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博士培养改革:从“延时”动刀

●推行四年基本学制不是简单地延长一年,而是要调整和丰富培养环节的结构性元素。 ●申请考核制把评价和考核的权力交给各院系,是日后全国范围内博士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方向。 7月3日,是北京某“985工程”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晓希离校的日子。被本校某专业录取、即将继续读博的她刚回到家,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许多同龄人已经没机会享受的暑假,爸爸的一句唠叨就破坏了她的愉快心情——“以前是三年,现在又说要读四年了。” 在决定读博之前,晓希就知道自己专业的学制是四年。不过,之前只是在少数高校的部分学院部分专业进行试点的博士生四年学制,在教育专家们看来,似乎将要作为博士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推广开来。 6月下旬,中国人民大学发布《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若干要点》,宣布自2016级博士生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基本学制将从三年延长至四年。而在此之前,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都已经开始了博士生学制改为四年的探索。 博士生培养周......阅读全文

顾海良:中国博士培养模式是高水平的“不伦不类”

  【精彩掠影】    1、获得过”百篇博士论文”的导师和社会公认的优秀导师应当有权利选择学生,对导师看中的学生我们也应当给予特殊的放行;   2、给博士上课,应当更多地采取“讲座”的形式,让同个学科不同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分别来给学生上课;   3、如果一个教授不能很好地从事教学,对教学没有热忱和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高校都举行了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一大批完成学业的硕士和博士生顺利获得研究生学位。然而,还有不少达到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却延期了。  来自多所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研究生毕业延期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博士生,在个别理工类学校,博士延期率甚至高达90%,因此广大研究生们甚至流传:“没有

不适合的研究生和导师怎么办?教育部新出台这2项意见

  今日,教育部发布两份文件,关于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分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  给大家划个重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

29所一流大学延长学制!博士3年毕业有多难?

  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突破300万。7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基本实现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踏上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了大家关心的重要议题。

博士延期毕业成常态?科研成果和论文是两大难关

  考博之前先担心毕业,成为很多考博者普遍的“心病”。考博难毕业更难,据了解,非全日制博士七八年难毕业的情况并不罕见,而全日制博士延期一两年毕业也成为“常态”。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成博士毕业的两大难题,科研成果产出、论文发表周期长,不少博士博一暑假就要张罗着往外投文章。虽然教育部规定博士的修学年限由各

博士生延期究竟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博士培养设年限,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并没有帮助。延期是一个传统观念,怎样让博士培养富有开放性、终身性,才是人们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有终身教育的理念,就不应在博士生培养的年限、资历上设过多门槛,尤其对于公立高校,更没有这样做的理由。  读博士,你准备好了吗  1月31日凌晨,某大学一位2

教育部:博士如何分流退出?“一流大学”出台细则!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分流选择机制,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同时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  而和分流机制一同到来的,是针对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个人的双重保障。图 |

专家热议:提升高教质量的切入点究竟在哪里

未来十年高教发展路线图已定  2010年7月,我国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述了未来10年教育的发展蓝图。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去年11月在“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发表演讲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要把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发布

   2017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  第一章 选派计划和主要项目  第一条 2017年计划选派各类国家公派留学人员32500名。  第二条 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1.高级研究学者:3-6个月。  2.访问学者:3-12个月。  3.博士后:6-24个月。  4.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

优秀博士的培养为什么如此之难?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25万人,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超过5万,比美国多出1万多。自2008年起,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  如此庞大的博士生规模,质量又如何呢?  创新性是博士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这一指标主要体现在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上,论文的引用

厦门大学改革研究生学制

  从2014年起,厦门大学博士生学制由3年改为4年。学校为博士生在第四年提供校长助学金每人3万元,并免收学费。  博士生学制由之前的3年延长为4年;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由之前的4000多门压缩为1900多门,降幅近52%……近日,厦门大学完成新一轮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出台了这些规定。  据了解

这所“双一流”将针对博士硕士学位发起重大改革!

