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110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成果在贵州发布

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促进创新发展,借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之际,贵州技术市场发布了110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成果。 此次发布的科技成果主要来源于近年来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项目成果,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农业、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资源节约与生态修复、新材料、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重点技术领域。同时,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节水治污生态修复、节能减排与低碳、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专题技术领域发布一批成果包,为重点领域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发布的科技成果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成果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成熟度较高;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点领域;三是瞄准现实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四是具有较好的示范性,能够为推广应用提供成套技术或装备。 根据近年来我省技术市场发展以吸纳省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的实际,我省将搭建科技成果共享......阅读全文

我国发展纳米科技的经验、不足与建议

   发挥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完善颠覆性创新项目评审机制,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纳米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市场转移;加强纳米科技与信息、能源等领域的交叉合作,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优先领域发展、解决重大科学

回归祖国20年!澳门正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征程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抵达澳门,对使用毛笔书写汉字和科举制度感到心悦诚服。100多年前,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自家的祖屋撰写《盛世危言》,提出引入“西学”以强盛国家。而今,澳门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制一种低纬度科学探测卫星,用来研究南大西洋神秘的地球磁场。  沧海桑田,换了人间。昔日濠江之

大气污染防治:形成全国一盘棋 打破部门和项目壁垒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在长期调研基础上共同起草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下称《方案》),并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将择日发布实施。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国家科技计划将全面整合成五大类,从条块分割走向统筹规划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而此前,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9〕330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

贺克斌:强化科技支撑 打赢蓝天保卫战

  主持人: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是在业内很有影响的单位,成立20多年,在这个行当里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刚才柯主任对科技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介绍中,既正视存在的问题,原创核心技术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交叉能力弱、产权保护弱、知识基础标准弱等等,同时又信心满满的从科技层面做了一个总体设计,对做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科技部2012年预算支出286.7亿

  一、科学技术部职能:  (一) 牵头拟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 负责组织制订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负责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及关键技术、共性技

2019年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名单出炉!我国20位入选

  2019年6月27日,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会议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  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6人当

聚焦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给自主创新更多话语权

  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作为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她们被喻为驱动自主创新的“三驾马车”。“十二五”期间,面向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的改革,也正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连日来,科技部等部委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2016十大科技新闻评选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

  时光飞逝,2016年进入了倒计时。今年,国内外科技圈我们一起见证过的大新闻,你都还记得吗?  从11月底开始,我们将会带你依次回顾这一年中的重大科技新闻,并在年底进行投票,由你来选出2016年十大科技新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  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指南,这标志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部署,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构建

再度聚焦干细胞研究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超24亿

  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正式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对外公布,“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名列其中。“十二五”期间,我国累计支持干细胞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近170项,支持经费超过24亿元。在这场新兴的研究热潮中,中国没有缺席。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五问《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发布,到底怎么评?

  导语:2016年12月,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国科发政〔2016〕382号)(以下简称《工作规定》)。《工作规定》发布后,明确了科技评估是有效支撑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但是从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来看,似

科技部:85项国家重点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名单

  科技部3月24日发布第二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信息。  此次新发布的科技成果共130项,主要来源于近年来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项目成果。  这些成果具有技术优势明显、成熟度较高、示范性较强、市场前景较好等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须知

  一、序言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经过20多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不仅成为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

科技部发布973、863、科技支撑2015项目申报指南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

科技部出台若干举措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怎样拓宽项目申报和推荐渠道?项目评审如何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科研经费怎样用活而不是“管死”?《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公布,针对当前科技计划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科技部已同步推进“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科技部针对科技界普遍关注的指南编制和发布、项目评审、

白春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靠什么支撑

  “基础研究有什么用?”这是大家常常讨论的话题。我想,明代徐光启所说的“无用之用,众用之基”,法拉第所说的“问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问一个初生的婴儿有什么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础研究的“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无所不在的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等,都是基础

师昌绪:从材料科学家到战略科学家

  师昌绪:  材料科学家,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研制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空心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

“863”计划,一个伟大科技工程的台前幕后

邓小平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30年前的今天,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公之于世,这就是开启新中国科技腾飞历程的“863”计划。  “863”计划是怎样出台的?其中饱含着科技工作者与国家领导人怎样的奉献与求索、使命与担当?它给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又带来了哪些改变?  19

2亿元用于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2010年度部门决算公布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规划启动“十二五”各项工作的关键之年,科技部认真组织、严格执行经批复的部门预算,一年来,科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展顺利,取得了一批振奋人心的重大科技成果,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一、2010年科技事业成效  (一)科

刘延东: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科

我国生物产业驶入快车道 年均增长超过22%

  6月25日至26日,2013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在天津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当前生物技术已成为国际研究开发的热点和产业发展的重点,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强部署以抢占先机,生物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我国,生物技术已成为最为活跃、最具潜力,与国际顶尖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

我国已建3个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 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今年7月,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在《求是》杂志上撰文《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指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杨栋梁表示:“要加强科技支撑和教育培训,把安全生产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安全科技‘四个一批’(

中青报:投入递增,何以我国基础研究依然尴尬

“一个30岁的人,如果是学艺术的,也许他已经成名,家财万贯;而一个30岁的研究人员,还处在知识的积累中。科学家都是‘苦行僧’,有信仰、有毅力方能成功。而成功的时候也许已经一把年纪了。所以不是还有部分科研人员为了快速成名,抄袭、剽窃吗?” 去年12月26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孙万儒

“科学春天”到创新驱动发展—我国35年来科技改革发展纵览

  35年科技跨越   开栏的话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诗,那么科技事业的发展则是其中荡气回肠的一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华民族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而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科研体系扼杀了吗?

  看到本文的标题,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翻开今天的中外媒体,充斥的全是中国科技飞速进步,感觉是马上要领导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越美国,更是让中国人信心爆棚。  这些成就仅从论文统计数据本身角度来看,客观上确实是不错的。坦率地说,我本人是长期对中国的发展持最乐观态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王志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王志珍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曾在德国、美国、加拿大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做过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一直以来,她对中国的学术和教育环境比较关注,进行过较多的思考探讨。因此,在《中国科学院院刊》组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之初,即向王志珍院士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近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  2016年11月

973、863和支撑计划管理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修订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加强“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科技部和财政部正在组织开展 973、863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