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发表《Cell》文章:一条意料之外的大脑回路

Ilana Witten是普林斯顿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并不包括大脑空间学习。 小鼠的非攻击性和非性交行为通常以友好的互相嗅嗅为开端 但是,在她的研究团队调查老鼠如何交际时,意外地发现大脑社交区域和空间学习区域竟然关系紧密。 “前额叶皮层竟然还跟社会行为有关?我们当时压根不相信这是真的,”Witten说。这篇最新发表在《Cell》的文章将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或痴呆等社会行为障碍治疗提供新途径。 大多数社交行为研究(如攻击性、性行为和母性行为等)多集中在寻找相关大脑硬件回路。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 这项研究指示出,未来通过检查自闭症小鼠模型的社交和学习差异的神经基础,也许能揭示自闭症的源头是来自躯体性原因还是社交学习能力不足。 在实验中,Witten和她的团队制造2只小鼠独处的社交机会,其中社交“目标小鼠”活动受限,“测试小鼠”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与目标友好地“沟通”,......阅读全文

PNAS:自闭症研究新进展

  十年前,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紊乱与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autism)有关。此后,自闭症患者死后的大脑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都支持了这一观点,免疫系统异常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存在关联。   人们还不了解的是,这种免疫异常是自闭症的发生因素,抑或只是一个副作用。日前加州

《科学》:“雨人”老鼠——自闭症模型

看过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影片《雨人》的市民,大都对片中的人物——严重的自闭症患者雷蒙巴比特,有着很深的印象。自闭症患者只是与外界沟通有障碍,而不是智商有问题。恰恰相反,很多自闭症患者往往在某个方面表现出“天赋异秉”。现在,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携带一种与自闭症有关的突变人类基

关爱自闭症儿童,减轻家庭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石慧芬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将自闭症的康复经费纳入医保的建议》。  近年来,自闭症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根据2018年底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论坛”的数据显示,国内14岁以下孤独症儿童有200万以上。  石

华科大朱铃强/刘丹揭示非编码RNA可以控制社会等级地位

  社会等级制度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进化上保守的现象,是获取食物,交配机会和休憩地等资源的指导原则,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产生深远影响。然而,构成社会等级制度的详细分子调控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2020年1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朱铃强及刘丹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A no

氯胺酮可刺激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一个区域从而起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氯胺酮可能通过刺激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一个区域从而起作用。氯胺酮可以产生迅速而长效的抗抑郁药物效果,然而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滥用的潜力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而且氯胺酮的效应的细胞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确定下边缘前额叶皮层(IL-PFC)在氯胺酮的抗抑郁药物作用中的作用,Ronal

深圳先进院等建立新型自闭症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6月13日,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建设的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港脑院”)和深圳市筹划中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设施(简称“脑设施”)研究平台发布最新动态:脑科学国际团队联合攻关,成功制备出新型模拟人类自闭症SHANK3基因突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婴幼儿及儿童脑功能发育与疾病...2

fNIRS用于婴幼儿认知研究 近年来,随着fNIRS在幼儿神经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人们将对神经系统发育生长最快的时期——婴幼儿阶段的人类大脑发展机制有更为深入地了解,从而使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真正能“开创了一个使人们更充分地理解发展的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新时期”。 Zhang D等人(2017)使用fNI

研究揭示前额叶皮层不同类型中间神经元的信息维持作用

  尽管占比相对锥形神经元数量少,但是中间神经元在大脑皮层实现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中间神经元的显著特点就是种类丰富,因此对不同类型中间神经元在特定认知功能的分工作用的探索是揭示智能机制的关键之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曾毅团队将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研究揭示青春期前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塑造成年认知功能

  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是大脑中调节不同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其在青春期持续发育并影响成年的认知成熟,但在这一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作用仍不清楚。近日,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Adolescence is a sensi

基因可以用来解释自闭症吗

  善良,同情,理解,关心,这些品质受基因的影响吗?据《自然》杂志的子刊《转化精神病学》近期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人类的共情能力有着来自基因的先天倾向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项研究是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以及巴黎狄德罗大学共同开展的,实验对象是美国基因测序实验室“23

脑扫描或可早期诊断儿童自闭症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近日报道称,新的研究结果揭示,脑扫描可以发现6个月宝宝的脑部功能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预测他们日后是否会罹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ASD即广泛意义上的自闭症,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发展障碍性疾病,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面的能力。ASD患者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异于常

自闭症相关基因变异有助大脑进化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27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与自闭症相关的遗传变异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积极选择,因为这些变异也有助于增强人的认知能力。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对人类遗传特征的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那些对人类繁衍有负面影

美国自闭症患儿比例创新高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88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比例创历史新高,比2006年的统计数据高25%。  美国疾控中心从84个州采集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数据显示,以性别论,美国男孩中的自闭症患者比例几乎达到女孩的5倍,每54名男孩中就有一名自闭症患者,

孕妇肠道细菌健康决定自闭症风险

  弗吉尼亚大学(UVA)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母亲微生物菌群决定孩子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风险。  人体寄生着一群微生物,菌群会因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而发生改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通过食用益生菌或“粪便移植”等操作,可能会阻止自闭症病情发展。  UVA的研究人员通过阻断免疫系统生产炎症分子(诱发多

