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美科学家成功利用电场引导神经干细胞治疗脑损伤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利用电场或能够引导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脑中的特定位点,相关研究或为研究人员开发新方法来有效引导干细胞对大脑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如何利用电场来指导伤口的愈合,损伤的组织能够产生微弱的电场,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些电场如何吸引细胞进入到伤口帮助愈合。 研究者Min Zhao教授表示,再生医学研究的需求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安全地移动并且引导干细胞进入到损伤位点进行修复,由于干细胞没有有效迁移到损伤位点往往是开发有效临床疗法的一大障碍。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研究者Junfeng Feng也是该研究的参与者,他们共同研究阐明了如何利用电场来引导干细胞植入到大脑中。 天然的神经干细胞位于大脑深处(脑室下区和海马体),其能够发育成为其它大脑组织;为了修复大脑皮层的损伤,这些细胞不得不进行一些远距离的迁移......阅读全文

Nature颠覆传统认知,揭示细胞的意外功能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直被视作是中风或脑损伤后康复障碍的某种类型的脑细胞,它的生成有可能实际上是止血和促进修复的必要条件。   损伤后大脑中的干细胞生成了这些星形胶质细胞。它们迁移到损伤位点,比以前认为的更有效地促进了复原。这些来自于小鼠的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24日的《自然》(Natu

Cell:中间神经元迁移调节异常可能导致大头畸形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迁移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inhibitory interneuron)与产生兴奋性神经元(excitatory neuron)的干细胞之间进行交谈。他们发现这种细胞对话控制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并且破坏这种对话会导致之前已发现的与小鼠自闭症存在关联的

Cell:中间神经元迁移调节异常可能导致大头畸形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迁移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inhibitory interneuron)与产生兴奋性神经元(excitatory neuron)的干细胞之间进行交谈。他们发现这种细胞对话控制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并且破坏这种对话会导致之前已发现的与小鼠自闭症存在关联的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三维碳神经支架

  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皮层结构,未来,研究者们不仅能借助支架清晰、直观地看到脑部疾病的发展过程,还有望将其植入大脑,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碳神经支架是一种基于石墨烯、碳

生物工程技术促进人类健康进展一览

  1. NEJM:工程胰岛细胞移植让一名糖尿病患者恢复胰岛素产生能力  1型糖尿病让一名43岁的女性依赖于胰岛素。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医生们通过将工程胰岛细胞移植到她的腹部恢复了她的身体产生这种激素的能力。这名病人在接受移植一年后仍然保持胰岛素不依赖性,而且根据一篇新闻稿的报道,她是测试这种糖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解读CNS杂志自闭症领域重要成果

  目前,全球人群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来自美国最新数据显示,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有数据表明,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自闭症以男孩多见,其是脑部神经发育异常造成的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

两篇中国学者文章入选Cell Stem Cell最佳论文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Ce

Nature:干细胞领域里程碑成果“大盘点”

  那是2011年秋季再寻常不过的一天,Madeline Lancaster忽然意识到自己培养出了一个大脑。在此之前的几个星期,她一直试图让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玫瑰花环(rosettes)结构的神经干细胞。但她的细胞就是不肯贴上培养皿,发而形成了奇怪的乳白色球体。Lancaster经过仔细分析才发现,

生物学家“意外”培养迷你器官

   生物学家Hans Clevers坦言自己从未预料到其成果能惠及广大病患。图片来源:SANDER HEEZEN  50岁生日时,Els van der Heijden感觉身体更差了。她患有遗传性囊胞性纤维化(CF),van der Heijden一直在努力与疾病作斗争。但这位生活在一个荷兰小镇的

新的干细胞治疗法有望修复受损的大脑

专家报道:成人脑内新生的神经元干细胞可修复受损的大脑。不过,这些干细胞需使用特定的治疗方法才能生效,这一新的治疗方法是专家们的最新研究创造的成果,据报道,必须从基因的水平来调控神经元。 Laurence Katz(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医学院的卡罗来纳复兴研究小组副组长)主持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使用新的调

干细胞疗法五大最新进展!

  1、SanBio签订干细胞治疗失智症的联合研究协议  专注于神经疾病再生医学的SanBio公司宣布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达成关于SB623治疗失智症的联合研究协议。  SB623是一种再生细胞药物,正在美国进行慢性卒中的临床试验,在日本和美国进行治疗慢性创伤性脑损伤的试验。SB623由来自成体骨髓

昆明动物所在移植神经干细胞功能整合研究中取得进展

  长期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后再生与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难题与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仅产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其后神经元将不再分裂增殖。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再建新的突触联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难以恢复

复旦杨振纲小组研究称人类脑损伤后神经有望再生

  复旦大学6月13日发布一项研究成果说,成年猕猴和人类的大脑中存有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的神经元,为人类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   据介绍,由神经干细胞“制造”的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大脑内没有神经干细胞,大脑因疾病或外伤而损失的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但是以往科学家对神经

苏州纳米所在三维碳材料神经支架研究中取得进展

  微环境中支架维度、刚度、拓扑结构等物理因素,表面功能团修饰等化学因素,以及胞外因子缓控释等生物因素,决定了干细胞增殖状态与分化方向的命运。  基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突出的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机械稳定性,在神经电极、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获得较广泛的应用。碳纳

苏州纳米所在三维碳材料神经支架研究中取得进展

  微环境中支架维度、刚度、拓扑结构等物理因素,表面功能团修饰等化学因素,以及胞外因子缓控释等生物因素,决定了干细胞增殖状态与分化方向的命运。  基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突出的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机械稳定性,在神经电极、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获得较广泛的应用。碳纳

