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文台证认迄今最大样本的大质量坍缩候选体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何玉新等人,利用澳大利亚22米毫米波望远镜的巡天(MALT90)数据,从不同演化阶段的405个大质量分子云团中证认了131个坍缩候选体(High-mass Infall Candidate),这是目前最大的一个大质量塌缩候选体样本,提供了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初始条件和早期演化的极好样本。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杂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2015,450,1926-1936)。 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至今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研究处于大质量恒星形成早期的分子云团,对于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初始条件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同时,塌缩运动是伴随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一种重要动力学特性,是大质量恒星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现在已经证认的坍缩候选体数目非常有限,因此大质量坍缩候选体成为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的重要样本。 科研人员使用澳大利亚22米毫米波望远镜的巡天(MALT90)数据,用光......阅读全文

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取得进展

  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原子气体与分子气体的转换以及分子外向流的驱动源是研究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以及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合作,结合FAST HI谱线数据与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分子谱线数据,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基线校准算法,在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中

科学家发现云云碰撞导致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新证据

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是当今天体物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已有的两种主要的大质量恒星形成模型(竞争吸积和单核坍缩)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竞争吸积不能很好的解释孤立的大质量恒星的形成,而单个、独立的OB恒星在星系中却很常见。单核坍缩模型没有解释柱密度大于1gcm-2的致密团块(核)如何产生。如果形成大

最新样本库助力大质量恒星演化研究

据国家天文台消息,国家天文台南美观测站袁敬华博士带领的国际团队基于多波段巡天数据,证认出的463例高可信度大质量无星团块候选体。 大质量恒星是宇宙空间中电离辐射和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贡献者,在星际介质物理与化学演化、星团与星系形成和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诞生过程谜团重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大质

美科学家称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将孕育新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天文学家近日称,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天文学家们基本了解了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情况:它们将孕育出新的行星。  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 在距离地球约2万光年的地方,G292.0+1.8是银河系中已知含有大量氧的3个超新

科学家发现恒星活化石-有助理解恒星形成过程

  这是一幅由“星系-星系间物质相互作用计算”(GIMIC)模拟生成的图像,和实际观测到的具备恒星新生区的星系很类似。图像中可见较冷的气体(红色)流向漩涡星系,为那里的恒星形成提供所需物质。这一剧烈的恒星形成过程造成了强烈的外向气流流动(蓝色)。这是一个具备恒星新生区的星系模拟图像。

新疆天文台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演化阶段化学示踪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使用CN、HCN、HNC、N2H+、HCO+等分子,示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演化阶段,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欧洲《天文学与天体物理》(A&A,2015,576,131)和荷兰《天体物理与空间科学》(Ap&SS,2016,361,191)。  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化

研究发现恒星形成反馈的特殊结构

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可以被观测到的动力学现象,如外向流(outflow),分子气泡(molecular bubble)等。恒星形成反馈是分子云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这对星际介质的演化至关重要。 近日,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IRAM 30米和JCMT望远镜对金

云南天文台揭示大质量恒星死亡前剧烈物质抛射过程

  近日,《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居甲团队和清华大学王晓锋团队在超新星闪现光谱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十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事件SN 2023ixf中还原了超新星前身星在死亡前猛烈抛出自身物质的过程,为构建大质量恒星完整演化图景提供了关键板块

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合作,在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方面获进展。该研究由张钱生、Joe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和李焱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研究利用日震学数据和太阳的中微子流量以及一批Kepl

银河系黑洞边缘首次观测到恒星形成迹象

  美国研究人员5日报告说,他们利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在银河系中心黑洞边缘处首次观测到恒星形成的迹象。   银河系中心巨大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约400万倍,通常认为这颗黑洞所产生的强大引力足以“扯碎”黑洞外相当大距离内的尘埃云,阻止它们聚集孕育成恒星。   来自美国西

距今130亿年远古气体云揭示首批恒星更早形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偶然发现了一团古老的气体云,其中包含星系和恒星形成早期阶段——大爆炸后约8.5亿年的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在相对丰度方面,这团气体云的化学特征非常现代,这表明第一批恒星必须在大爆炸之后很快形成,形成时间比我们现在认为得要更早。研究结果发表于《天体物理

最新发现一颗巨大行星围绕一对大质量恒星旋转

  12月8日,《自然》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围绕两颗恒星运行,其质量之和至少是太阳的6倍,这是迄今为止探测到的最大的行星宿主恒星系统,可能会挑战我们目前关于行星形成的认知。  以往的研究表明,围绕质量超过太阳三倍的恒星运行的行星很少,甚至根本不存在。这是因为质量更高的恒星会释放

四川省成都市大质量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要升级  名牌做“引擎”四川省成都市深入推进质量兴市  大质量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在成都质监部门的全力推动下,蒲江雀舌不仅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近还走进中央电视台,并作为川茶代表首赴台湾,展示了四川茶产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据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加天文观测团队发现亮度重复变化的形成期恒星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和北京大学的一个国际天文观测团队,利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望远镜(JCMT)发现,一颗处于形成期的恒星发生了罕见的亮度变化。在18个月的观测时间里,年轻的恒星EC53重复出现闪烁现象,令观测团队的科学家们倍感意外,这一现象可能意味着EC53周边存在着“隐匿”的行

