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做学问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政道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接受《科学时报》独家专访 “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在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用寥寥数语讲述了学、问与创新的关系。而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一直践行这种创新,为他热爱的物理学,为他挚爱的祖国。 “祖国”是他在谈话中频繁而又自然的字眼,尤其是谈到祖国高能物理的发展,能感受到他由衷的欣喜。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回国的李政道不顾旅途劳累,很快便开始了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已近傍晚,李政道刚从“创新中国论坛”会场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但是84岁的他,谈起了中国的中微子实验,谈起了他正在进行的前沿研究,却是那么精神矍铄。在那些简单而又睿智的话语里,物理学变得如此美妙,令人神往,也许这正是科学的迷人之处,正是科学家的魅力所在吧。李政道先生笑着对记者说:“怎么样?是不是想改行学物理了?......阅读全文

科学时报:论文抄袭标准应当从严

  四川大学近期发布《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规定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学位(毕业)论文中,只要引用超过200字而不注明出处, 就算作者“剽窃”。  该《办法》定义论文抄袭为“把他人具有著作权的内容原封不动或虽改变形式但未改变内在本质,而在本人的论

贾文毓:保守是学术创新之基

  ■ 保守的前提是拥有。不曾拥有,保守于何?  “保守”一词,声誉不佳,人们往往归之于贬义词之列。《现代汉语词典》释曰:“维持原状,不求进取;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多指思想)。”《汉语大词典》:“谓维持旧状态,不求改变或改进。”如果从字义学的角度分析“保守”一词,或可获得些许

陈佳洱:李政道先生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1年北京大学力学系的王仁院士,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兼任副主任期满到届,被聘为特邀顾问,不再兼任基金委领导职务。他离职回校后,便向新的基金委领导班子推荐我去接任他的副主任岗位。我长期在学校工作,虽然也分管科学研究,但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样一个成立刚满五年的部门仍然充满着好奇心。特别

巴西加大对生物剽窃的打击力度

图:巴西研究人员在亚马逊地区进行科研考察   巴西近日表示,计划对那些已获得该地区稀有植物和动物开发授权,但没有对南美国家或土著社区进行足够赔付的企业进行取缔。   这场针对“生物剽窃”的行动得到了当地土著社区和亚马逊流域保护组织的支持。支持者表示,这些企业将巴西稀有的动植物制成药物或其他产品销

吴建民:行政不要过多干预学术研究领域

  教育部网站12月21日发表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交学院院长的文章《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文章指出,在学术研究领域,要充分尊重学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行政上不要过多干预。以下为文章全文。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Science关注中国的学术欺诈行为

  中国主要的基础研究机构正在严打那些利用假同行评审来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们,要求严重违规者返还研究经费。11月12日国家媒体首次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学会(CAST)发布了一项声明:其已调查了数十名涉及同行评审欺诈的科学家。调查结果凸显了中国许多肆无忌惮的论文代理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们负责兜售代写或欺诈

中国学术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1月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长篇报道——《科研道德:零容忍》(Research ethics: Zero tolerance),详细记述了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等大学管理者在肃清中国科研风气方面所作出的工作,并就中国的学术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诚信问题受到各方质疑。继“贺海波论

GE看好中国研发创新

  在日前举行的GE科技节上,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向记者表示,近年来,GE已经将创新的发展趋势调整为: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研发,创新出来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全球,实现创新地点的革命性改变。“我们在中国研发的理想,是如何在今后的5-10年,使中国研发中心或是中国业务团队推出的新技术

李政道:一位“艺味十足”的科学巨人

    6月19日,来到无锡参加上海世博会六大主题论坛之一“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参观科技成果展。   6月20日在上海世博会第三场主题论坛“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的主题演讲中,一位老人的出现备受各国参会嘉宾瞩目,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616.shtm近日,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主题,以主旨演讲和平行论坛等多种形式,邀请来自帝国理工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2017年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学术论坛召开

   为促进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顺利开展,加强相关领域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5月26日,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主办,南京财经大学承办,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协办的2017年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锐、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陈雯

在华外国人谈中国创新:创新的中国朝气蓬勃

   瀚纳仕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兰熙蒙:    中企正创造全新商业模式   “我来中国5年多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它们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领导者。”兰熙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作为全球领先招聘集团瀚纳仕的大中华区执行总监,他见证了中国招聘行业的起起伏伏。   在兰熙蒙看来,

