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发现:TREX1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21年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首次在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的一些家族中发现了一种致命的遗传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导致的视网膜病变(RVCL)。如今,科学家将其归咎于TREX1基因的突变。 华盛顿大学临床眼科和视觉科学教授格兰特和分子微生物学教授阿特金森于1986年首次发现了RVCL,它是一种难被“看穿”且易被误诊的罕见疾病。后来,研究人员在欧洲、澳洲和我国台湾省也发现了患有RVCL的家族。罹患RVCL的病人在45岁上下,中枢神经系统会遭受复杂且致命的攻击,产生诸如视力减弱、痴呆等症状。这些症状酷似脑瘤或脑脊髓多发性硬化症。一旦发病,10年内可能就会死亡。 由于RVCL病人眼睛和大脑里层的小血管会逐渐“死去”,查清RVCL与TREX1基因突变的联系很可能也有助于理解其他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同血管萎缩相联系的遗传疾病包括血管性痴呆——它导致老年人失忆、定向力障碍和情绪问题。在美国,定向力障碍是老年痴呆症的第二大诱因......阅读全文

“基因魔剪”首次直接用于人体试验-用于治疗遗传性失明症

  一名遗传失明症患者成为接受CRISPR-Cas9基因疗法直接人体试验的第一人。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首次开展临床试验,将CRISPR-Cas9基因疗法直接用于人体,治疗遗传性眼病——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CA10)。他们表示,此试验旨在测试该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导致LCA10的基因突变的

MeiraGTx公司基因疗法获FDA授予孤儿药和儿科罕见病地位

  8月27日,总部位于纽约的生物技术公司MeiraGTx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孤儿产品开发和儿科治疗办公室已授予AAV-CNGA3罕见儿科疾病地位,用于治疗由CNGA3基因突变引起的色盲症(ACHM)患者。  AAV-CNGA3是一种基因疗法,用于恢复眼细胞的锥形功能,通过视网膜下注射

美国科学家鉴定出自闭症基因遗传突变

  自闭症基因组学研究获新突破,或让“星星的孩子”远离孤独。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多伦多儿童医院以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成功鉴定出一系列与自闭症相关的遗传突变和风险基因。今天,该研究成果在《美国人类遗传学》上发表,为自闭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或将成为探索自闭症病理

基因编辑人体临床试验将在美国启动

  美国一家基因编辑公司近日宣布,将启动一项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某种遗传性眼疾的临床试验,相关申请已被美国监管部门接受。   据悉,在这一临床试验中,基因编辑的对象是先天性黑朦病患者眼睛里的感光细胞,这是一种体细胞,而非生殖细胞。体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不涉及伦理道德问

多基因遗传与数量遗传

  多基因遗传(polygenic inheritance)是指生物和人类的许多表型性状由不同座位的较多基因协同决定,而非单一基因的作用,因而呈现数量变化的特征,故又称为数量性状遗传。多基因遗传时,每对基因的性状效应是微小的,故称微效基因(minor gene),但不同微效基因又称为累加基因

体细胞突变的遗传形式

  恶性肿瘤的遗传形式可以通过配子传给后代;但是,恶性肿瘤的散发形式可以通过体细胞突变引起。可能是同一种恶性肿瘤的传递形式就有这两种。  肿瘤可以看作是在个体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个体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致癌因子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结果。这种异常大多数不是由生殖细胞遗传得来,而

关于体细胞突变的遗传形式介绍

  恶性肿瘤的遗传形式可以通过配子传给后代;但是,恶性肿瘤的散发形式可以通过体细胞突变引起。可能是同一种恶性肿瘤的传递形式就有这两种。  肿瘤可以看作是在个体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个体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致癌因子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结果。这种异常大多数不是由生殖细胞遗传得来,而

朗信生物眼科AAV基因疗法(LX101)国内临床获CDE受理

今日,据CDE官网显示,上海朗信启昇(朗信生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AV2-RPE65基因治疗制剂LX101眼用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受理号:CXSL2200048)。先天性黑朦LCA是一类发生最早、最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大多数LCA患

遗传性基因突变加大儿童急淋白血病的风险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和儿童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倍风险直接相关,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并不乐观.    这种高风险的突变是在基因GATA3上发现的,这种基因的高风险模式常见于西班牙

新AI模型可预测有害基因突变,有助确定遗传疾病病因

  英国“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工具“阿尔法错义”(AlphaMissense)已对2万种人类蛋白质中的7100万种可能的错义突变进行了检测,通过找出哪些小突变可能具有破坏性,来帮助医生确定导致遗传疾病的“罪魁祸首”。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AlphaMissens

视觉信号通路在Cacna1f基因突变大鼠模型中发生重组

单位:临床航空医学系,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中国; 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中国; University of Florida College of Medicine, Gainesville, Florida关键词:multielectrode array (多阵列电极系统,MEA) syst

MeiraGTx公司基因疗法获EMA批准PRIME资格-有望首度治疗色盲

  近日,专注于基因治疗的公司MeiraGTx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授予其基因治疗候选产品A002优先药品(PRIME)资格,用于治疗因CNGB3基因突变而导致全色盲的患者(ACHM) 。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刚刚获得美国FDA颁发的罕见儿科疾病药物(Rare Pediatric Disea

帮小鼠找回光明,80后科学家再获突破性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16.shtm “如果这项技术得以推广,可以让全球上百万失明者重见光明。”介绍最新成果时,武汉科技大学“80后”教授姚凯如是说。 2019年,他向一批特殊的小鼠眼底注射了一种新型基因药物。这

