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用微生物“暗物质”治病

5月4日在《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培养和分类了超过130种来自人类肠道的细菌。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过程,可培养来自肠道的大部分细菌,这将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了解:我们的细菌“微生物组”如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我们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衡,可能会引发复杂的疾病,如肥胖、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和过敏。本研究将让科学家开始使用特定的有益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得以大幅扩展,肠道微生物组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但它对人类健康有显著的重要性(相关阅读:PNAS:肠道菌群研究的“大革命”)。一个人的体重大约2%是由于细菌。这些细菌对氧敏感,并难以在实验室培养,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极难分离和研究它们,因此它们也被科学家们称为“微生物暗物质”( PNAS:微生物“暗物质”如何致病?)。 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Host-Microbiota相互作用......阅读全文

我们皮肤上存在大量病毒“暗物质”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微生物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将目光转向了病毒组研究。他们发表在mBio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健康人类皮肤上的绝大多数DNA病毒是前所未见的,属于病毒“暗物质”。  我们体内居住的细菌(微生物组)对身体健康和疾病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

太阳系附近未能搜寻到暗物质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4月19日报道,在迄今最大型的同类调查中,在太阳系周围彻底搜寻暗物质踪迹的宇宙学家们空手而归。科学家们认为,最新研究将颠覆传统的暗物质理论,但也有研究人员对该研究方法和结论提出了质疑。   暗物质是一种假定中的不可见物质,据信其占据了宇宙总物质的80%。宇宙

欧航局正式批准暗物质探测项目

(图片来源:欧洲航天局网站)  欧洲航天局6月20日宣布,欧航局的“欧几里德”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项目正式获欧航局科学项目委员会批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欧几里德”暗能量和暗物质探测项目2011年10月入选欧航局“2015-2025宇宙愿景”任务。根据这一项目,欧航局计划于2020

基因组中“暗物质”关键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Andrew P. Hutchins课题组合作,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模型,揭示了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regulated by context-specif

“悟空”卫星或探测到暗物质存在证据

  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卫星在轨运行前530天采集的数据在Nature杂志发表。“悟空”有充分数据证实,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波动此前从未被观测到,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一项开创性发现,且有可能与暗物质相关。  宇宙中暗物质比普通物质多5倍  

JCVI科学家破译“生命的暗物质”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因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而几乎不为人所知,也因此被称为“生命的暗物质”。尽管基因组学技术能够从单细胞中扩增DNA,提供关于遗传变异的有趣信息,但通常无法捕获罕见细菌的整个基因组。   如今,J. Craig Venter研究所(JCVI)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颖的微型宏基

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暗物质结构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1日报道,宇宙中堪称最为神秘的暗物质,其结构目前已被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出来,数据显示暗物质密度最大的部分是在内部中心,而被称作“吸引区”的暗物质晕,是维系暗物质粒子“团结一致”结构的关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通讯》上。   暗物质并不能为肉眼和

PNAS:探查癌症基因组ncRNA“暗物质”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癌细胞中发现了一组可以激发免疫反应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具有与病原体相似的一些特征。由于这些分子在癌症中表达并扩增,它们造成的免疫反应有可能影响了癌症的生长。这项研究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员是通过探查基因组“暗物质”组成部分

噬菌体:-开启生物宇宙暗物质研究大门

  20世纪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DNA是一种“愚蠢的分子”,因为太简单而对于生命传输没有任何价值。相反地,科学家们更加拥护蛋白质,它们拥有很强的可变性和复杂性,是遗传的关键组成部分。然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遗传学家Alfred Hershey 和 Martha Chase在对噬菌体的研究

PNAS揭秘蛋白质组的暗物质

  蛋白质通常被称为生命的构建模块,组成了每个人质量的15%,在体内执行各种各样重要的功能。  科学家一直都在推测蛋白质暗物质的性质,即蛋白质中完全未知的领域,但最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开展的一项研究,定位了这些暗物质区域的界限,使得我们更进一步发现所有蛋白质的完整结构和功能

迄今最大的暗物质分布图出炉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9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通过探测遥远星系发来的光到达地球的旅行中,经过神秘的暗物质时发生的扭曲,绘制出了迄今最大最详细的暗物质分布图,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暗物质的性质。   科学界普遍认为,暗物质占据了宇宙85%的质量,而且,暗物质也是让星系之间粘合在一起的

最新研究挑战宇宙暗物质存在理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295.shtm

最新研究挑战宇宙暗物质存在理论

加拿大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认为,宇宙中或没有暗物质,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理论,为探索宇宙的基本性质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宇宙学模型普遍认为,宇宙中约27%为暗物质,普通物质不足5%,其余则为暗能量。其中,暗物质指所有似乎与光或电磁场不相互作用的物质,或只能通过引力解

什么是暗物质:“隐形”的大多数

星系及其暗物质分布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不久前表示,今年年底将发射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这颗卫星的一个使命是寻找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科学界从未停止对暗物质的探索。那么,什么是暗物质?找到它难在哪里?探索它又有何意义?  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从来没有被直接“看”到过  

研究声称探测到暗物质粒子遭质疑

  有传闻说CDMS粒子探测器已经发现了暗物质。(图片提供:Fermilab)   最近在博客圈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一个物理学家小组可能已经最终探测到暗物质粒子——一种通过自身引力将星系聚合在一起的神秘物质。如果这个传闻是真的,那么绝对算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但是现在还不要急

