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果实成熟的转录后调控机制

日前,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田世平小组的一项研究为解析果实成熟和抗病反应的转录后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杂志。 研究人员对液泡加工酶编码基因SlVPE3在番茄果实成熟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RNAi技术沉默SlVPE3后,发现番茄果实成熟期明显推迟,且果实对病原菌更敏感,说明SlVPE3在果实成熟和抗病反应中发挥双重作用。 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显示,SlVPE3影响果实中314个蛋白质的丰度,包括多个参与果实成熟和抗病反应的蛋白质。为进一步鉴定SlVPE3的作用底物,研究人员对SlVPE3的互作蛋白进行了分析,证实一种蛋白酶抑制子与SlVPE3发生相互作用。SlVPE3能够直接加工这种蛋白酶抑制子,而后者沉默后果实抗病性显著降低,显示SlVPE3可能通过激活这种蛋白酶抑制子的方式调节果实抗病性。 果实成熟调控机制研究对提高果实品质、优化贮藏保鲜技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果实成熟的转录调......阅读全文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破解果实衰老腐败的秘密

   “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唐朝时杨贵妃想吃上一口新鲜的荔枝,需要官方驿站快马加鞭。而如今荔枝、香蕉、猕猴桃,这些容易“烂”的水果经过科学的保鲜方式,从千里之外可以活色生香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当你在大快朵颐鲜美的水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水果采摘之后,很快会变质呢?

植物所揭示果实成熟的转录后调控机制

  成熟是果实发育的重要阶段,伴随着颜色、香气及硬度等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对果实成熟调控的有关机制开展研究,对于提高果实品质、优化贮藏保鲜技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果实成熟的转录调控已有较多报道,鉴定到多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对它们的作用机制也进行了较多研

LncRNA:从“转录噪声”到科研高地的逆袭

  2002年日本学者Okazaki在对小鼠cDNA文库进行测序时,第一次发现并鉴定了一类较长的转录产物,并将其命名为长链非编码RNA,也就是我们所知的LncRNA。然而在这种非编码RNA被发现后的很长时间里,由于它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当时认为不具有生物学功能,科学家们都普遍认为lncRNA仅仅是基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衰老研究项目知多少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

植物所揭示E2泛素结合酶参与番茄果实成熟调控

  果实成熟是开花植物特有的发育过程,受诸多因素的调控和影响。研究果实成熟的分子机制,对于揭示成熟调控网络,研制新型果实贮藏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组揭示了E2泛素结合酶参与了番茄果实的成熟调控。  转录因子RIN是影响果实是否正常成熟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比较野生型

华南植物园:荔枝果实衰老受miRNA调控

  荔枝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然而,在采收后1-2天内荔枝就会变质,主要体现为果皮褐色。调控荔枝果实衰老的因素很复杂。MicroRNAs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从miRNA水平探究了荔枝果实衰

冷冻研磨仪JXFSTPRP-CL研磨番茄叶片的实验方法-

  一、研究原理    果实发育及表观遗传学:番茄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蔬菜作物,同时也因为其较小的基因组,完整的遗传图谱以及较短的生命周期被作为研究果实生长成熟的模式植物。对于番茄果实成熟的研究不仅能帮助了解果实成熟的机制,也对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以及其他肉质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番茄的果实

植物所解析RNA甲基化调控果实成熟的作用机制

  DNA甲基化(5mC)和RNA甲基化(m6A)是两种重要的核酸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诸多生物学过程。然而,这两种核酸修饰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性却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国政研究组和田世平研究组合作,揭示了DNA甲基化可通过调节m6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番茄果

186个973计划项目结题 56个项目验收获优秀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个项目通过验收,5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形成、传播与控制的基础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免疫识别

科研人员揭示苹果酸积累和液泡酸化调控新机制

  4月2日,《植物生理学》杂志在线发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郝玉金团队的最新成果。他们揭示了苹果蛋白MdBT2如何响应硝酸盐调控苹果酸积累和液泡酸化的分子机制。MdBT2作用模式图 山东农业大学供图  郝玉金告诉《中国科学报》,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及其与糖的比例直接影响果实风味和加工

上海生科院揭示DNA甲基化对番茄果实成熟的重要作用

  5月15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题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

朱健康教授等人PNAS利用CRISPR技术解析DNA甲基化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d inhibition of r

