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转基因升级!预防癌症的转基因西红柿来了

据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11月5日报道,近期英国研究人员称他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西红柿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上。这个品种目前还未进入市场。该西红柿就是典型的第二代转基因食品。第一代转基因技术主要是帮助农民生产出更大、更粗壮的植株,现在科学家则尝试利用生物技术来让我们的食品更健康。 据1月份公布的皮尤调查结果显示,有88%的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食用,但是有57%的美国民众不同意这一观点。Cathie Martin在John Innes中心(JIC,植物和微生物科学领域顶尖的研究所)领导了抗癌西红柿的研究,她希望这些抗癌西红柿可以劝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民众,使他们相信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可食用而且还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好处。这些西红柿富含许多对健康有益的化合物,其中就有被许多研究证实可以抗癌的白藜芦醇。(编者注:Cathie Martin是JI......阅读全文

WHO倡议全球预防与控制癌症 20年后癌症发病率增加70%

  在每年一度的世界癌症日(2月4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网站,都会重申“在2030年前实现降低1/3的癌症及各种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呼吁各国政府、非盈利组织和科研机构应动员起来展开联合的癌症预防及控制行动。  现状:癌症发病率递增  联合国癌症统计及分析机构IRA

新世纪癌症研究的突破

随着全世界人口和寿命的增长,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癌症将继续流行。2000年全世界癌症新病例达一千万,死亡人数为六百万,生存的癌患者达二千二百万。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新病例达一百二十万,随后是乳腺癌新病例为一百零五万,大肠癌新病例为94.5 万,胃癌达87.6 万和肝癌为56.4 万。美国针对

访王陇德院士:癌症防控如何打响化学预防阻击战

  日益增加的癌症发病率让身处环境污染和食品危机时代的人们谈癌色变。  10月28日,从第十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传来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  如何提高癌症的防控效果,打好预防阻击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

为“防癌”支招!这篇Cell综述提到了阿司匹林、二甲双胍……

  2016年12月,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预防部门的两位科学家在Cell旗下Trends in Cancer系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ancer Prevention: Lessons Learned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综述文章。  作者们指出,癌症预防干预

带有致病基因的人,要怎么预防癌症

   上午12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医生徐栋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  今天上午,他一共接待了36位病人;7年前,他刚参加工作时,肿瘤预防门诊大概是省级医院里最“冷”的门诊,病人经常是个位数,甚至“0”门诊。  最近几年,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三四十人来咨询,有其他科室推荐来、怀疑

Cancer Research:国际上如何攻克癌症,写在9个项目里

  2015年10月,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提出了抗癌“七大挑战”,并宣布五年内至少投入1亿英镑(约1.53亿美元)用于资助各大抗癌项目,旨在推动抗癌的临床创新。这七大挑战包括了研发预防非病毒性癌症的疫苗、根除由EB病毒引发的癌症、挖掘癌症突变下的基因标签、区分癌症致命与否及是否需要治疗、 制作肿瘤微环境

患癌几率大的人都有什么习惯?远离癌症生活指南

  近日,不少公众人物被癌症夺走了生命。追悼、叹息之余,防治癌症话题又一次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当下患癌症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癌症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癌症预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患癌几率大的人都有什么习惯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

为什么预防癌症的研究受冷遇

  大部分人相信,预防癌症发生显然比治疗更好,但是受经济规律的影响,科学家会选择治疗癌症作为研究目标,而不是选择预防。美国的专利系统和FDA药物批准程序是决定科学家这一选择的原因。选择晚期癌症为目标,只需要延长癌症患者几个月生存时间,就可以获得药物有效的认证,不需要太长的研究周期。但是如果选择预防癌

中科院院士赫捷:肿瘤防控有四个难点

   “预防难、发现晚、不好治、不规范。”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在11月1日的“国际肿瘤防控大会暨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控研讨会”(以下简称肿瘤防控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预防难是因为癌症的流行病学数据缺失、发病机制复杂、高危因素控制难;发现晚是因为癌症有效筛查技术

中科院院士赫捷:肿瘤防控有四个难点

  “预防难、发现晚、不好治、不规范。”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在11月1日的“国际肿瘤防控大会暨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控研讨会”(以下简称肿瘤防控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预防难是因为癌症的流行病学数据缺失、发病机制复杂、高危因素控制难;发现晚是因为癌症有效筛查技术少

多种测序技术或将深入推动癌症领域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文章,来解读测序技术在阐明癌症发生机制、癌症诊断及疗法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各位一起学习!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显子测序结果 帮助找到最佳癌症治疗药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JAMIA上

癌症“坏运气”?Science:近2/3癌症突变源于DNA复制出错!

