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杨弋等-二硫键蛋白质组学研究

我国二硫键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取得新突破。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药学院教授杨弋、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Joseph Loscalzo合作完成的论文《哺乳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对二硫键蛋白质组的调节》。 这项研究成果,对了解二硫键的形成及其对生命的调控,以及相关重大疾病机制研究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两位审稿人对该研究结果给予肯定评价:“论文作者建立了一个新的并且十分有效的方法来对细胞内二硫键进行成像,并发现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分子直接参与了细胞表面的二硫键形成。该研究非常重要,实验工作十分详尽并令人印象深刻。该研究将改变我们对线粒体在基于二硫键的信号转导和蛋白质折叠的理解。”“作者首次漂亮地显示了线粒体来源的活性氧参与细胞表面蛋白质二硫键形成,并通过这一新机制调节了这些蛋白质的折叠与转运。” 据专家介绍,二硫键是指蛋白质内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自然形成......阅读全文

PNAS-杨弋等-二硫键蛋白质组学研究

人物简介: 杨弋 博士生导师 ,药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973年4月出生。1990年由湖北省黄冈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年7月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被推荐为本系直硕生。1997年9月因成绩优异及论文工作突出,免试提前攻博。曾任校学生红十字会会长,生物系研究

ThermoFisher推出Proteome-Discoverer蛋白质组学软件

Thermo Fisher推出Proteome Discoverer:前沿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突破性生物软件 质量信息学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开放和灵活架构,易于使用的界面 2008年5月30日,圣何塞,服务科学,世界领先的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今天宣布将在ASMS 2008(第56届美国质谱大会)上

华东理工杨弋教授发文:这种合成方法实现活细胞RNA成像

  2019年11月5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弋教授等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封面学术论文,题为“Visualizing RNA dynamics in live cells with bright and stable fl

华东理工大学Nature子刊开发细胞代谢研究新工具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对NAD+/NADH氧化还原状态高度敏感的一种传感器SoNar,可用于体内监测细胞的能量代谢。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30日的《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杨弋(Yi Yang)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利

中科大发明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探针

  蛋白质设计研究如何通过指定或改变氨基酸序列来控制、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命功能最主要的执行者,研究者能够通过遗传编码让细胞自动合成表达人工蛋白,表征细胞状态,调控细胞功能。因此,有效、可靠的蛋白质设计能在生命科学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方向,可成为重要支撑技术。 

Nature子刊:首次实现活细胞RNA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是生物分子成像的关键。在科学历史上,人们利用荧光蛋白“点亮”细胞内蛋白质, 实现了生命动态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可视化。荧光蛋白技术是当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在短短十余年内,其研究即被授予诺贝尔奖。RNA同样具有独特的结构、种类繁多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复杂的时间空间分

我学者发明一种光调控基因表达系统

  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与光遗传学前沿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发明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调控基因表达系统,将可以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领域,并可能用于光动力治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学》2月12日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杨弋课题组独立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   据悉,这

我国开发独特荧光探针-对细胞代谢辅酶实现实时拍录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杨弋教授课题组新近开发出独特性荧光探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活细胞及各种亚细胞结构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分子的实时动态、特异性的检测与成像,其论文日前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代谢》杂志上。   NADH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辅酶,广泛参与细胞内的物质和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简介2

3 甲基化干扰实验用来检测蛋白质的结合位点。甲基化修饰的DNA探针可以干扰蛋白质的结合。结合位点上未被修饰的DNA片段才能与蛋白结合,然后将DNA从被修饰的碱基处切割,电泳分离,结合蛋白的DNA在结合位点上不能被修饰,不能切断,可确定结合位点的位置。 4 Dnase I 足纹分析 蛋白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简介1

一、蛋白质组概念:一个细胞、一个组织或一个机体全部基因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范畴 1.蛋白质和蛋白质间 2.蛋白质和核酸之间 3.蛋白质及其组成质点的分离、分析、鉴定 4.蛋白质结构分析 5.生理、病理或不同发育状态下蛋白质组表

第11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圆满闭幕-设立杨芃原教育基金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1年10月15日,第11届CNHUPO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本届会议主题是“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邀请了邀请两院院士、蛋白质组学、生物医药等领域领军人物参会,见证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首次设立CNHUPO杨芃原教育基金,

