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3月10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单细胞功能的联系 由神经回路进行的功能计算的基础是它们的连接,但要将神经元之间的复杂结构连接与各个细胞的功能联系起来却非常困难。现在,两个小组将功能成像与在前所未有规模上进行的三维序列电子显微图像重建相结合,发表了小鼠视觉系统中单个细胞之间连接情况的详细表述。Clay Reid及其同事研究了“初级视皮层”中的连接情况,发现抑制性神经元从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兴奋性细胞接收输入(见本期封面图片),这与根据对小鼠皮层最近进行的生理研究所作预测是一致的。Kevin Briggman及其同事研究了方向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的选择性是怎样从它们与“无长突细胞”的连接中的非对称性形成的。长寿命量子状态的观察 人们对于观察宏观力学系统中的量子效应有强烈愿望,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对受量子力学限制的测量中的新认识,以及对有关“在宏观尺度上不可能的结果”的基本问题进行验证。为了获得寿命足够长的机械状态......阅读全文

复旦大学Nature子刊发布环状RNA重要发现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借助分析环状RNA,揭示出了丰富的circHIPK3通过像海绵般结合多种miRNAs调控了细胞生长。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黄胜林(Shenglin Huang)研

【盘点】多篇亮点研究揭示双酚A与疾病的关联

  双酚A(BPA)也称为聚碳酸酯,用于饮料瓶、食品包装等多种塑料制品。它有类似激素的作用,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由于担心双酚A对婴幼儿健康的损害,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禁止将双酚A用于婴儿奶瓶。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也对双酚A对

2020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20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我国科学家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进入细胞机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颗粒与宿主表

【盘点】Cell:CRISPR系统的“修炼升级”

  基于原核 CRISPR-Cas 免疫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最强大的生物学技术突破之一,这种工具能对许多种类的生物进行精确的遗传改变,为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最新一期(6月2日)Cell杂志介绍了这种技术工具的最新升级改造,指出通过改进Cas9酶和重编程新酶,

中国科技大学Nature子刊聚焦环状RNA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鉴别出了一类与RNA聚合酶Ⅱ相关的环状RNA(circRNAs),将之命名为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s(EIciRNAs)。并证实这些EIciRNAs调控了细胞核中的转录。这些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月9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Nature》11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2年10

【盘点】衰老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为什么会变老?对于人类来说,如何才能长生不老真的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到2050年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年龄将超过60岁。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Nature》5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5年4月

2019年10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19年10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开发出光学混合筛选技术,可在几天内筛选人细胞中的数千个基因  doi:10.1016/j.cell.2019.09.016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

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结构领域研究获重大进展

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率先揭示出禽流感病毒聚合酶关键部分PA亚基与PB1多肽复合体的精细三维结构,填补了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结构领域研究的空白。这一结构的解析,为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复制机制,以及设计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了真实可用的模型。7月9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

《Nature》7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3年6月

揭秘持续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样子。

  2020年的春节,是个特殊的春节,各大公共场所停止营业,就连饭店和超市的顾客也比往常少了许多。而这些,都是由于2019年12月出现的一种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

李海涛教授携手华人科学家发表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了,ZMYND11是组蛋白变异体H3.3特异性的H3K36me3“阅读器”蛋白,其将组蛋白变体介导的转录延伸控制与肿瘤抑制关联起来。这一重要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3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

2019-nCov药物研发进展和策略

  一、2019-nCoV的简要回顾  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新型肺炎药物的研制离不开对2019-nCoV的认识。  2020年2月3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振教授团队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教授团队分别

诺贝尔化学奖全收录(1901-2018)

  当地时间10月3日,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在“酶的定向进化(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方面的研究,另一半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科学家Geo

Nature热点关注清华大学里程碑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了一种蛋白的镜像版本,该蛋白能够执行两个最基本的生命过程:拷贝DNA并将它转录为RNA。这项研究工作发布在5月16日的《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Nature网站以“Mirror-image enzyme copies looking-glass DNA”

2015病毒领域重大研究盘点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近期塞卡病毒在赤道附近国家开始大肆传播,引起了非常多的新生儿出现“小头症”。虽然这个病毒对于成人来说症状非常轻微,然而对于非常脆弱的孕妇和新生儿而言,简直像噩梦一样的存在。近两年来,仅仅巴西一国,就出现了超过两千例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小头症。这些年来,病毒

科学家杂志评:影响2019年的十大科学新闻

  T细胞的发现、由8种核苷酸组成的DNA(hachimoji DNA)、新的人种以及对间谍活动的日益担忧成为今年的年度热门话题。  发现新的T细胞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已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令人吃惊的是,人们仍然发现了新的T细胞类型。在今年5月,研究人员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描述

冷冻电镜的发展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

一文解读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重大研究成果

  本文为大家带来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帮助大家了解再生医学领域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希望大家喜欢。  【1】PNAS:重大进展!发现胎盘干细胞能够再生心脏,有望开发出新型干细胞疗法来治疗心脏病  DOI:10.1073/pnas.181182711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我国临床分子诊断试剂发展历史、问题及思考

  引言  一提到分子诊断,人们自然会想到核酸和基因。的确,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相继出现,如Sanger测序、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电泳、层析、核酸纯化、核酸液相和固相杂交、基

李金明:我国临床分子诊断试剂发展历史、问题及思考

  引言  一提到分子诊断,人们自然会想到核酸和基因。的确,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相继出现,如Sanger测序、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电泳、层析、核酸纯化、核酸液相和固相杂交、基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张锋:如何在34岁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

  豉汁蒸凤爪端上桌后,一个小女孩顽皮地用筷子哒哒地敲打着餐桌。一位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儿、妻子和母亲享用着广式点心。在波士顿唐人街这个喧闹的餐厅,没人会多瞄一眼这位男青年。  没人能猜到,34岁的张锋会是这一代人中公认的最具转化能力的生物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两个领域

人类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1】PNAS:重大进展!发现胎盘干细胞能够再生心脏,有望开发出新型干细胞疗法来治疗心脏病  DOI:10.1073/pnas.181182711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动物模型中,来自胎盘的称为Cdx2细胞的干细胞能够在心脏病发作后再生健康的心脏细胞。

2016年关于肿瘤这些研究进展,你都知道吗?

  肿瘤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要攻克的难题,也一直在探寻肿瘤治疗的方法。2016年,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在肿瘤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16的肿瘤研究都有哪些进展吧。  2016年1月8日,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细胞能够快速增殖的机理,并且将此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施一公:“一心为公”的学术大师

  就像人类的遗传密码储藏在神秘的DNA中,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性格、作风也“隐藏”在父亲的生活言行中。父亲给他起名寄予厚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对理科产生兴趣,热心肠地帮助邻里乡亲解决生活困难,带领工厂做技术革新……这一切都在施一公的生命中刻下烙印,更是影响到他如今做科学的准则:育人、为民,一心为

受Nature、Science高度关注 新型致病性冠状病毒系统性介绍

  中国农历新年临近,正在准备过新年的人们也越来越担心新出现的病毒的感染。近日,Science、Nature杂志相继在线发表评论,再次高度关注中国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图1(图片来源:nature)图2 工作人员正在监视到达香港国际机场乘客的迹象。(图片来源:nature)  201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