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在植物二倍半萜合酶及其功能性产物研究中获进展

3月29日,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学术期刊Organic Letter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勇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国栋课题组合作的一篇题为(+)-Thalianatriene and (-)-Retigeranin B Catalyzed by Sesterterpene Synthases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DOI: 10.1021/acs.orglett.7b00586)的研究论文。 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由五个异戊二烯单元衍生而来,多分离自海洋生物、陆生真菌等,具有抗炎、拒食、抗血小板凝集、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活性。人们对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功能,特别是生物合成途径(酶和对应编码基因)还知之甚少。该研究利用了萜类代谢途径改造的大肠杆菌底盘细胞,对来源于拟南芥(A. thaliana)中二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的......阅读全文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二倍半萜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种类最多、化学结构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类天然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适应环境胁迫特别是抵御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如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保健品胡萝卜素、甜味剂甜菊苷和罗汉果苷、昆虫拒食剂印楝素、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等)。

植物所在植物萜类化学防御与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最大的类群,结构多样、活性广泛,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植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目的通常被认为是调节其自身生长发育(如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以及抵御各种生物胁迫(如昆虫拒食剂印楝素和除虫菊酯)。倍半萜为萜类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家族,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双重多

我国学者通过斑点矢车菊揭示植物挥发物与生态效应关系

  植物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可帮助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影响邻近植物的生长和防御,在调节植物和昆虫种群动态和群落组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以往研究更多的关注叶片挥发物的释放过程、作用机制和生态效应,忽略了根部挥发物在调节植物-植物互作和植物-昆虫互作的重要性

植物次生代谢中萜类的代谢产物与功能

  在次生代谢中异戊二烯焦磷酸酯代谢产生的萜类物质,是植物进化到较高层次的表现。此代谢已经使四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实就很说明问题。萜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约有1万多种。萜类可保护植物细胞膜、产生多种内源激素、保护植物免受强光的伤害、萜类中的信号物质和化感物质在植物防御系统中起到关键作

南海海洋所分离出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刘永宏研究团队从海洋曲霉菌Aspergillus ochraceus Jcma1F17中,成功分离出具有细胞毒和抗病毒活性的硝基苯酯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关成果在MedChemComm(《医学化学通讯》)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Med. Chem. Commun., 201

南海海洋所吲哚倍半萜生物合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海洋来源的放线菌一直是新颖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重要来源,目前已经有很多海洋放线菌来源独特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报道。吲哚倍半萜是很有特色的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已报道的吲哚倍半萜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和真菌,直到最近两年,才有一些来源于放线菌的吲哚倍半萜类化合物被发现。

柑橘精油倍半萜类化合物——多级GC方法鉴别

  精油  精油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用于健康、食品和化妆品工业,根据它们成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它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就是倍半萜烯类碳水化合物,它们是一类有着相同化学式C10H16的化合物统称。在一种精油中有可能存在着上百种倍半萜烯类,所以不可避免的

苍耳倍半萜内酯不同生态化学类型研究获进展

  药用植物苍耳全身都是宝,苍耳子在治疗鼻炎等方面已有很大的应用。近些年来苍耳中的倍半萜内酯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的重点,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功效,且在抵抗微生物病菌、防治血吸虫和抗过敏活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医用价值。我国有丰富的苍耳资源,分布在不同的生境区域,由此形成的苍耳倍半萜内酯化学多样性的

兰州化物所用新方法制备抗癌抑菌活性倍半萜

  化合物II到化合物I的转化过程  10月8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组发明的专利“从蹄叶橐吾中制备具有抗癌抑菌活性倍半萜的方法”(专利号:200810184480.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

我国学者发表植物腺毛天然产物研究长篇综述

  腺毛(Glandular trichome)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应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胁迫而演化出来的特殊适应性结构,广泛分布于陆地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地上部分的表面,是植物分类学中的重要性状之一。植物腺毛是合成、积累和贮存各种类型天然产物的重要场所,因此被誉为“细胞化学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萃取合成工艺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一种重要的抗疟疾药。化学结构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33,组分含量:C 63.81%,H 7.85%,O 28.33%。物理化性质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

昆明植物所二倍半萜化合物研究取得新发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黎胜红研究员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资助下,开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近日取得重要进展。   大多数陆地植物

昆明植物所等在应激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领域进行探索

  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生化机制,自然选择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化和产物多样性的驱动力,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学意义不仅仅是化合物具有什么样的活性,而在于植物在选择压力下,产生的化学成分对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反映。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罗晓东课题组刘亚平博士与昆