苹果着色谁说了算?科学家有新发现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团队在果实着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光诱导螺旋-转角-螺旋结构蛋白(MdMYB1)在乙烯和脱落酸这两种激素调控的果实花青苷积累与果实着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植物生理》和《植物、细胞和环境》上。  着色程度是决

苹果着色谁说了算?科学家有新发现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团队在果实着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光诱导螺旋-转角-螺旋结构蛋白(MdMYB1)在乙烯和脱落酸这两种激素调控的果实花青苷积累与果实着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植物生理》和《植物、细胞和环境》上。  着色程度是决

苹果着色谁说了算?科学家有新发现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团队在果实着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光诱导螺旋-转角-螺旋结构蛋白(MdMYB1)在乙烯和脱落酸这两种激素调控的果实花青苷积累与果实着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植物生理》和《植物、细胞和环境

中国农业科学院Cell子刊发布番茄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绘制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全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超敏位点图谱,鉴别出了一些调控DNA元件。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29日的《Molecular Plant》杂志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崔霞(Xia Cui)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ISF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经过公开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合作研究项目申请89项。经初步审查并与以方核对名单,确定有效申请85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山东农业大学发现苹果类黄酮代谢机理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课题组在苹果类黄酮代谢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相关论文在《园艺研究》上在线发表。  苹果中所含的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但我国苹果现有栽培品种较为单一,且遗传基础狭窄,抗逆化减退,花青苷、类黄酮含量降低。陈学森团队对此作了系统研究。  他们研究发现,参与原花青素合成

长链非编码RNA在沙棘果实花青素合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沙棘(拉丁学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

草莓甜度可控啦 基因组编辑能精细调控草莓糖分含量

  无性繁殖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无性繁殖导致性状多样性的严重匮乏极大阻碍了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发展。在育种设计中,对数量性状的精细调控可以避免产生剧烈的性状变化,并且可以极大丰富性状多样性,对推进精准育种有重要意义。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对调控元件的遗传操作可以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改良。对于

植物所在大豆种子大小驯化转录组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栽培大豆(Glycine max)是由其近缘种野大豆(Glycine soja)驯化而来。栽培大豆和野大豆果实发育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影响种子大小,参与大豆种子的驯化。然而,大豆驯化的遗传变异基础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研究组针对大豆种子大小驯化开展了转录组比较研究。研究人员

我国学者揭示棒曲霉素生物合成及转运路径分子网络

  由真菌产生的聚酮类次生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ulin)是造成果实及其加工产品污染的重要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都具有毒性,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解析真菌中棒曲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并阐明其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对创制果实采后棒曲霉素防控技术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世

产研结合的典范:苦味素----从科学发现到产业转化之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云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良药苦口由此而来。最近,国内研究团队揭开了这类“苦口良药”的神秘面纱,成果相继发表在Nature Genetics(2013)、Science(2014)和Nature Plants(2016)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拟南芥为油菜育种开辟新路径

  对于油菜种植者来说,收获油菜种子是他们一年的辛劳获得回报的时刻。然而由于油菜果荚的开裂,他们实际收获的种子往往达不到预期产量。他们更担心收收获时遇到反常气候,因为极端气候变化会导致果荚过早开裂,进一步降低种子产量,从而影响经济收入。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抗开裂的油菜品种,这也对于油菜育种家提出了

华中农业大学一天连发2篇Nature子刊和1篇Cell 子刊!

  作为农业领域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在作物遗传育种、微生物学、果树学、分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一直很有优势。  近几年,华中农业大学的这些优势学科发展也都非常迅速。继上个月一周连发3篇Nature子刊后,4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3个研究团队又同时发表了3篇顶尖论

科学家揭示了番茄分生组织发育调控的新机制

  4月23日,Communications Bi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晗研究组题为Domain-specific expression of meristematic genes is defined by the LI

2019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2019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共有500个项目,涉及了生命科学、材料、化工、环境、临床等领域。大庆师范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

甜蜜基因的进化“殊途同归”

   吃瓜总是让人愉悦,因为它们的甜美味道。作为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作物,甜瓜和西瓜来自于葫芦科。  近日,《自然—遗传学》发表的两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国内外优势单位协作完成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显示,甜瓜和西瓜经历不同的驯化过程,同样完成了令人着迷的“甜蜜基因”的进化,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