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植物也有记忆?

——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功能像是朊病毒的植物蛋白在插入到酵母中后,能形成植物记忆。 生物通报道:朊病毒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要提起它引起的“疯牛病”,那可是臭名昭著,人人皆知。这种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所以虽然朊病毒叫做病毒,但它却与病毒完全不同,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 大家对朊病毒的印象主要停留在动物和细菌中,然而去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草类植物可以结合、吸收和输送具有传染性的朊病毒,同时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发现苜蓿、玉米与番茄能被鹿群“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感染性、畸形蛋白质朊病毒传染,从而引发了这方面的热议。 近期来自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植物蛋白在插入到酵母中后,其功能就会变得像是朊病毒一样。研究人员推测,这种错误折叠的蛋白可能可以解释植物如何存储和传递记忆的。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阅读全文

PNAS:植物也有记忆?

  ——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功能像是朊病毒的植物蛋白在插入到酵母中后,能形成植物记忆。  生物通报道:朊病毒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要提起它引起的“疯牛病”,那可是臭名昭著,人人皆知。这种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所以虽然朊病毒叫做病毒

植物为什么也有记忆?

  《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报道,潜在的新目标可以支持开发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植物新品种,包括谷物和蔬菜。  植物的记忆功能使它们能根据逆境或季节变化精确地协调发育。例如,许多植物都记得冬天的持续寒冷,确保只在真正的春天来临时才开花。背后的协调者是一组名为PRC2的蛋白质。在

植物或利用疯牛病蛋白形成记忆

   一项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表明,朊病毒—— 一种同疯牛病存在相关的蛋白——可能对植物的记忆负责。   这些蛋白可能有助于植物基于过去的事件改变它们的行为,从而帮助其决定诸如何时开花等行为。众所周知,植物拥有记忆。比如,某些植物会在长时间暴露于寒冷后开花。不过,如果经历寒冷后条件

Neuron--Cell-Rep:朊病毒样特殊蛋白或可维持机体的长效记忆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euron和Cell Reports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大脑维持长效记忆的秘诀,文章中研究者发现,朊病毒样蛋白质对于维持小鼠及其它哺乳动物大脑的长期记忆非常关键,而朊病毒样蛋白是一种类似于朊病毒的蛋白,朊病毒可以引发库杰二氏病

朊病毒

  一种针对黑色素瘤的癌症疫苗看上去颇有前景:在一项超过400名黑色素瘤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中,一种被称为T-VEC的治疗方法使那些非晚期患者的生命延长了20个月。  该疗法由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安进研发,利用的是无法感染健康组织但攻击癌细胞的疱疹病毒的改良版本。上个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

植物所揭示植物盐胁迫记忆调控新机制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植物能够对经历过的不利环境刺激产生一定的“记忆”,从而有利于更快更强地应对再次出现的胁迫。然而,人们对植物的胁迫“记忆”是否受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还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学军研究组与金京波研究组合作,针对植物盐胁迫“记忆”的调控机制展开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拟南

Cell-Rep:草本植物也会运输感染性的朊病毒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草本植物也可以结合、吸收并且运输感染性的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种引发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以蛋白质为基础的传染原,其引发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绵羊疯痒病、人类的克雅氏病及鹿的

朊病毒的定义

  朊病毒又称朊粒、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朊病毒(prion virus)严格来说不是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具感染性的因子。  朊病毒是动物和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早

朊病毒的形态

  80年代Merz等人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羊瘙痒病相关纤维是至今朊病毒唯一的可见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结构,它的存在形式有两种,Ⅰ型纤维直径为11~14纳米,由两根直径为4~6纳米的原纤维相互螺旋盘绕而成,螺距为40纳米不等;Ⅱ型纤维由4根相同的原纤维组成,每两根之间的间隙为3~4纳米,Ⅱ型纤维

朊病毒的发现

  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由于这种推断不符合当时的一般认识,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因而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1947年发现水貂脑软化病,其症状与“羊搔痒症”相似。以后

朊病毒的简介

  朊病毒(Prion),又称朊粒、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朊病毒(prion)严格来说不是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具感染性的因子。   朊病毒是动物和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

朊病毒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中心法则”认为DNA复制是“自我复制”,即DNA~DNA,而朊病毒蛋白是PrP→PrP,是为“自他复制”。这对遗传学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也有矛盾,即“DNA→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丰富生物学有关领域的内容;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

波兰研究显示植物能“思考”并“记忆”光源信息

科学家用荧光成像来观察植物内部反应  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植物有自己的“神经系统”,它们的叶子对周围的光源信息、包括光的强度及光源种类,能够记忆、传达到整棵植物,并做出相应反应。  研究人员卡宾斯基表示,植物可以将光源信息“编码”、储存、记忆。光

植物利用表观遗传记忆适应气候变化

人们已经知道,动物能迅速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以保证生存。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植物也可以。现在,科学家详细介绍了植物是如何迅速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将这些适应能力遗传给后代的。相关研究11月18日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期刊。 “有一天,我在想,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经历会如何影响

