发展,对额颞叶变性的病理已经有了深入了解。  (1)大体病理: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脑萎缩,患者全脑重量减轻,大部分在1000~1250g之间。萎缩主要位于大脑半球内,包括大部分的额叶、颞叶和岛叶区域、顶叶前部,有时形成“刀切样”萎缩。起始病变部位不完全相同,但随疾病进展,病变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鉴别诊断介绍

  应与其他具有明显精神行为或语言障碍的疾病鉴别。鉴别要点是行为症状、语言障碍和其他认知障碍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神经心理评估和影像等辅助检查。  1.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为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额颞叶变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均为变性病,起病隐袭,持续进展,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均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和语言

关于额颞叶变性的简介

  1892年,捷克精神病学家Arnold Pick首先报道了1例71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语言障碍,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尸检发现患者的左侧大脑颞极皮层严重萎缩。之后他陆续报道了4例颞叶或额颞叶萎缩为主的患者,其主要表现为言语改变及精神行为异常。病理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存在弥散性气球样神经元(Pi

治疗额颞叶变性的概述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锻炼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病情、控制症状。治疗包括:1.改善认知和交流能力;2.控制精神行为症状;3.治疗并发症。  改善认知和交流能力  (1)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痴呆的主要药物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丁、石山碱甲等)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预防额颞叶变性的概述

  目前痴呆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或控制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痴呆的危险因素可分为4类:  (1)人口学因素:年龄、教育水平;  (2)遗传学因素;  (3)血管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  (4)生活习性:焦虑/抑郁情绪、过于自闭等。保护因素包括:规律的体育运动、规律的脑力锻炼、有技巧的

关于慢性额窦炎的检查方式介绍

  1.局部红肿  多出现于儿童,额部及上眼睑红肿。  2.压痛和扣痛  患侧额窦前壁或底壁有压痛或叩击痛。  3.前鼻镜检查  可见黏膜充血,中甲前端黏膜多有红肿或有息肉样变。中鼻道前上方有脓性分泌物。上颌窦炎的脓液多在中鼻道的后下方,筛窦炎可见中鼻道与嗅裂存有脓性分泌物,可资鉴别。  4.头位试

血管性痴呆的辅助检查

  1.电生理检查 临床常用EEG、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BAEP)、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1)正常老年人的EEG:主要表现为α节律减慢,从青壮年期α节律10~11Hz减慢为老年期的9.5Hz,同时在颞区出现

关于颞动脉活检的检查过程介绍

  1、检查过程   医生在消毒后,用一把特制的活检钳,根据病变部位与要求,从颞浅动脉取几小块组织,放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病理科做病理检查。操作时应该小心无误,以免损伤血管。  2、相关疾病   巨细胞动脉炎,腹部大血管损伤,颞动脉炎  3、相关症状   动脉出血,暴胀的颞浅动脉,动脉盗

关于颞动脉炎的检查方式介绍

  GCA无特异性实验指标,仅有轻至中度正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血清白蛋白轻度减低、血浆蛋白电泳示α2球蛋白增高、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轻度升高等。比较突出的实验异常是血沉增快(GCA活动期常高达100mm/h),和C-反应蛋白定量增高。  1.动脉活组织检查  颞浅动脉或枕动脉活组织检查是确诊G

关于ATIN的辅助检查介绍

  1、肾活检病例检查  ATIN病理改变为双侧肾脏弥漫性病变。肾间质弥漫或多灶性的炎症细胞浸润,导致的间质水肿,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乃至坏死;肾小球多正常。部分患者可见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的沉积。  肾活检可见累及整个皮质的弥漫性间质水肿,中度到严重的间质浸润,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

关于颞叶肿瘤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颅骨平片  可出现颅压增高表现、肿瘤钙化,出现于颞叶肿瘤的相应部位;颅骨局部破坏和增生等,也常于与肿瘤所在部位一致。上述颅骨平片的检查,常是诊断颞叶肿瘤的可靠证据。  2.脑室造影  颞叶肿瘤时脑室造影主要是确定肿瘤所在的位置,其表现特点如下:  (1)前后位像 侧脑室向健侧移位。透明隔与第

关于小脑脓肿的辅助检查介绍

  1.X线平片检查:头颅X线平片是一项常规检查。耳源性小脑脓肿可发现中耳炎、乳突炎和常常并发的胆脂瘤所引起的颞岩骨骨质破坏和乳突气房消失等改变。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小脑脓肿常可测出脑室扩大。此项检查仅供参考。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小脑脓肿。  3.腰椎穿刺检查:腰椎穿刺检查对小脑脓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