昆明植物所高等真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高等真菌由于特殊的生长方式和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产生结构新颖多样并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天然产物为药物和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了先导资源,例如杀菌剂strobilurins (嗜球果伞素)、抗生素pleuromutilins (截短侧耳素)、抗肿瘤的illudins (隐杯伞素)、

揭秘“青蒿素”研究发展始末

1960年,黄鸣龙(左二)与周维善(左三)在捷克科学院有机和生化研究所前合影(周维善供图)不同种类的青蒿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 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

挥发油测定器检测以及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挥发油又称精油,英文为 essential oils,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尚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族

昆明植物所欧缬草化学与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获进展

  欧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inn.)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植物,其根入药,主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目前欧美国家主要用于镇静安眠药物,该药无宿醉作用,已新收录入美国和欧洲药典,欧美市场均有销售,国内除本研究组外

DMAMCL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治疗药

  目前非常缺乏具有选择性的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小分子化合物,而且已知的一些化合物也没有共同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发现愈创木倍半萜内酯(GSLS)及其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干或祖细胞。天然化合物愈创木倍半萜内酯化合物(GSLS) arglabin,是已进入临

科学家合成出可替代柴油的生物燃料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使用合成生物学方法,修改了大肠杆菌和一个酿酒酵母的菌株,制造出了没药烷的前体物没药烯。测试表明,对没药烯进行加氢反应生成的没药烷是一种“绿色”的生物燃料,有潜力替代D2柴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这是科学家们首次报告称没

干热灭菌柜之消毒灭菌方法

灭菌是指用范数或理化葱岭将表决权致毛装和非致毛装的微速递既得稳态杀灭。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往表决权微速递的孳生体和内海或孢手无缚鸡之力的洛杉机保育院段。微速递包罗拍卖人、隔离带、毛装白翳等。微速递的声腔带毒者、则灭菌的葱岭带毒者,灭菌内忧也带毒者。拍卖人的内海初雪较强的抗热雌鸟,因此灭菌内忧,常以杀灭

华南植物园荔枝核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获得新发现

  从荔枝核中发现的4个倍半萜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们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时,往往随手将荔枝核当垃圾丢弃。其实,荔枝核是载入我国药典的一种药材,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荔枝核具有降糖、降血脂、抗肿瘤、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科学史丨“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

黎润红1 饶毅2 张大庆1(北京大学 1医学部100191,2 生命科学学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青蒿素的发现及其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诸多争议,甚至在青蒿素发现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后,相关的争议

雷晓光实验室首发性成果登国际权威刊物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Biomimetic Syntheses of (-)-Gochnatiolides A-C and (-)-Ainsliadimer B”的文章。报道了对于一系列结构复杂并且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倍半萜二聚体类天然

上海有机所含多取代芳环的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获系列进展

  多取代芳环的构建一直在多环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传统的策略一般是从易得的含芳环起始原料出发进行逐步修饰。随着取代基的增多和立体化学环境的复杂化,这类策略面临的困难往往愈来愈大。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昂课题组发展了环化/芳构化的合成策略,通过自主合成

上海有机所在吲哚萜类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吲哚类天然产物是一大类在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天然产物。从结构上划分,吲哚类天然产物的主要分支包括吲哚类生物碱和非碱性的吲哚萜类化合物,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一般含有呈明显碱性的氮原子。近年来,吲哚萜类天然产物因其新颖的结构和重要的生物活性而成为合成化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

昆明植物所团队小白菊内酯抗肿瘤作用机制获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重要的药物研发靶点,去泛素化酶USP7参与调控包括Wnt,Notch以及Hippo等在内的多个关键肿瘤信号通路,新颖USP7抑制剂的发现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

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介绍

独脚金内酯介绍: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L)是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可以抑制植物的分枝和侧芽的生长,它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控制植物的分枝或分蘗数量。作为一种产生于植物根部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独角金内酯可以促进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共生作用,促进丛枝菌根(Arbuscular

南海海洋无脊椎动物化学成分研究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组刘永宏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于10月在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A novel cyclopentene derivative and a polyhydroxylated stero

1000篇气相色谱应用文献汇总(六)

501 SCTB9602 0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与应用 502 SCTB9602 0 我国风化煤利用现状与展望 503 SCTB9604 0 饱和烃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n

高福:写在青蒿素论文发表40周年

  1977 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几家单位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第 22 卷第 3 期首次发表了有关青蒿素化学结构及相对构型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在当年我国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情况下,抢在外国人前面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表明青蒿素是中国人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