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物节律影响免疫系统机制阐明

“遵守时间”对生命体健康来说有多重要?对此,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2日发表了一篇免疫学成果:小鼠研究揭示了生物钟和一天中的时间会如何影响免疫应答。生物节律与24小时昼夜交替相互作用,深入理解其影响,能帮助制定药物靶向策略,以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揭秘生物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生命时钟怎样“走动”。生物节律所描述的生物钟,能按照24小时一个周期循环调控地球生物的活动。通常认为,人类的生物钟帮助自身生理状态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保持良好的生物节律有利于人体健康,而打破生物节律(比如深夜不休息)则可能引发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然而,这背后的分子联系却一直并不明确。 此次,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研究人员金斯顿·米尔斯、安妮·库提斯及其同事,证明了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自身免疫的调控受一天中免疫系统调节时间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模型生物,发现一个主要生理基因BM......阅读全文

Cell:向着癌细胞发出免疫“炮弹”

  去年年底Science杂志公布的十大科学突破中,癌症免疫疗法位于榜首,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一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的策略只对某些癌症及若干病人有效,但许多癌症专家确信,他们正在目睹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新模式的诞生。   肿瘤细胞确实狡猾聪明,它们能令我们身体的防线:免疫系统倒戈,转而对付机体正常细胞

现代免疫学时期概述

  自天然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为免疫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现代免疫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免疫学从抗感染免疫的概念中解脱出来,进而发展为生物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藉以维持机体稳定性的生物学概念。这一发展时期自60年代迄今发现了胸腺的免疫功能,确认了淋巴

直击通用流感疫苗 深入追踪流感HA-Stalk抗体作用新机制

  近期天气变幻莫测,不少人因为家中有人患上了流感,想要去打流感疫苗,但是一听介绍:流感疫苗只针对本年度主要流行性病毒株,而且一旦接触未包含型别的成分,也会“中招”,顿时心里打了退堂鼓…… 今年也就只剩下十几天了,明年的病毒株不同,难不成还要再打一次?如果能有一种通用的流感疫苗就好了。  这确实就是

广州生物院探索T细胞免疫的艾滋病疫苗策略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研究组多年来坚持致力于新型HIV疫苗的研发,近日该团队的骨干人员孙彩军副研究员、冯立强副研究员等探索了一系列能有效提升T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策略,部分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PloS One(2014,e93143), Human Vaccine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二)

   3.人的免疫应答基因  胡蜀山等(1985)请用3H-TdR法,以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为指标,发现在无关志愿者中对(H,G)-A-L、(T、G)-A-L、(Phe、G)-A-L、GLPhe和GAT抗原应答的百分率分别为64%、54%、30%、36%和76%。

锤炼抗癌的利器——双管齐下

  二十世纪初期,医生们发现一些癌症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体内的肿瘤得到了抑制。人们将这些攻击肿瘤的天然病毒称为溶瘤病毒。后来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潜力,开始尝试利用这些病毒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训练免疫系统对癌症发起有效攻击。  让免疫来帮忙  溶瘤病毒不仅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还能训练

乙肝病毒天然免疫研究获新进展

干扰素β或发挥重要作用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天然免疫系统会第一时间做出应答,发挥抑制和清除病毒的强大作用。因此,有些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能不治而愈,即形成所谓自限性感染。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杨东亮,与德国同行在乙肝病毒天然免疫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人体肝脏内To

Nature综述:动态生物标记预测免疫疗法应答人群?

  【新闻事件】:日前《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讨论如何寻找预测免疫疗法应答人群的文章。这篇文章认为现在使用的所谓静态生物标记如PD-L1、变异负担、新抗原表达等难以预测免疫疗法应答,因为对于免疫系统这样复杂的体系来说微小的起始差异可能造成巨大的免疫应答差异。比如试验动物虽然基因背景一样、年龄

Nature综述:动态生物标记预测免疫疗法应答人群?

  【新闻事件】:日前《自然药物发现》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讨论如何寻找预测免疫疗法应答人群的文章。这篇文章认为现在使用的所谓静态生物标记如PD-L1、变异负担、新抗原表达等难以预测免疫疗法应答,因为对于免疫系统这样复杂的体系来说微小的起始差异可能造成巨大的免疫应答差异。比如试验动物虽然基因背景一样、年龄

关于过敏反应的那些事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过敏反应相关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Lancet:抗过敏药物能够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伤  最近,来自UCSF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在II期临床实验中证明FDA批准的抗组胺药物能够恢复多发性硬化患者大脑的神经系统功能。此前实验室水平的研究发现

【盘点】2015年免疫疗法领域突破性研究TOP10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在治疗1型糖尿病的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巨大前景。这种疗法利用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一种叫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证明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不仅没有造成严重副作用,而且这些细胞能在患者体内存在至少一年时间。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刘爱琳,李利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278例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135例、细菌性肺炎组143例,选取同期门诊

新发现介导局部-系统性天然免疫信号传递的代谢小分子

  7月23日,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潘磊研究组题为Sugar Alcohols of Polyol Pathway Serve as Alarmins to Mediate Local-Systemic Innate Immune Com

介导局部-系统性天然免疫信号传递的代谢小分子

  7月23日,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潘磊研究组题为Sugar Alcohols of Polyol Pathway Serve as Alarmins to Mediate Local-Systemic Innate Immune Comm