版纳植物园发现胡蜂具有超长嗅觉记忆

  胡蜂属于肉食性昆虫,作为捕食者,其采集活动与胡蜂个体的学习记忆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胡蜂需要记住被捕食对象与巢址之间的路线和被捕食者如蜜蜂的具体位置,以获得最佳的采集方案。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化学生态组科研人员龚志文与研究员谭垦等通过

朊病毒的形态介绍

  20世纪80年代,Merz等人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羊瘙痒病相关纤维的可见形态。它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结构,它的存在形式有两种,Ⅰ型纤维直径为11~14纳米,由两根直径为4~6纳米的原纤维相互螺旋盘绕而成,螺距为40纳米不等;Ⅱ型纤维由4根相同的原纤维组成,每两根之间的间隙为3~4纳米,Ⅱ型纤维的直径

朊病毒的致命机制

  朊病毒通过不断聚合,形成自聚集纤维,然后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堆积,最终破坏神经细胞。  根据脑部受破坏的区域不同,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脑,则会引起运动机能的损害,导致共济失调;如果感染大脑皮层,则会引起记忆下降。变异性克雅氏病的致死率较高。

怎样预防朊病毒病?

  由于朊病毒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积极预防。其方法主要有:  ①消灭已知的感染牲口,对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  ②禁止食用污染的食物,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及器械进行消毒要严格规范化,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要排除供者患病的可能;  ③对有家庭性疾病的家属更应注意防止其接触该病。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朊病毒特点是耐受蛋白酶的消化和常规消毒作用,由于它不含核酸,用常规的PCR技术还无法检测出来。朊病毒存在变异和跨种族感染,具有大量的潜在感染来源,主要为牛、羊等反刍动物

朊病毒的情况介绍

美国学者S.B.Prusiner因发现了羊瘙痒病致病因子——朊病毒(1982年)而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朊病毒( prion)又称蛋白侵染因子(proteinaceous infectiousagents),是一种比病毒小、仅含有疏水的具有侵染性的蛋白质分子。纯化的感染因子称为朊病毒

朊病毒的形状也是关键

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更好地了解朊病毒是如何导致这些疾病的。但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落基山实验室的新研究聚焦于朊病毒可能如何形成以及它们如何导致不同的疾病结果。这个合作研究团队使用克利夫兰结构和膜生物学中心冷冻电子显微镜核心和落基山实验室的特殊电子显微镜,通过革命性的新

朊病毒的性质与结构

  斯坦利·普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朊病毒的一些特点。他发现朊病毒大小只有30~50纳米,电镜下见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经复染后才见到聚集而成的棒状体,其大小约为10~250 x 100~200纳米。通过研究还发现,朊病毒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惊人的抗性。对物理因

朊病毒的意义及形态

  意义  从理论上讲,“中心法则”认为DNA复制是“自我复制”,即DNA~DNA,而朊病毒蛋白是PrP→PrP,是为“自他复制”。这对遗传学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也有矛盾,即“DNA→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丰富生物学有关领域的内容;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

朊病毒的性质与结构

  斯坦利·普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朊病毒的一些特点。他发现朊病毒大小只有30一50纳米,电镜下见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经负染后才见到聚集而成的棒状体,其大小约为10~250 x 100~200纳米。通过研究还发现,朊病毒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惊人的抗性。对物理因

简述朊病毒的致病机制

  发病机制都是因存在于宿主细胞内的一些正常形式的细胞朊蛋白发生折叠错误后变成了致病朊蛋白而引起的。 [9]  朊病毒通过不断聚合,形成自聚集纤维,然后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堆积,最终破坏神经细胞。 [9]  根据脑部受破坏的区域不同,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脑,则会引起运动机能的损害,导致共济失调;

朊病毒的发现及意义

  发现  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由于这种推断不符合当时的一般认识,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因而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1947年发现水貂脑软化病,其症状与“羊搔痒症”相

朊病毒病的传播方式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朊病毒特点是耐受蛋白酶的消化和常规消毒作用,由于它不含核酸,用常规的PCR技术还无法检测出来。朊病毒存在变异和跨种族感染,具有大量的潜在感染来源,主要为牛、羊等反刍动物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  其一,朊病病毒本身的分子结构、遗传机制、增殖方式、传递的种间屏障、毒株的多样性等  其二,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其中对有些问题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测定了一些朊病毒蛋白分子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测定了PrP基因的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比较了人、仓鼠、小

关于朊病毒的特性介绍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朊病毒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而亡。因此世

关于朊病毒病的简介

  除提到的几种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均发生在动物身上外,人的朊病毒病已发现有4种:  库鲁病Ku-rmm、克——雅氏综合症CJ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及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临床变化都局限于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研究表明,随着朊病毒的侵入、复制,在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尤其是小脑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