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网状进化与杂交物种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果树植物。除了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驯化育种利用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var.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两个类群外,猕猴桃属植物还包括其他50多个物种共计约76个分类单元。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拥有极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和相关于不同生态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猕猴桃为雌雄异株多年生藤本植物。长期以来,种内(间)自然杂交被认为是该属植物进化和多样化的主要原动力,但相关种间基因流的动态和方式一直缺乏清晰准确的研究和理解。 基于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技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义飞等在研究员黄宏文的指导下与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研究,对分属于25个代表性猕猴桃类群的40个研究样本进行了比较和系统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属植物中存在广泛的网状杂交基因流。有趣的是,一些猕猴桃类群间存......阅读全文

基因组测序

如果楼主指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时用的方法叫做双脱氧终止法,也叫做sanger法。它的原理是在DNA合成过程中,DNA聚合酶能够使用ddNTP(双脱氧核苷酸)来作为原料,但它的反应会在加入ddNTP的时候终止。具体实验是通过PCR来完成的,但与普通PCR不同,它只需要一个引物而不是一对。在4个相同的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公布新基因组草图

  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绘制出了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的全基因组序列草图。相关成果发表在10月18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武汉植物园在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是一种富含Vc的经济水果,目前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尽管我国学者对中华猕猴桃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然而对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并未进行组装和注释。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学科组副研究员姚小洪在研究员黄宏文的指导下,完成了不同倍性

解码“基因组学之父”桑格:测序,测序,测序

  “桑格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基因组学之父’,他的工作为人类读取和理解基因代码奠定了基础,彻底变革了生物学并极大促进了当今的医学发展。”、   有一天,65岁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突然停下手中的试验,转身走出实验室,宣布自己正式退休。那一年是1983

再探猕猴桃基因奥秘

毛花猕猴桃 刘永胜供图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猕猴桃进化过程中两次近代基因组倍增历史事件对物种分化和物种形成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揭示猕猴桃富营养成分诸如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类黄酮等的基因组学机制,为猕猴桃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猕猴桃起源于中国,大约100年前引入新西兰开始驯化和

基因组测序仪简介

  基因组测序仪是一种用于生物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2年12月19日启用。  技术指标  个体化基因组测序仪主机/ION TORRENT主机。  主要功能  样品处理、快速的运行时间以分析单个或多个样品 支持多重文库,从而实现最大的效率和经济性 可在必要时禁用个别测序通道,以节约试剂用量。

PNAS:甜瓜基因组测序

  甜瓜在世界范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日前西班牙的九个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利用罗氏454平台完成了甜瓜基因组的测序。除了甜瓜的全基因组,科学家还得到了 7个特定甜瓜品种的基因组,文章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杂志上。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

认识泛基因组测序

什么是泛基因组?2005年,Tettelin等人提出了微生物泛基因组概念(pangenome,pan源自希腊语‘παν’,全部的意思),泛基因组即某一物种全部基因的总称。2009 年,Li等人首次采用新全基因组组装方法对多个人类个体基因组进行拼接,发现了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并首次提出了“

454测序用于美洲奶牛种牛基因组测序项目

  一只名为Pawnee Farm Arlinda Chief的种牛和它的儿子Walkway Chief Mark大约有60000个后代,其后代是牛奶生产的主力。最近一项研究中1,科学家通过454全基因组测序,掌握了他们的基因组中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包括抗病能力、牛奶产量,这些性状已通过北美的当

猕猴桃网状进化与杂交物种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经济果树植物。除了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驯化育种利用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var.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两个类群外,猕猴桃属植物还包括其他50多个物种共计约76个分类单元。该属植

我国完成小麦A基因组测序

本报讯(记者丁佳)5月1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的一项最新成果,该项研究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 这项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和遗传发育所基因组分析平台等合作完成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

测序解读基因组,真的好吗?

测序解读基因组,真的好吗?   “对基因组了解过多也不全是好事。”贝勒医学院生物医学伦理学副教授、医学伦理和健康中心主任Amy McGuire,在今年旧金山举办的TEDMED机构年度大会上说,“尤其是对自己基因组信息的了解。”  虽然McGuire 从事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已有多年,但

白肉灵芝完成基因组测序

 在韶关产业园种植的白肉灵芝。吴清平团队 供图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完成了第一个白肉灵芝全基因组测序。据悉,这是世界上首次对白肉灵芝的基因组进行组装和注释。相关研究发表于《G3:基因,基因组,遗传学》(G3-Genes Genomes Genet

我国完成小麦A基因组测序

   5月1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的一项最新成果,该项研究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这项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和遗传发育所基因组分析平台等合作完成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对深入和

简化基因组测序好做吗

简化基因组方法是一种利用酶切技术、序列捕获芯片技术或其他实验手段降低物种基因组复杂程度,进而研究基因组各类遗传结构性变异的技术手段。目前常见的简化基因组技术包括RAD(Restriction site Associated DNA)和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这些技

基因组测序拯救鸮鹦鹉

  为了保护极度濒危的新西兰鸮鹦鹉kakapo,几乎所有剩余个体的基因组都已被测序,这为其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西兰鸮鹦鹉kakapo(Strigops habroptila)有几个特性。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鹦鹉,有的雄性甚至超过3公斤,被认为有达90年的最长寿命。它是唯一一种不会飞的鹦鹉,通过