新技术为暗物质搜寻提供变革性手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研究组与德国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超灵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并用于暗物质的实验直接搜寻,实验结果比先前的国际最好水平提升至少5个数量级,首次突破国际公认最强的宇宙天文学界限。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学》。  宇宙物质组成中的绝大部分为暗物质,占到了约85%,我

再次落空-暗物质新实验未发现轴子证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物理学家正在开展一项新实验,希望能探测到假想中的暗物质粒子——轴子(axion)的“蛛丝马迹”,但首轮观测结果未发现质量介于0.31—8.3纳米电子伏特范围内的轴子的迹象。这意味着这一质量范围内的轴子要么不存在,要么对电和磁的影响比以前认为的要小。  最新实验首席研

新构想将另辟蹊径探测更轻暗物质

  暗物质是当今物理学谜团之一。现有大型探测器搜寻暗物质粒子多年,至今未果。1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刊登了美国布朗大学科学家的全新构想,将为暗物质搜寻另辟蹊径,他们设计出一种全新探测装置,通过暗物质粒子与超流体氦相互作用,将探测约10个质子重的超轻暗物质粒子,灵敏度比现有大型粒子探测装置要高3—4

“熊猫计划”发布迄今最灵敏暗物质探测结果

  在“你追我赶”的暗物质探测国际竞争中,中国主导的“熊猫计划(PandaX)”再下一城。   8日凌晨,“熊猫计划”(Particle AND Astrophysical Xenon Detector,粒子和天体物理氙探测器,英文简写为PandaX)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季向东在“2

无暗物质星系或颠覆传统星系形成理论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日报道,荷兰科学家或许发现了一种没有暗物质的星系。而现有星系形成理论认为,暗物质是星系形成的关键。最新研究如获得证实,将颠覆目前有关星系形成的基本理论。  该星系名为AGC114905,是一个超漫射星系(UDG)——这些星系很暗,大小与银河系差不多,但其恒星数量是银河系的10

超精密原子钟布下“天罗地网”抓捕暗物质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正在建立一个由迄今最精确的计时器——原子钟组成的网络,以“抓捕”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据信约占宇宙所有物质的六分之五。  暗物质通过其对恒星和星系运动的引力效应来宣示自身的存在,但科学家一直未厘清它由什么构成。目前,所有已知粒子作为暗物质备选粒子的可能解

迄今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揭开帷幕

位于地下的高度灵敏的XENON1T暗物质实验设备。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消息称,迄今最大最灵敏的暗物质实验设备——XENON1T,当地时间11日在意大利格兰萨索(GranSasso)地下实验室揭开帷幕。《自然》评论称XENON1T或将改变历史,或将宣告超对称理论中对暗物质的描述

研究揭晓神秘X射线信号并非源自暗物质

   近期天文学家最新观测发现星系团中神秘X射线信号,他们分析称,这些X射线信号并非来自于暗物质,而是高电荷硫磺核俘获电子的过程中形成的。  腾讯太空讯 据物理学网站报道,近期,来自星系团的一个神秘X射线信号令天文学家颇感兴奋,部分天文学家猜测它可能来自于暗物质,毕竟暗物质占据宇宙80%的质量,但是

Nature重要论文:阐析生物学“暗物质”

  在我们的基因组中有一些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而是生成长链非编码RNA。近日来自瑞士洛桑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 -SIB)的生物学家们,研究了这些知之甚少的基因类型的功能。发现其中一些基因历经进化过程保存下来,存在于从人类到青蛙等11个物种之中。研究结果

暗物质粒子何时现身-阿尔法磁谱仪出结果

  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山东大学演讲时,再次为暗物质线索的发现给出了一个时间节点——2024年。他认为,届时关于暗物质的来源,“应该能有个决定性的结果出来”。  2024年也是国际空间站可能的退役时间。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的,是阿尔法磁谱仪。它也是首个安

科学家开发出寻找暗物质新武器

  北京时间10月2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一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虽然科学家从未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寻找。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物理学家爱德华多·亚巴塞斯(Eduardo Abancen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设计出新型暗物质探测器,外形酷似

解码基因组“暗物质”,拓宽生命认知疆域

  人类约有2万个基因,仅占DNA的2%,剩下的98%是什么?这些区域如同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有待科学家去发现。非编码RNA(核糖核酸)是基因组“暗物质”中的一类重要分子,最近十几年才被发现。它们不仅在生命活动中发挥功能,还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  作为国际上较早从事长非编码RNA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新技术为暗物质搜寻提供变革性手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研究组与德国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超灵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并用于暗物质的实验直接搜寻,实验结果比先前的国际最好水平提升至少5个数量级,首次突破国际公认最强的宇宙天文学界限。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学》。  宇宙物质组成中的绝大部分为暗物质,占到了约85%,我

美国又检测到3个疑似暗物质信号

  4月13日,美国低温暗物质搜寻计划(CDMS)负责人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低调透露,CDMS的科学家们检测到了3个疑似轻“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英文缩写为WIMP,科学家们猜想该粒子是组成暗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信号。这批信号产生于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间,是在明尼苏

一个遥远星系的暗物质“失踪”了

  英国《自然》杂志3月28日发表美国科学家的一篇天文学论文称,他们发现一个遥远的星系出人意料地不包含任何暗物质,而是完全由普通物质组成。  暗物质非常神秘,构成暗物质的粒子甚至不包含在所谓的标准模型内。但一般认为,暗物质的质量可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运动。因此对绝大部分星系而言,暗物质都是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