科学家发现星系死亡奥秘:不再有新恒星形成

  当天文学家在不同距离检测熄灭的非恒星形成星系时,他们可以更容易地查明是什么机制在发挥作用  据国外媒体报道,星系有三个主要形状——椭圆,螺旋(如银河系)和不规则状。它们大小不一,可以是蓝或红色。蓝色星系仍在积极形成恒星,大多红色星系目前还没有形成恒星,被认为是被动的。导致星系“熄灭”——停止恒星

恒星形成和银河系结构研讨会在宜兴召开

    会议现场  3月28日至4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天文台和新疆天文台协办的“恒星形成和银河系结构研讨会暨郑兴武先生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在江苏宜兴召开。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天体

科学家发现距地球330亿光年星系,正形成恒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53.shtm·天文学家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潘多拉星系群内发现迄今为止所能观测到的第二和第四遥远的星系,距离地球近330亿光年。这两个星系很年轻,成分中几乎没有金属,而且生长迅速,正在形

欧航局“赫歇尔”卫星见证巨型原恒星形成过程

  欧洲航天局4月12日宣布,该机构发射的“赫歇尔”卫星日前拍下了宇宙中正在形成的巨型原恒星的图像,这些巨型原恒星每一颗的质量都超过太阳的10倍。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赫歇尔”卫星拍下了距地球5000光年的蔷薇星云和位于它周边的一片范围更大云团的图像。这个云团遍布尘埃和气体等物质,足以形成一万

我国学者利用甲醛激发温度确定天鹰座恒星形成关系

  甲醛(H2CO)是第一个在星际介质中探测到的有机分子。观测表明甲醛在星际介质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以相对较高的丰度弥漫在星际介质之中,其丰度在银河系恒星形成区内似乎没有数量级上的变化。甲醛在分子云和恒星形成区物理条件诊断方面有其独特作用。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和演化团组加尔肯·叶生别克利用

新疆天文台在恒星形成区的激波研究中获进展

  激波又称冲击波,是一种传播扰动。当波的移动速度超过流体中本地的声速时,它就是一种激波。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激波活动。系统研究恒星形成区的激波活动对于理解恒星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非常重要。HNCO和SiO是示踪和研究恒星形成区激波的两种重要分子。澳大利亚Mopra 22米毫米波望远镜针

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发现恒星形成反馈的特殊结构

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可以被观测到的动力学现象,如外向流(outflow),分子气泡(molecular bubble)等。恒星形成反馈是分子云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这对星际介质的演化至关重要。 近日,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IRAM 30米和JCMT望远镜对金

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发现恒星形成反馈的特殊结构

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可以被观测到的动力学现象,如外向流(outflow),分子气泡(molecular bubble)等。恒星形成反馈是分子云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这对星际介质的演化至关重要。 近日,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IRAM 30米和JCMT望远镜对金

银河系最古老薄盘恒星约95亿年前形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24.shtm 科技日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郭守敬望远镜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目前已知最早的银河系薄盘恒星年龄约为95亿

银河系起点约为130亿年前盘族恒星的形成

德国海德堡马普学会天文学研究所的向茂盛和合作者发现,银河系可能经过了不同的演化阶段,其起点是约130亿年前盘族恒星的形成。这一结果来自对近25万颗恒星年龄的精确计算,推动了人们对银河系形成历史的认知,尤其是银河系形成的早期阶段。相关研究3月24日发表于《自然》。

“恒星形成与星际介质的研究”召开学术研讨会

  星系形成和演化是现代天文学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充分展示国内同仁近年来在星系形成和演化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便于同行间更加深入地交流恒星和核活动驱动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关键机制,“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恒星形成与星际介质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YFA0

我国学者利用甲醛激发温度确定天鹰座恒星形成关系

  甲醛(H2CO)是第一个在星际介质中探测到的有机分子。观测表明甲醛在星际介质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以相对较高的丰度弥漫在星际介质之中,其丰度在银河系恒星形成区内似乎没有数量级上的变化。甲醛在分子云和恒星形成区物理条件诊断方面有其独特作用。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和演化团组加尔肯·叶生别克利用

新发现星系比银河系小10倍-形成恒星最活跃

  这些被戏称为“绿豆”的星系,体积比我们的银河系小10倍,质量小100倍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天文爱好者帮助发现了一批微型星系,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了解早期宇宙的恒星是如何形成的。这些被戏称为“绿豆”的星系,虽然体积比我们的银河系小10倍,质量小100倍,但是它形成恒星的速度却比

新疆天文台等发现供养大质恒星形成的hub系统

  大样本统计研究显示,hub系统(hub-filament system)是大质量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观测研究hub系统,成为探究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马应秀与合作者,发现了一个正在形成大质量恒星的hub系统G323.46-0.08。该

“银河画卷”巡天团队发现云云碰撞触发中低质量恒星形...

“银河画卷”巡天团队发现云云碰撞触发中低质量恒星形成的理想候选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巡天团队龚龑博士等研究发现星际分子云之间通过“云云碰撞”触发中低质量恒星(低于8倍太阳质量)形成的理想候选体。研究成果近日以“L1188: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Clo

我国新发现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科研团队发现天体物理学中颇为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