  “近2/3的癌症突变源于DNA复制过程中随机发生的错误!”  这是来自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默尔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的科学家们在3月24日发表于《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最新学术论文的结论。它意味着,DNA复制出错是导致癌变的主要因

阿司匹林防癌吗?保护DNA 防肿瘤細胞突变

  目前医学界对于阿司匹林防癌的共识是,在进一步推广之前,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明确回答:应当在什么年龄服用,服用年限是多久,剂量如何控制?   自1897年问世以来,阿司匹林的传奇就从未完结。   若以50mg药片计算,全球每年消耗阿司匹林将超过1000亿片,无怪乎它在1950年就以“销量最高的药

金砖国家癌症高发背后 防癌原来有套路

  通过癌症综合干预、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治愈或大幅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中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近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癌症流行病学》杂志上发

《科学》杂志癌症“厄运”研究与报道遭痛批

近期一项研究因轻视癌症预防工作如涂抹防晒剂等,受到批评人士指责。图片来源:DAVID PARRY  今年元旦,美国《科学》杂志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报道:一篇被记者称为“癌症厄运”的报道与这篇报道所依据的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该杂志上。和《科学》的报道以及很多其他媒体关于这项研究的解释一样,该研究作者总结

刘端祺:预防癌症远比治癌更重要

  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使很多人谈癌色变。但是,美国的癌症治愈率已经达到68%,其中早期发现的癌症治愈率超过90%。请关注——防癌远比治癌更重要。   据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但目前我国癌症防治的现状是,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医院都以治疗中晚期患者为主

揭示生命与疾病之谜: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三天两头生病,有的人身体倍儿棒呢?为什么同一个人:在有的环境下神采飞扬,换个环境就病怏怏呢?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答案:西医说这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影响;环境学家则说是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心理学家则认为试验由于不良情绪的影响;中医说阴阳失调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

Vitamin D和鱼油护心防癌?这回打脸了!

  2018年1月3日,医学顶级期刊NEJM(IF=79)在线发表了3篇有关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文章,这3篇文章(2篇临床试验,1篇Editor点评)分别是:“Vitamin D Supplements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

专访北大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之路怎么走

   近日,一种被误读为“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抗癌疗法引发热议。虽是讹传,但表明“抗癌”话题公众关注度颇高。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抗癌成为医学界热点研究方向,中国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美国政府提出的抗癌“登月计划”近日有了新的进展,由美国癌症专家组成的“蓝丝带顾问咨询委员会”

专访北大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之路怎么走

   近日,一种被误读为“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抗癌疗法引发热议。虽是讹传,但表明“抗癌”话题公众关注度颇高。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抗癌成为医学界热点研究方向,中国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美国政府提出的抗癌“登月计划”近日有了新的进展,由美国癌症专家组成的“蓝丝带顾问咨询委员会”

发炎不治小心变癌

  由于癌症致病原因不清楚,过去不少人把“癌症”和“绝症”划了等号。但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证实许多癌症是由病毒、病菌引起的,是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的。   法国媒体近日连续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的一项新报告。该报告由该中心在法国里昂的研究人员完成,刊登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

Science:阿司匹林的御癌潜能

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症风险,近年来随着这些研究数据地不断累积一些人认为是到了建议更多人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了。 上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名外科医生想弄清楚他的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相对较高的原因。他和同事们随访了700多名癌症患者和相当数量的健康人,在1987年和1988年他们

Science:阿司匹林的御癌潜能

  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症风险,近年来随着这些研究数据地不断累积一些人认为是到了建议更多人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了。   上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名外科医生想弄清楚他的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相对较高的原因。他和同事们随访了700多名癌症患者和相当数量的健康人,在1987年和1988年他们报

BBC:癌症是进化过程的副产品

  人类能够最终打赢“癌症战争”吗?  最新的数据表明,人类离赢得“癌症战争”还有太远的距离。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最新数据统计,在美国,一个男性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是42%,女性是38%。在英国,这一数字甚至更糟。根据英国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

肿瘤防治:一盎司的预防 胜过一磅的治疗

  肿瘤治疗要重科普、重整体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落实指示,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上每5个肿瘤病人中有一个中国人,每5个死亡病人中有一个肿瘤病人,一名癌症患者的花费大概是一般疾病患者的5倍以上。但癌症也没那么可怕,有1/3的癌

肿瘤防治:一盎司的预防 胜过一磅的治疗

  肿瘤治疗要重科普、重整体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落实指示,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上每5个肿瘤病人中有一个中国人,每5个死亡病人中有一个肿瘤病人,一名癌症患者的花费大概是一般疾病患者的5倍以上。但癌症也没那么可怕,有1/3的癌

《科学》:多数癌症基因突变或因“坏运气”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曾在两年前发表论文说,多数癌症发病要怪“坏运气”,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论在科学界引起巨大争议。如今,该校研究人员经进一步分析再次报告说,多数癌症发病确实是因为运气不好。  干细胞分裂时  出现错误  这项于23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称,近

一滴血测16部位肿瘤,让父爱常伴身旁

  他,用坚实的肩膀支撑,让你感觉温暖、安心;他,用默默的承受坚守,让你知道他是家的脊梁;他,用满脸皱纹承载时光的沧桑,让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他,就是父亲……可能因为六月的阳光犹如父爱,无声却炽热,所以每年六月的第三个周日被定为父亲节。在我们眼中,父亲是坚强的代名词,可是正坚强,他对小伤小痛很少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到底是防癌还是致癌?

  作为一款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近年来在抗癌领域不断“焕发新机”,在一些特定人群中,阿司匹林预防肝癌、结直肠癌等作用也获得了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支持。然而,近年来指向“神药不神”的重磅研究结果,不但动摇了其心血管一级预防地位,也引起了对癌症预防作用的更多讨论与思考。   &nbs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到底是防癌还是致癌?

  作为一款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近年来在抗癌领域不断“焕发新机”,在一些特定人群中,阿司匹林预防肝癌、结直肠癌等作用也获得了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支持。然而,近年来指向“神药不神”的重磅研究结果,不但动摇了其心血管一级预防地位,也引起了对癌症预防作用的更多讨论与思考。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