入职省属高校6年,“80后”科学家再获突破性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19.shtm“如果这项技术得以推广,可以让全球上百万失明者重见光明。”介绍最新成果时,武汉科技大学“80后”教授姚凯如是说。2019年,他向一批特殊的小鼠眼底注射了一种新型基因药物。这些小鼠刚刚出

首次通过Cas9对Rpe65基因的治疗性修正

  先天性黑蒙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是发生最早、最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年内双眼锥杆细胞功能完全丧失,导致婴幼儿先天性盲。先天性黑蒙症占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5%以上,是导致儿童先天性盲的主要疾病(占10%-20%),多呈常染色体隐

试管婴儿孕前基因筛选首次扩至癌症

  9月24日,我国生殖工程创始人之一、中南大学教授、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院长卢光琇在长沙宣布,她所在的研究团队运用最新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对一个家族性致癌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进行了排除,通过该技术诞生的国内首例“无癌宝宝”目前已满半岁,随访显示宝宝身体指标一切正常。据悉,这是

Sci-Trans-Med:基因疗法——治疗视力的新手段

在最近一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最近治疗致盲疾病的治疗策略。基因替换或基因编辑策略可能潜在地逆转视力丧失的问题。在视网膜变性的早期阶段,当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仍然完整时,早期干预是特别有希望的。第一个批准用于Leber先天性黑蒙(LCA)的基因疗法确认了双等位基因RPE65突变,为全球其他条件

尘埃落定!首个“靶向突变”的基因疗法获批上市!

  LUXTURNA™ (voretigene neparvovec)由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用于治疗由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2016年,LUXTURNA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与突破性疗法认定。2017年,LUXTURNA被纳入优先审评通道,并于10月以

NEJM:基因疗法难以持久,几年内会失效

  被寄予厚望的基因疗法可能无法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彻底解决问题。顶级医学期刊发布的两项临床试验表明,旨在恢复视力的基因疗法会在几年内失效。  这并不算是特别惊人的消息,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眼病研究者Mark Pennesi说,“这些疾病比较复杂,而这只是第一代基因疗法。”Pennesi正在进行类似的

新合作助力基因疗法开发,治疗罕见眼病

  今日,基因疗法公司Ophthotech宣布已与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达成了独家全球许可协议,开发一种新型腺伴随病毒(AAV)的基因疗法,治

转录组测序“指证”老年性黄斑变性更多遗传线索

  AMD是65岁以上人群视力丧失和失明的主要原因。2月11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提供了一幅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AMD遗传贡献的图片,并为治疗提出了新途径。  “在刑事调查中,不同的罪犯被锁定在34个邮政编码的52条街道中,”本研究主要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生物学

“基因剪刀”成功阻止视网膜血管新生

  俗称“基因剪刀”的基因编辑技术显示了医疗应用的潜力。美国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基因剪刀”成功阻止视网膜血管新生,达到防治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视网膜血管新生,是指视网膜表面长出新的、异常的血管。随着病程变化,这些新生血管会渗漏、破裂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落,诱发视力受损乃至失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定义

中文名称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英文名称retinoblastoma gene;Rb gene定  义最先在视网膜母细胞中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两个等位基因先后突变可致肿瘤发生。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肿瘤免疫(三级学科)

TECPR2基因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构造酶β-螺旋桨重复序列(tecpr)家族的一员,包含tecpr和色氨酸-天冬氨酸重复序列(wd重复序列)两个结构域。该基因与自噬有关,因为该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与自噬受损有关。该基因的隐性突变与遗传性痉挛性旁瘫(HSP)有关热休克蛋白的特点是进行性痉挛和瘫痪的腿。也有证据表明该基

关于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病的简介

  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病是玻璃体疾病中一种,严重损害视力。其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又名青年性视网膜劈囊症,发生在男性,为性连锁隐性遗传,表现为玻璃体视网膜的变性。常为双眼发病。自然病程进展缓慢,部分病例可自行退化。  【临床表现】  1.症状:病人可无症状或仅有视力减退。  2.眼

拯救遗传性失明,科学家发现261个新致病基因

图片来源:Pixabay  2017年,FDA批准了首个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出自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用于治疗RPE65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眼科遗传性致盲疾病,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目前已知的相关致病基因已经达到2

我国学者引入MS2RecA复合蛋白系统恢复部分视觉感光能力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薛天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研究组合作,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基因编辑技术,首次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法(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DR)在小鼠视网膜非分裂感光细胞中实现精准基因修复,使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重

Ophthotech与两家大学机构合作基因疗法开发-治疗罕见眼病

  基因疗法公司Ophthotech宣布已与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达成了独家全球许可协议,开发一种新型腺伴随病毒(AAV)的基因疗法,治疗视紫

Ophthotech与两家大学机构合作基因疗法开发-治疗罕见眼病

  基因疗法公司Ophthotech宣布已与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达成了独家全球许可协议,开发一种新型腺伴随病毒(AAV)的基因疗法,治疗视紫

美国FDA批准转基因鸡-用于生产治疗罕见遗传病的药物

  继转基因山羊和转基因兔之后,转基因鸡也于8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加入了制药队伍。这种鸡的蛋中含有一种工程酶,可用于生产治疗罕见遗传病的药物Kanuma。该药物也由此成为美国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利用转基因生物制药的产品之一。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Kanuma是溶酶体酸性脂肪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