  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  此次改革中,中传博士研究生招生将全面实施并完善“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  在材料评议环节,将加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以确保所录取的博士生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导向、良好的科学精

中国博士质量折射培养制度矛盾 导师制被异化

  博士工   中国已成“博士生产大国”,最牛导师曾同时带47名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的一系列数据犹如顽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大学扩招不断推进,博士生数量也跟着上升,传统的导师制向老板制转型,却又一时间显得不伦不类,怪相丛生。   博士生与博导

教育部:高校教师不给本科生上课不得当教授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日前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北大清华教授谈硕士培养:应摈弃精英化视角 强调过渡性

■ 访谈动机 “工作起来‘研究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的急剧增长,最近几年,质疑硕士研究生“含金量”的声音越来越高。一些观察者甚至担心,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的“惯性”正使硕士研究生培养“积重难返”——硕士研究生学历正在经历着“集体贬值”。而随着就业压力的

近200名导师被暂停招生!多校立新规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是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不仅对研究生们来说相当重要,更是关系着国家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  为了整顿教师队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近年来多所高校印发了关于加强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加强建立学风正派、学识优秀导师队伍的相关规定。一、河北工程大学  据高校网站近日消息,河北工程大学采取措

严进严出成常态 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

  近30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  让严进严出成为研究生培养常态  近日,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今年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什么原因导致多所高校对不合格学生“动真格”?

孙逢春院士忆高考:回望来路,依旧不可思议

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进入湖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现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车辆工程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电动商用车、充/换电站系统、车辆网等系统技术体系。在电动车辆系统技术、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充/换电站技术、车辆运行监测与控制技术

孙逢春院士忆高考:回望来路,依旧不可思议

■孙逢春 孙逢春 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进入湖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现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车辆工程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电动商用车、充/换电站系统、车辆网等系统技术体系。在电动车辆系统技术、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充/换

暨大推“新政” 博士生最高可获50万

  记者17日从广州暨南大学了解到,该校明年将推出“0+5”硕博连读长学制,直接从本科新生中着手选拔博士生的好苗子。博士生导师自主招生的门槛也将提高。同时,今年起该校将实施“菁英学子”计划,学业优秀的博士生有机会获得最高5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  3月16至17日,来自全中国近200所高校及

葛均波:建立合理培养机制,提升医疗人才质量

   作为一名医疗界政协代表和多年扎身于临床一线近40年的医生,两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曾在关于医学人才培养的提案中,对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表达过担忧。而这次新冠疫情的出现,让他感觉我国医学教育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合

读博士:出国还是留在国内?

  编者按:  毕业季即将到来,许多年轻学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铭将为读者撰写一系列与职业选择和发展有关的文章。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何江是出国攻读博士群体的一个代表。  王立铭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拥有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他

人大教授张鸣质疑研究生教育:已处于信用破产边缘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武夫治国梦》、《历史的坏脾气》、《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等。   虽然我考上的大学不理想,但是,高考毕竟还是改变了我的命运。(记者 郭延冰 摄 来源:新京

院士忆高考:高考前十天,我才得到报考资格

■傅伯杰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2月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推动了中国

四川大学:博士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

  刚刚,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四川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川大博士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快来看看↓↓↓  四川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  招生政策变化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在2020年以前实行“考试招生”和“申请考核制招生”两种选拔形式。我校从2016年开始试点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

杨宝峰院士回国后不断刷新药理学研究记录

杨宝峰在美国大学访问  200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回国十几年来,一次次的突破,让他不断地为药理学研究写下新的历史。  他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微小核苷酸和冠心病心源性猝死的关系;首次发现心脏M3受体和心律失常的关系;首次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较弱的原因是对

裴钢院士接受“研究生教育访谈录”专题采访

“动机”(Motivation),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院士用这个词作为对研究生们的第一个建议,“你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就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那就趁早挑选你喜欢的事去做。”在裴钢看来,研究生应具有的第二个素质是“矢志不移”(persistency),

真博士们,到底有多辛苦?

  在微博热搜连续盘踞数日之后,人们终于等来了翟天临的道歉信。  信中,这位演员使用的公关话术使他成功地避免了使用“抄袭”来定性自己的行为,并且谈起了自己读博的初衷和取得的成绩,试图树立误入歧途而又迷途知返的形象。  在“翟天临事件”持续发酵的同时,国内真正的“博士们”读博之艰辛这一话题也引发关注。

《博士劝退文》送给犹豫要不要考博的同学

  前言  原先我是准备等到毕业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过了之后,一口气写掉这篇文章的。其实一直在零散时间打腹稿,差不多已经煲熟了。刚才有同样读博士读得凄凄惨惨切切的师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横心决定现在就写了。何况,早点让更多还没上博士这条船的弟妹们看到,提醒他们读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能多挽救一个像我们哥

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

  一、前言  原先我是准备等到毕业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过了之后,一口气写掉这篇文章的。其实一直在零散时间打腹稿,差不多已经煲熟了。刚才有同样读博士读得凄凄惨惨切切的师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横心决定现在就写了。何况,早点让更多还没上博士这条船的弟妹们看到,提醒他们读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能多挽救一个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