自闭症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自闭症的研究进展汇总,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 Res:科学家利用猴子模型取得自闭症研究新进展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紊乱疾病,主要症状为社交行为首先以及出现重复性的行为。目前全球范围对自闭症研究兴趣越来越高,而且随着大规模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

幼时接种疫苗不会引发自闭症

  有些家长风闻,孩子两岁前接种疫苗可能提高患自闭症的风险,但美国研究人员发布的新研究结果再度驳斥了这一说法。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儿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共有256名自闭症患儿和752名健康儿童参与这项研究。在儿童出生后3个月、7个月和两岁时,研究人员分别收集他们接种的疫苗

新研究揭示自闭症致病分子机理

  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复旦大学吴柏林研究组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自闭症致病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症候群和神经精神发育类疾病,多发于儿童早期,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关于自闭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

基因编辑CRISPR找到自闭症猕猴模型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性疾病,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且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自闭症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针对自闭症的新药研发和高度模拟人类自闭症症状的实验动物模型成为自闭症研究领域的瓶颈。  DOI: 10.1038/s41586-019-1278-0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

自闭症儿童可能遗传父系DNA突变

基于新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更复杂的自闭症模型。图片来源:MEGAPRESS 没有一种基因,当其突变时,会导致自闭症。但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数百种基因变异,似乎会影响大脑发育,从而增加患自闭症的风险。然而,这些科学家主要研究的是DNA的变异,这些变异直接编码了蛋白质

自闭症儿童可能遗传父系DNA突变

  基于新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更复杂的自闭症模型。图片来源:MEGAPRESS   没有一种基因,当其突变时,会导致自闭症。但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数百种基因变异,似乎会影响大脑发育,从而增加患自闭症的风险。然而,这些科学家主要研究的是DNA的变异,这些变异直接编码了蛋白质组成部

自闭症与外周神经缺陷有关

  长期以来,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大脑疾病。但美国《细胞》杂志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一些自闭症症状与四肢、皮肤等人体外周神经系统的缺陷有关。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类多发于青少年的精神疾病,患者症状包括社交障碍、重复性刻板动作、焦虑、抑郁等,约95%的患者会出现感官知觉异常,最常见的例

自闭症研究需警惕冒犯性语言

   自20世纪80年代自闭症有了“临床”定义以来的几十年里,许多人一直主张将自闭症理解为神经多样性谱系中的正常部分,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在研究文献中,自闭症经常被使用医学或病理学语言来描述。  为了减少自闭症研究对相关群体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阐述了研究者在工作中应

自闭症遗传风险因素会隔代累积

  自闭症不仅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也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过去有研究表明,老年得子者,其孩子患有自闭症的风险是早年得子者孩子的两倍。而一国际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则表明,这种遗传风险因素还可以隔代累积,老年得子者第三代患上自闭症的风险同样要高于那些早年得子者的第三代。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

全球最大自闭症数据库上线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Simons基金会日前宣布,全球最大的自闭症数据库(SSC)正式上线并向全球科学家开放。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法国、冰岛、澳大利亚、爱尔兰、巴西和卡塔尔等17国家相关机构的自闭症研究人员,通过云端查询等方式使用了这一数据库。  SSC包含近2600个家庭的基因组序列数

肠道菌群与自闭症,因果难辨?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典型自闭症,其核心症状是“三联症”,主要体现为在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刻板行为三个方面同时都具有本质的缺损。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自闭症患者会反常解读情绪信号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学研究称,与正常人相比,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会对无意识感知的社会化学信号作出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反应。该发现或可以部分解释困扰医学界已久的问题:为什么自闭症患者会误读情绪。图片来源于网络  哺乳动物通常靠嗅觉解读情绪,并通过对化学信号的认知

Nature:科学家逆转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的发生有多种遗传原因,很多原因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大约1%的自闭症患者机体中都缺失名为Shank3的基因,而该基因对大脑发育非常重要,如果缺失这种基因,个体就会出现典型的自闭症症状,包括重复性的行为及避免与社会互动的行为等。近日刊登在Nature上的一项报告中,来自MIT的科学家们就表示他们

自闭症病不在大脑而是皮肤神经

   这个研究的线索是从许多自闭症患者存在外周感觉紊乱,现在感觉异常也已经作为自闭症的典型表现,将外周感觉神经上几个自闭症相关基因关闭,结果发现动物触觉敏感和自闭症相关行为,研究说明自闭症可以只因为外周神经病变产生,这应该属于一种范式转换性质的研究。  经典看法认为,自闭症是大脑功能异常,但越来越多

FDA批准自闭症辅助诊断器械

  一家致力于为行为健康疾病儿童患者开发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公司Cognoa宣布,美国FDA已批准该公司自闭症辅助诊断器械Canvas Dx的De Novo 分类请求。这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自闭症辅助诊断设备,旨在帮助医疗保健人员对表现出潜在自闭症症状的18个月至 5 岁儿童患者进

研究揭示中国人自闭症基因

  一项大型中国人遗传研究找到了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遗传突变,相关成果11月9日发表于《自然—通讯》。这项研究是迈向全球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步。  中国湖南长沙中南大学的夏昆、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Evan Eichler及其同事分析了超过1000名拥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中国人的与自闭症风险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