J-Proteome-Res:-代谢组学应用于微囊藻毒素代谢研究

  微囊藻毒素(MCLR),作为一种肝毒素,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在体内,肝脏是MCLR主要攻击的器官,然而具体代谢变化目前任然未知。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等研究人员在与上海敏芯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下,通过对灌服MCLR的大鼠模型进行代谢组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MCLR扰乱肝脏代谢

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技术路线

基因组(genome)包含的遗传信息经转录产生mRNA,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mRNA称为转录子组(transcriptome)。很显然,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转录子组包含的mRNA的种类不尽相同。mRNA经翻译产生蛋白质,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

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技术路线

基因组(genome)包含的遗传信息经转录产生mRNA,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mRNA称为转录子组(transcriptome)。很显然,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转录子组包含的mRNA的种类不尽相同。mRNA经翻译产生蛋白质,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Marc Wilkins(1994))A study of proteome using the technologies of large-scale protein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The study of protein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目前,在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极其缺乏的。大部分通过基因组测序而新发现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可以说,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既是技术所推动的也是受技术限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方法水平的高低。蛋白质研究技术远比基因技术复杂和困难。不仅氨基酸残基种类远多于核苷酸残基(20/ 4), 而且蛋白质有着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和糖基化等,给分离和分析蛋白质带来很多困难。此外,

蛋白质组学+AI技术

人们在吞咽的时候,颈部有个器官会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它就是甲状腺。西湖欧米有望实现临床转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基于蛋白质标志物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甲状腺很小,但它影响到五脏六腑。数据显示,每5个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有甲状腺结节。其中,约60%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有10%的结节是恶性的,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目前,在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极其缺乏的。大部分通过基因组测序而新发现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目前,在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极其缺乏的。大部分通过基因组测序而新发现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

杨弋团队发明新型荧光探针-可监测单细胞和活体动物代谢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杨弋团队首创了一种可监测单细胞和活体动物代谢状态的新型荧光探针,并筛选到一个高效的抗癌化合物,揭示了其机制。5月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代谢》杂志。  癌细胞代谢的改变是肿瘤发生与生长的根本原因;通过控制癌细胞的异常代

我国科学家在RNA成像工具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生物大分子中,核糖核酸(RNA)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也与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利用荧光蛋白“点亮”细胞内蛋白质,实现了生命动态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可视化。与蛋白质相比,大部分种类的RNA结构和功能尚未被鉴定,被称为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发展人工合成的荧光RNA,

复旦杨芃原组等开发精准糖蛋白质组新分析方法

  BioArt按:糖基化是最复杂的蛋白后修饰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与其他蛋白后修饰相比,糖基化更为复杂,分析难度很大。目前已有的糖基化分析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大部分方法仅能分析糖链或糖基化位点等不完整的糖基化信息,而基于糖肽的位点特异性分析方法则存在通量低,假阳性率高,数据质量难以评测等

定量蛋白质组学的诞生

  在现代研究技术,如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蛋白质芯片技术中,抗体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依赖于抗体的蛋白质检测存在一些缺点,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抗体的可用性和质量差别很大。一些大规模项目,比如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Antibodypedia,以及美国NIH

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

Proteomics Primer1. Proteomics2. 2-D PAGE3. Immobilised pH gradients (IPGs)4. Mass spectrometry5. Principles of mass spectrometry6. Matrix assisted la

蛋白质组学入门问题FAQ

常见问题——— HPLC 篇 1 . HPLC 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 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 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 检测器衰减太多:调整衰减即可。 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解决办法为降低时间

蛋白质组学入门问题集锦

  1 . HPLC 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   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   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   检测器衰减太多:调整衰减即可。   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解决

蛋白质组学鉴定技术流程

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蕞早由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首先提出的,是指一个基因组(Genome),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以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全体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类

1 背景和意义从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的角度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特别是疾病防治和病理研究)已成为研究生命科学的主要手段。而这些研究往往离不开对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表达量的研究。对处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识别功能模块和路径,监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研究都

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大全

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基于技术的进步和革新,蛋白质组学亦然。蛋白质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等特殊性质导致了蛋白质研究技术远远比核酸技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正是这些特性参与和影响着整个生命过程。在开始实验之前,先看看这篇技术简介吧。一 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在许多的细胞生命活动中,例如DNA复制、mRNA转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