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袁隆平的2017级“洋学生”毕业了

13日,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又特别的典礼。21位“洋学生”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中接过证书,正式从“2017年发展中国家绿色超级稻品种培育及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培训班”毕业。 这次时长45天的培训,由商务部主办、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学员们来自泰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巴拿马、巴基斯坦等国家。在中国期间,学员们不仅学习了绿色超级稻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高产栽培等技术,还到怀化、张家界等地的试验田实践操作。 毕业典礼上,87岁的袁隆平为每一名学员颁发证书和纪念品,并且用英文跟所有学生道贺。“我不是个称职的老师。”和学员拍完“毕业照”后,袁隆平开玩笑说到,因为工作太忙,自己只能挤出时间和学员们分享杂交水稻的培育经验。 来自巴拿马的学员索萨·爱德华多对这次培训印象深刻。他抱着证书告诉记者:“这可不仅是一张证书,整个培训让我受益良多。回国之后我会利用这次所学培训家乡的农民。” “发展杂交水稻,......阅读全文

学生眼中的袁隆平:大师胸怀,百姓心态

2014年,作者李继明祝贺袁隆平84岁寿辰  在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刊发此文,以解读学生眼中袁隆平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旨在使读者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这位著名科学家的精神风范。  提起“杂交水稻之父”,人们就会想到“袁隆平”这个响彻中国、誉贯世界的名

袁隆平: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 应理性看待

   11月17日上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河南农业大学作报告,引发校园旋风。讲座之前求门票,讲座现场求指点,讲座结束求合影。同学们蜂拥而至各种围追各种求,冒着被挤成相片的风险希望能跟“袁爷爷”亲密接触一回,高举手机拍照,根本停不下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火爆  袁隆平要

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安全证书被疑暗箱操作

  农业部最近为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过程,加重了关于转基因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安。   这一过程十分隐秘:一家国外通讯社最早发现这个消息时,它被摆放在一家“几乎很少更新”的专业网站上,混杂在“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连几乎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的绿色和平组织工

访超级稻九百公斤攻关团队:听“袁隆平们”说

  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超级稻试验田基地,攻关团队中最年轻的是22岁的赵叶朋。他正在帮忙搬运稻谷。  他是打着手机走进会面室的,又在采访结束与记者握手言别后,迅疾起身飞快地跑着步离去,一转眼就不见了。他的助手们也说:在研究中心这个大院,你看见他几乎都是在“跑”,很少用“走”;他还常常

袁隆平的两个梦想写在“超级稻计划”20周年之际

  “袁院士,我谨代表所有学生,在这个特别日子里,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敬意。”9月12日,在长沙举行的“中国超级稻二十周年暨第二届袁创超级稻论坛”上,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金果奖”。第32个教师节刚过,这是袁隆平首次获得由学生颁发的奖项。   一篇宏文 开宗

袁隆平:即将“90后”仍为稻粱谋

  袁隆平87岁了,依然常常奔走在稻田间。他最近一次出席公开场合是4月12日,三亚的首届国际水稻论坛。他是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及主席。  论坛上,袁隆平介绍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他称,今年超级杂交水稻正在向亩产113 4公斤(即每公顷17吨)攻关,成功的可能性有90%。  高产更高产,依旧是他所追求

袁隆平院士:希望我们的青年像超级稻一样健康成长

  “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可以研究杂交小麦,利用杂交小麦优势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17日在河南农大的一场学术报告中提出一个这样的建议。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非常关注小麦。他说河南是粮食大省,小麦平均亩产已超过400公斤,很不错。  袁隆平介绍,现在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

后继有人!袁隆平身边的年轻人

   在袁隆平的研究团队中,有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早已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却毅然踏着金色的稻浪,奋力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奔跑向前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

不能遗忘袁隆平,“暂时”也不行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  文章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

科技部副部长亲自看望袁隆平院士 举行座谈会

近日,一家自媒体作为话题的发起者,在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中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该噱头事件引发网友

邓启云:杂交稻与转基因是不同概念

  “900公斤只是试验田里的数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超级杂交稻米质不好。”“超级杂交稻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在全国上下都在为超级稻的全新纪录而欢呼时,有关中国超级稻的质疑声一直不曾断绝。   对此,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9月24日下午,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一楼会议室,超级杂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别样人生

 在“百度”上输入“袁隆平”,指尖敲击回车键的一瞬间,屏幕上出现众多信息。右上角提示:"搜索到相关网页约556,000篇,用时0.001秒。"排在最前面的一篇文章是: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真是奇妙的一瞬。  当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当"袁隆平"的名字与互联网以这种方式相逢

访袁隆平:超级稻究竟是不是转基因

  湖南省长沙市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大院内,几位科研人员在采集水稻光合作用的数据。   猝不及防——“老实说,攻关900公斤的消息,本不想这么快报出来。”   袁隆平秘书辛业芸向记者坦言,实在是“关注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离农业部验收还有3天,有媒体播出将冲刺900公斤,各地记者接踵而至,辛业芸压力