测序基因组勘探食品污染

   上周,两家公司因李斯特菌食品感染发令召回其所有产品。Sabra Dippin召回30,000例鹰嘴豆泥制成的食品,至今疾病防治中心未发现因食用该公司食品造成的食物中毒或死亡的病例。然而,堪萨斯州的蓝铃冰激淋工厂(Blue  Bell Creameries)已确认有少量食品原料已感染李斯特菌,目

454用于西红柿基因组测序

  最近,西红柿基因组学会完成了一个农业种植西红柿品系Solanum lycopersicum的基因组图谱,以及一个野生型西红柿品系S. pimpinellifolium的基因组图谱,并将其与已知的土豆基因组以及其他植物比较,寻找与水果有些特性相关的基因,相关文献在Nature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

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计划

  全基因组测序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 1986年, Renato Dulbecco是Z早提出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科学家之一。他认为如果能够知道所有人类基因的序列,对癌症的研究将会很有帮助。美国能源部(DOE)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别在1986年与1987年加入人类基

基因组测序的具体过程

讲起来很复杂哈,简单来说,就是边合成边测序,把所要测序的序列通过各种手段来建库,然后加上5‘和3’都加上接头,放在一个小玻璃片一样的芯片上,上面一般是8个lane,把样品加入到lane上之后和上面长好的接头序列相结合(之前的建库时加的接头与之反向互补),然后再经过PCR扩增的过程形成一个DNA簇,然

盘点最新基因组测序成果

  the scientist杂志发表文章盘点了几项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成果以飨读者:  种属:非洲腔棘鱼(Latimeria chalumnae)  基因组:~2.86 billion bp  人们曾经认为腔棘鱼早在七千万年前就已灭绝,直到1938年一只腔棘鱼在南非海岸被渔民捕获。这种鱼看上去跟三亿年

中国莲基因组测序完成

  继中国科学家成功完成水稻、玉米基因组测序工作后,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人员与国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顺利完成中国莲的基因组测序,构建了首张中国莲全基因组图谱,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杂志。   “该项目为将来的莲分子育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相关研究将对生物进

什么是基因组测序技术

自1998年美国塞莱拉遗传公司组建以来,人类基因组研究开始由两部分科学家同时展开,分别是由公共经费支持的人类基因组工程和美国塞莱拉遗传公司。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也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测序和分析的方法。塞莱拉公司的核心分析方法被称为"霰弹法",人类基因组工程则采用了"克隆法"。所谓"霰弹法",其实是一种

Nature完成桉树基因组测序

  一个横跨五大洲的科学团队宣布,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巨桉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树木之一。这一成果于六月十一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巨桉生长速度快,可以用作燃料和木材,是纤维、纸浆、生物燃料、药物和工业用油的重要可再生原料。这种树木原产于澳大利亚东

Nature突破:香蕉基因组测序

  由法国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近日完成了对香蕉品种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的基因组测序,并开始分析这一基因组草图。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在了7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Roche 454、Sanger和Illumina的测序方法绘制出了双单倍

让基因组测序绕过PCR

 在基因组测序中,PCR扩增似乎是绕不过去的一步。然而,PCR也带来一些问题,包括不均匀扩增,导致某些序列的比例过高。对目前的新一代测序(NGS)平台而言,测序某些碱基组成上存在严重偏向的基因组区域仍是一大挑战。在GEN杂志上,Patricia Fitzpatrick Dimond博士介绍了PCR-

“两件事”让猕猴桃变成“维C大王”

  中国科学家发现,猕猴桃在进化过程中发生过两次同源四倍体事件,这让猕猴桃的一些关键功能基因得以大幅扩张拷贝数,其中就包括合成维生素C的基因。这或许揭示了“维C大王”背后的秘密。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最新创建的综合性学术期刊iScience上。  “了解猕猴桃的基因家族和产生维生素C的通路

武汉植物园构建猕猴桃高密度遗传图谱

  猕猴桃富含果实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营养,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属具有 54 个种,21 个种下分类群,遗传多样性丰富,而商业栽培品种中主要为中华猕猴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高品质、新品种猕猴桃的需求显著增加。猕猴桃为功能性雌雄异株多年生果树,在传统育种中面临着占地面积大

“两件事”,让猕猴桃变成“维C大王”

  弥猴桃经历两次同源四倍体事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和所有基因加倍。(论文作者供图)  中国科学家发现,猕猴桃在进化过程中发生过两次同源四倍体事件,这让猕猴桃的一些关键功能基因得以大幅扩张拷贝数,其中就包括合成维生素C的基因。这或许揭示了“维C大王”背后的秘密。相关研究结果于9月20日发表在细胞出

Cell公布最新基因组测序结果

  去年夏天西非埃博拉爆发的早期阶段,科学家们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测序了这种致命病毒的基因组,为人们揭示了许多疫情蔓延的关键信息,比如说病毒只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病毒在多次传播中获得了许多新突变等等。  虽然埃博拉爆发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这场疫情并未结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人们去解答。为此,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