侯伯宇:理论物理山脊上的攀登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87.shtm“以创新湮灭顽疾之痛苦,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攀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这是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创立者、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

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落成

   12月28日,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园正式落成。这是国内第一家收藏和展示诺贝尔奖章及证书原件的场馆。图书馆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共收录7万多件相关文献实物。  据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介绍,李政道图书馆将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五馆合一”的独特功能定位,

李政道:祖国现在缺少一个成功的榜样

  6月11日下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四楼会客室,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博士就中国的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话题,接受了《科学新闻》杂志专访。   多年来,李政道一直关注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如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美国宾大一教授指控五位同行“剽窃”

称5人共同署名文章出自他人之手;1人曾盗用其数据   据《科学》网站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Jay Amsterdam近日指控5位学术界同行存在“剽窃”行为,称这5位科学家在一篇并非由他们撰写的文章中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寄给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的一封信中,

浙大教授博士论文涉剽窃-被暂停教学

近日,我院教师王某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因涉嫌侵权引发诉讼纠纷受到舆论关注。对此,学院高度重视,已经启动事件调查,暂停王某的教学工作。后续将根据相关事实,依法依规作出处理。感谢各界的关心和关注。 光华法学院

我国已累计招收培养14万余名博士后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30年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在富国强民的殷切期盼下,党中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博士后制度应运而生。  对人才的渴望,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中。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仔细听取李政道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30年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30年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在富国强民的殷切期盼下,党中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博士后制度应运而生。  对人才的渴望,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中。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仔细听取李政道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

九十五岁诺奖得主,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健康发展

  李政道九十五华诞 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健康发展  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北京举办“科学巨擘天语解道——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发来书面信,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我衷心祝愿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蒸蒸日上、健康发展,中国科学家

中国科协学术沙龙探讨“象思维”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个字被很多人熟知,也有人知道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但中医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象思维”概念却很少有人了解。不久前,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第45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围绕“象思维与经络实质”主题,就象思维如何引导现代中医学的发

中国农业期刊学术年会召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59.shtm9月17至20日,2023年中国农业期刊学术年会暨农业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会在山西大同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会议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   ?大

中国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令世界瞩目

“中国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越来越强硬。”《自然》官网9日刊载的题为《中国推行全面改革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综述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这一观点,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13日,《自然》再发评论员文章,以《中国在解决科学欺诈问题上树

欺诈行为日益猖狂威胁中国科研

  10月7日,《纽约时报》以《猖狂的欺诈威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Rampant Fraud Threat to China’s Brisk Ascent)一文描述了以中国学术界为主的各行业的各种欺诈现状。以下为文章概要:诚信缺失  中国在建立世界级教育体系和发展具有科学与工业竞争优势的前

【中国科学报】科普中国融注创新基因

  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去世令中国“粉丝”唏嘘不已。这位科学巨匠,不仅撰写过《时间简史》等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还客串过《生活大爆炸》《星际迷航:下一代》等热门剧目,为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因此成为科学精神的象征。  如今,科普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霍金在国人心目中的热度,

巡山报告-|-造假、剽窃和荣誉:何谓科学研究

  1  先说几句题外话吧。  你可能还记得,2019年12月份,中国学术界出过一个大新闻——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指控学术论文造假。短时间内,他实验室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图片拼接、一图多用等问题。这个话题,我在巡山报告里也有所涉及。  引用一段:  “我仔细阅读

论文“测谎仪”使用引震动-帮助过关“生意”悄蔓延

  日前,一篇“史上最牛硕士论文”引起网络热议,揭发者称该论文抄袭严重。为了遏制学术不正之风,今年中国部分高校开始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高校毕业生进入最后的答辩期,这种论文“测谎仪”在新疆、武汉、上海等一些高校的实际使用,引来不小的震动。然而,有矛就有盾,针对“测谎仪”,一种帮助学

第五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12月17日,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行业研究院院长陈方若等与会嘉宾围绕中国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转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研判,展示了多项

《科学》关注中国科技期刊诚信“保卫战”

  4月2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对中国1000多家科技期刊近日联合签名,支持加强科学道德规范的行动进行了报道。   报道说,在这场维护科学道德的“保卫战”中,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1000多种科技期刊负责人联合签名,承诺根除科技期刊中的剽窃和造假行为,对滥用职权或故意发表有剽窃行为论文的

“中国药谷”的创新魅力

  “初步形成‘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链条,初步形成一批典型两业融合发展模式。”这是试点两年,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交出的两业融合成绩单。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