87岁袁隆平飚英语刷屏 他有位特别的英语老师

   这两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流利英语完成20分钟演讲的视频在网上刷屏。   有网友直言“原来他还会说英语?对不起,没有不敬的意思,可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位农民伯伯……”带着类似的疑问,政知圈去采访了袁隆平的秘书。原来,袁隆平的英语从小就很好,经常在国外的学术会议上用英文演讲。  袁隆平是中

袁隆平:用财富衡量科学家太低级

袁隆平谈身价千亿说法:用财富衡量科学家太低级   10月6日,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回母校,捐赠10万元奖励优秀学子。 10月6日,袁隆平院士在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上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     “亩产上千公斤”不是放卫星   

杨乐:科学道德建设关系到中国学术界的未来

——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系列报道之二   10月6日下午3点,91岁的师昌绪走进北京蓝旗营附近一家宾馆的会议室,和中国科协及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一起讨论自己一周后在“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上的发言。   在座位上坐定,老先生掏出身上揣着的已修改过四五遍的手写稿:两个版本,一个2

中国农科院专家林敏:转基因产业已势不可挡

  你见过长着大眼睛六条腿的西瓜,长得又像鸟又像老鼠的怪物吗?  5月17日上午,当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现场大屏幕上出现这样两张照片时,现场发出一阵惊愕的叫声。  事实上,这样的图片最近一段时间在网上已经疯传。转基因是天使还是魔鬼?转基因的食品安不安全?越来越多的公众对此充满疑惑,忧

杂交稻在中国问世40年 需加快“全球化”步伐

2013年10月17日,袁隆平一行来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查看万亩示范田超级杂交稻的生长情况。   10月16日是第33个“世界粮食日”。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8.42亿人长期处于饥饿之中,相当于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遭受饥饿的威胁。   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种植水

袁隆平回应中科院落选:两院评选存在门户之争

对当年未当选中科院院士等问题作出回应 本报讯 昨天上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广州,在广东科学馆作了一场题为“超级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的专题演讲,并就国内科研环境、提交粮库空置提案、超泰稻滋味如何等问题作出回应。在谈到当年未能当选中科院院士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时,他虽然强

袁隆平:90岁前挑战超级杂交稻亩产1500公斤

  “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吃饭问题。”5月26日,在中国稻作文明发祥地浙江余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粮食问题不仅关系“三农”,更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粮食库存不仅具有应急和战略储备的功能,也是国家的调控手段。   近日,袁隆平院士就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转基因水稻等问题,接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知识分子的时代答卷

是怎样的信念,让一代代爱国报国的知识分子写下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时代答卷?今天,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伟大事业,呼唤千千万万知识分子,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矢志爱国奉献——一代代知识分子信念如磐、意志如铁,用执着谱写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伟大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科学家离实验室渐行渐远:不在开会 就在开会路上

  前辈数学大家陈省身的一句话让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记忆犹新: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  在李邦河院士看来,对科学家而言,时间无疑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又怎么能成为大师呢?”上个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科学家应该保证5/6的科研时间。  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

路甬祥: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科院院士

科技创新价值优劣要靠市场评价,灌输式教育扼杀学生创新精神  3月14日14:30,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两会专区”与网民进行在线视频交流,主题为: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网友指出,袁隆平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

黄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功的外部因素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环境及科研实践,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和培养有明显的启发意义: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成才不仅在于自身努力,还要有配套的合适的外部环境。  ●应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为人才成长提供物质支撑,努力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人才成长提供强大基础,强力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为人才成

生态学家刘建康院士九十华诞庆祝活动在武汉举行

9月1日,生态学家刘建康院士九十华诞庆贺活动在武汉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吴永文,湖北省政府郭生练副省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楚光、宋德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院士,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厅彭丽敏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刘瑞玉、杨弘远、赵尔宓

饶毅: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编者按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从这个意义自问,中华民族有多大智慧尚待证明。有自信的中国民众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将可能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

饶毅: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从这个意义自问,中华民族有多大智慧尚待证明。有自信的中国民众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将可能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的关系。这一

中国科学院金力院士: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加强基础研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要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做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  创新是

聚焦超级稻:如何成就“吨粮田”

袁隆平(中)在田间听取品种主要选育人邓启云(右一)介绍情况。  2013年4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海南三亚田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共同宣布启动超级稻第四期攻关计划,拨款1000万,预计历时五年完成。仅过了不到半年,两系法杂交稻组合“Y两优900”就在湖南隆回创造了亩产988.1公斤的超高产记录;今

许智宏: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重塑与创新人才培养

 ■许智宏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方面,但在不少媒体和会议上也都在讨论反思全球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不管怎样,应该讲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一面,至少使我们认识到,今天一个国家已不可能孤立地生存,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比以往任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