DNA纳米技术催生新型合成疫苗

  为了寻找更安全有效的疫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利用DNA纳米技术开发了一类全新的合成疫苗,展示了这一技术的广阔前景。这一类新合成疫苗能够通过自组装的三维DNA纳米结构进行安全有效的运输,文章发表在Nano Letters杂志上。   研究人员指出,疫苗在有效提高公共健康水平中发挥了极大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奥秘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将机体的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联系了起来,当然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免疫系统到底和机体肠道菌群有着怎样的关联?免疫系统能够被肠道菌群调节,抑或者其能够主动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来影响健康?  本文中就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进行了整理,如下:  

中科院PI接连发表Nature、Nature综述文章

  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许琛琦研究员主要从事淋巴细胞与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今年其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文,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胆固醇代谢可以提高细胞膜胆固醇水平,从而促进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由此发展了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同时近期许琛琦研究员也受邀在Nature Re

2016年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关联性亮点研究Top10

  近些年来,很多科学家都将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对肠道微生物和机体健康的研究上来,同时很多突破性的研究结果都阐明了肠道微生物和多种疾病发病的关联,比如癌症、肥胖、神经变性疾病等;2016年即将结束,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肠道微生物的重磅级研究有哪些呢?为此,小编盘点了2016年关注度较高的10篇肠道微生物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遗传学是基础免疫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枝,它是研究机体免疫应答遗传控制或基因控制的一门学科。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开创了免疫遗传学,以后从输血发展到器官移植。随着免疫球蛋白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一段时期内,免疫遗传学又主要研究免疫球蛋白多肽链的遗传标记。目前机体免疫应答遗传控制

曹雪涛院士团队重要研究成果汇总

  【1】Science:南开大学曹雪涛团队揭示hnRNPA2B1识别病毒DNA并促进IFN-α/β产生  doi:10.1126/science.aav0758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识别病毒核酸可触发宿主对病毒的先天免疫应答。这导

抗体的概念、动物产生抗体的机理及单克隆抗体...(二)

构成抗原的条件:一、异物性,又称为异质性或异源性正常情况下,自身组织或细胞对机体本身无免疫原性。而异种或异体物质,以及化学组成或结构发生改变的和由于某种因素而暴露的在胚胎期与免疫系统隔绝的自身物质则为良好的抗原。二、理化性状大分子物质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其分子大小有直接关系:1、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

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许多自身免疫病的起始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不论何种原因使机体产生了针对自身抗原和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时,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导致免疫炎症,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隐蔽抗原释放机体有些组织成分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终生不与免疫系统接触,称为隐蔽抗原。例如

Immunity:新研究发现癌基因Myb也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新研究发现蛋白Myb在维持免疫系统健康,防止免疫和炎症疾病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Myb能够给予调节性T细胞(Treg)根据威胁程度调节免疫应答强度的权力,如果没有这种调节作用,免疫系统就会出现对威胁产生过度应激的风险,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m

疫苗新突破:mRNA可供研发肿瘤和流感疫苗

  多年来,普遍接受的观念是不太稳定的、很难操作的mRNA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医疗,然而,科研人员攻克这一难题后在体内表达药用蛋白看上去是可行的(至少在原则上),如今,mRNA分子成为研究对象的领域涉及到,新的医疗手段(如肿瘤疫苗)、预防性疫苗接种(针对感染性疾病)以及基因&蛋白疗法的替代治疗。

Cell癌症特刊:癌症免疫疗法抗性面面观

   癌症免疫疗法可在不同类型已扩散癌症的患者体内激发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但它在取得突破性的治疗进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普遍存在的治疗无效案例。要想进一步扩大癌症免疫疗法的应用范围,我们应了解限制该疗法发挥疗效的机制,包括癌细胞和免疫系统间持续演变和动态的相互作用,以设计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克服癌症免疫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淋巴结靶向纳米疫苗免疫机制

  3月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朱明昭课题组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Article论文:Dual-targeting nanoparticle vaccine elicits a therapeutic antibody re

全球首个新冠疫苗来了?柳叶刀:陈薇团队发布试验结果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2日晚9时45分,《柳叶刀》杂志刊发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Ad5-nCoV)疫苗Ⅰ期人体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报告。  研究显示,2020年3月16日~3月27日期间,通过对108名18

有人病逝有人“无恙”,新冠症状为何如此莫测

  疫情期间,一个个患病者的故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有人症状轻微并逐渐自愈;有人病情突然恶化甚至英年早逝;还有的人已经感染,却因迟迟没有症状而成了“沉默的传播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症状,为何如此多样化?  症状多样、个别潜伏期长、有可能无症状传播——这个病毒的“狡猾”似乎远远超出我们的

武汉病毒所在诱导针对HIV的免疫应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在HIV免疫应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作为封面论文于2013年8月发表在免疫学领域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HIV疫苗的研究经历近三十年,但目前仍没有有效的HIV疫苗问世。HIV包膜糖蛋白(Env)是预防性疫苗的首选

百时美施贵宝与Vedanta启动首个人体研究

  Vedanta Bioscience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微生物组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合理设计的人类细菌组合体的新一类疗法,用于免疫介导性疾病的治疗。近日,该公司宣布,已启动微生物组疗法VE800的首个人体临床研究,评估该疗法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的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