英首次用成人皮肤细胞制造出大脑皮层细胞

  2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通过对人的皮肤细胞进行重组,在实验室内制造出大脑皮层细胞。发表于最新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治疗帕金森氏症、癫痫和中风等疾病。   大脑皮层是大脑内大多数神经疾病出现的地方。大脑皮层占人脑的75%,绝大多数使

Nature:科学家用干细胞培育人脑发育3D模型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一个模仿人脑早期发育的3D结构。研究显示,这种“类脑器官(迷你大脑)”可以被用作微观分析人类遗传性疾病发病机理的模型系统。在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中,其大脑体积明显缩小。   该研究由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Juergen Knoblich牵头,并联合英

ISRIB物质可阻止低氧暴露后中间祖细胞分化

  每一位宝宝的诞生都像是天使降临,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早早告别了母亲温暖的子宫提前降生。对于早产儿而言,这个世界并不是很友好。他们需要被格外细心照料以避免出现并发症。然而仍有一些症状甚至会在将来的发育中显现出来,比如说,低氧造成的脑损伤。众所周知,低氧环境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但是低氧对发育中

刘光慧发表关于利用多能干细胞治疗感觉与认知疾病的综述

  2012年12月6日,《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题为“New march towards the regeneration of sensation and cognition: hear more, see

研究揭示磷脂酰丝氨酸代谢维持细胞稳态的机制

  高原是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之一,最主要的特点是低气压所导致的缺氧。急性暴露在低压缺氧环境下,未习服人群会出现脑损伤,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发展成为致命性的高原脑水肿。在我国,大约25%的陆地是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高海拔区域,并且集中在青藏高原区域,这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经济开发和国

研究揭示神经保护甾体对食蟹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高原是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之一,最主要的特点是低气压所导致的缺氧。急性暴露在低压缺氧环境下,未习服人群会出现脑损伤,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发展成为致命性的高原脑水肿。在我国,大约25%的陆地是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高海拔区域,并且集中在青藏高原区域,这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经济开发和国

三基因推动人脑进化 同时与脑疾病存在关联

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育这些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技术使得追踪更多与大脑扩张有关的基因成为可能。图片来源:《细胞》 3个几乎相同的基因可以帮助解释,0.5升的灰质是如何在早期人类祖先的脑袋中变成1.4升的器官的,从而使我们得以如此成功和与众不同。这些新发现的基因也有助于阐明大脑发育有时是如何出错的,从而导

三基因推动人脑进化 同时与脑疾病存在关联

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育这些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技术使得追踪更多与大脑扩张有关的基因成为可能。图片来源:《细胞》3个几乎相同的基因可以帮助解释,0.5升的灰质是如何在早期人类祖先的脑袋中变成1.4升的器官的,从而使我们得以如此成功和与众不同。这些新发现的基因也有助于阐明大脑发育有时是如何出错的,从而导

德国科学家发现“基因改造”可使鼠脑近似人脑

  如果一个“正确”的基因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干细胞中表达,鼠脑就可能具备灵长类动物的大脑特征。马普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德累斯顿)的科学家改变了小鼠胚胎大脑皮质神经元祖细胞中转录因子Pax6的活性,使其与人脑趋同。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行为与灵长类大脑祖细胞类似。经过“改造”,祖细胞

培育“仿真大脑”,阐明疾病机理

  深入剖析人类大脑,我们会发现大脑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令人惊叹的组织构造。大量神经束构成神经传导通路使神经冲动得以逐级准确传递。大脑皮层(灰质)内逐层精确分布的神经元彼此紧密连接形成复杂而精确的神经网络。如此有序的构造说明每一个神经元的分裂和生长都被精确调控着。  一旦这种调控机制遭到破坏,那后果将十

科学家于试管中培育出迄今最复杂的“体外人脑”

“类脑”组织截面图   中国科技网讯 美国《大众科学》及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月28日刊登了一项新成果:英、德、奥等国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多功能干细胞在试管中培育出了一个模拟人脑的组织。这是一个立体的自组织模型,亦是迄今最复杂的“体外人脑”,但它并不是作为可替代人脑的人造器官才诞生的,而是有望用来

发育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脏发育高清图谱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过早出生的婴儿常常患有肺部发育不良,并可能面临危及生命的后果。为了给这些婴儿提供新颖的治疗

研究发现脑修复的潜在药物

  苏黎世大学的Kasum Azim及其来自里昂大学和朴茨茅斯大学的同事发现了一种新药可以激活小鼠脑部干细胞发育成成熟脑细胞,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LOS BIOLOGY 上。这项发现也许开启了治疗退行性脑疾病的新药研发新途径。  整个成年期,来自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都会发育成新神经和支持细胞——小

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脑细胞再生不会半途而废

  脑损伤后,大脑内干细胞会分化生成脑细胞,以修复损伤。但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如此分化出的许多脑细胞往往半途而废、停止发育,造成脑功能难以恢复。于是,他们在动物实验中为脑损伤的小鼠注射一种有益的蛋白质,结果使小鼠的受损脑细胞恢复程度显著提高。   据日本媒体2月21日报道,名古屋市立大学的泽本和延教

天津医科大施福东、郝峻巍团队PNAS发表脑卒中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在脑缺血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被认为连接着浸润淋巴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机制却知之甚少。12月19日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和美国圣约瑟夫医疗中心(St. Joseph’s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