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农业部: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知道,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转基因问题,可以说是老百姓关注度很高的问题之一。请问韩部长,最近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来农业部门在加强转基因监管和大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出台了很多的举措,当前农业部门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有没有变化?另外,我国发展转基因有没有具体的路线图?谢谢。[ 2017-03-07 11:43 ] 韩长赋:转基因问题在这个场合已经回答过几次了,你提的问题,我今天请张桃林副部长回答,他本人也是农业科学专家。[ 2017-03-07 11:44 ] 张桃林:谢谢你的提问。转基因问题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我想从两个方面回答你的提问。首先关于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科技前沿技术。在农业的节本增效、资源高效利用、抗虫抗旱、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 2017-03-07 11:44 ]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是可控的,是可以有保证的。国际......阅读全文

农业部:我国对转基因政策没有调整

  今日上午,农业部就农业转基因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发展转基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对转基因政策没有调整,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确保安全、依法管理。  廖西元表示,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须在转基因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央对转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确的,也是

中央1号文件: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刚刚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中的这段阐述,引起很多业界人士关注。   “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给转基因这一品种改良途径的发展定基调,”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看来,“这再次表明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是国家战略。”   在此之前

农业部这样表态转基因 必须在转基因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克隆了100多个重要基因,获得1000多项专利,取得了抗虫棉、抗虫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等一批重大成果,我国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研发能力显著提升。13日,农业部就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关心的农业转基因情况召开发布会。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

黄大昉回应转基因七疑问:转基因将成为常规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转基因”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一文,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28日,人民网记者就网民所关心的七大疑问,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疑问一:“转基因增产”是真

俄禁止生产和进口转基因产品

  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4日签署法令,禁止在俄境内种植转基因作物、养殖转基因动物、生产转基因食品,并禁止俄罗斯进口转基因食品,违者将处以罚款。  鉴于俄相关机构就转基因食品对人和环境影响的监测,除科学研究外,俄禁止转基因食品出现在俄罗斯。而用于科研的转基因食品如需进口,进口商必须在俄办理登记手续。法令

权威专家解读:转基因食品为什么比传统食品更安全?

  出席“首届转基因食品嘉年华”活动的科学家现场回答观众的提问。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   最近一段时间,

我国首次为转基因粮食作物颁发安全证书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正式产业化   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重大进展。记者今天(12月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采访时了解到:由我国著名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多年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项目,日前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

韩长赋:我国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国际在线报道: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张桃林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韩长赋就“农业农村领域的转基因问题”回应记者提问时称,我们现在首先重点发展和进行商业化种植的主要是非食用作物,目前,

中国对转基因审得很严 最关心毒性和致敏

  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一直是民众非常关心的话题,议者甚多。近日,在植保(中国)协会主办的“农业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物安全所研究员杨晓光做了《转基因植物食物安全性评价》的专题报告,并在演讲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食物不可能有绝对的安全,中国对转基因

不敢吃转基因食品?天然“转基因作物”已经吃几千年

  世界上第一棵转基因作物是什么?早在数千年前,它已在自然条件下诞生。我们常吃的圣女果、血橙,其实都归功于不安分的“转座子”。  世界上的第一棵转基因作物是什么?它是出身于实验室里,由科学家培育出来的吗?你可能想象不到,早在数千年前,第一棵转基因作物就已经在自然条件下诞生了。  自然界外源“转基因”

美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小麦惊现田间挑动公众神经

  美国俄勒冈州一农田意外出现的转基因小麦,正在全球范围引发密切关注。这本是由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研制的转基因作物,但田间试验已停止近10年,期间也从未被批准种植,美国农业部目前也弄不清它们为何会在此出现。   此事件的发酵,迅速搅乱了出口市场,亦使得转基因技术再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对转基因

全国政协委员周幼马建议重视植物杂交新技术

   14年前,海外留学归来人士、复旦大学毕业生朱培坤将豌豆与玉米进行杂交,培育出“豌豆-玉米”新品种,但却一直未获推广。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马海德基金会会长周幼马从粮食安全角度,建议重视这种能够实现豌豆与玉米杂交的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这是周幼马第二次提交该内容的提案。   提案

北大生科院973项目发表权威刊物文章

   爱种花草的人都知道,有的花草种得好会形成很多分枝,而疏于管理可能就不会长得那么茂盛了。其实植物分枝的多少不仅是植物在形态上适应环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而且可以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那么植物的分枝是如何形成的呢?分枝形成的过程又是如何调控的呢?这一直是很多科学家非常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目前已经知道

研究揭示杂交水稻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作为母本接受花粉产生杂交种;在低温条件下,其育性恢复完成不育系的繁殖。到目前为止,控制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的基因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

印度首个转基因粮食作物有望获批种植

芥菜是印度广泛种植的作物。  印度朝拥抱首个转基因(GM)粮食作物又近了一大步。在日前公布的一项安全审查中,该国环境部发现,GM芥菜“并未对人类和动物引发任何公共健康或安全上的担忧”。  支持者有一种获得平反的感觉。“已开展的生物安全研究做到了尽可能的全面。现在,意识形态不应当压倒科学证据。”研发出

生物技术让育种更专业

  近日,农业部对3款进口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放安全证书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安全性是其一,新闻争论的背后更折射出种业竞争力的问题。   而今,如何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安全等优点的作物品种,已成为世界性的育种课题,由此,生物技术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

转基因栽培稻基因漂移是否会带来环境生物安全影响?

  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可以渐渗到作物的野生近缘种, 由此而导致的环境风险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 有3个关键因素可以决定环境风险的程度: 特定空间距离的转基因漂移频率, 转基因在野生近缘种中的表达水平, 以及转基因为野生近缘种群体带来的适合度效应.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

《纽约客》:强势的中国政府碰上了转基因墙

  美国知名杂志《纽约客》日前发表文章《中国政府能否扭转民众反对转基因的态度?》,称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困扰,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一直持谨慎的态度,而即便是像北京这样强力的政府也不能强迫警惕的人们接受转基因食品。  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却只有7%的可耕种面积,这样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一个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争议中前行

  本文根据2016年4月14日许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讲堂”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讲座人:许智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曾获

2011年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名单公布

  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为增强评选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现将评选产生的 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自2011年11月16日算起)。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农业部人事劳动 司、科技教育司反映。反映问题要真实客

袁隆平: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 应理性看待

   11月17日上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河南农业大学作报告,引发校园旋风。讲座之前求门票,讲座现场求指点,讲座结束求合影。同学们蜂拥而至各种围追各种求,冒着被挤成相片的风险希望能跟“袁爷爷”亲密接触一回,高举手机拍照,根本停不下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火爆  袁隆平要

遗传发育所在水稻中建立基因定点替换及定点插入体系

  CRISPR/Cas9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各种生物体的基因组编辑。科学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创造了大量的植物内源基因功能缺失的突变体,为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对植物内源基因进行更为精确地修饰,如基因定点替换以

吴孔明陈万权:应全面发展植保科技

吴孔明 陈万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其中对农业植保科技提出许多明确要求,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植保科技面临重大挑战  科学合理地控制粮食作物的生物灾害是我国植物保护研究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时期我国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