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力学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他们在美国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条件很差,于是到地摊上捡点‘破烂’做材料。有一天出事了,火箭爆炸,碎片几乎打到女同学,所以被其他同学称为不怕死的‘自杀小组’。” 8月22日至8月24日,“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哈尔滨举行。作为大会特邀报告人,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培养的博士、两院院士郑哲敏在回顾钱老学术研究生涯时作如此描述。 本次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也受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在开幕致辞中介绍,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256篇,创历史新高,在参会的2400余名学者中,超过千人是在读研究生。“看到这上千张年轻的面孔,我充分感受到中国力学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次会议对学生的注册费用为500元,连实际产生的住宿费都不够,但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认为:“不能靠学术活动挣钱,我们要为新老传承做事情。” 为了保证会议质量,主办方“精心......阅读全文

郑哲敏:有探索才会有创新

   人物介绍:   郑哲敏生于1924年,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非线性连续介

郑哲敏:有探索才会有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是我国爆炸力学的专家,也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两钱”学生,他在钱伟长的课堂上第一次接触了现代力学;在钱学森的叮嘱下,走上了爆炸力学的道路。而让人意外的是,记者在采访中才知道,这位国际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在取得博士学位回来参加祖国建设之前,连炸药都没有接触过。  

赵文津:“钱学森之问”实为中华民族之忧

    许多例子说明,我们过去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曾经起步较早,但最后又落在国外的后面。所以要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安排好有关的研究工作,还应总结反思一下几起几落的教训。没有政策的连续性,急功近利,工作反反复复是难以征战“科技高地”的。  在杰出人才能不能够受重视、能不能够发挥重要作

中科院力学所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

今天,“纪念首任所长钱学森百年诞辰活动”,在以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中科院力学所举行。   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生、两院院士郑哲敏回顾了钱学森科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并提出,当前中国的科技投入在不断加大,但“已经形成了泡沫”,“每个有良心和责任心的科技人员都要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才

怀瑾佩瑜 半世纪后“重相逢”

  4月5日,中科院力学所主楼的苍松翠柏之下,郭永怀李佩伉俪骨灰在郭永怀塑像下完成合葬,亲朋好友和悼念者敬献鲜花。记者和冠欣摄  人间四月天,花正红,草正绿,阳光正暖。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楼前,苍松翠柏环绕着“两弹一星”烈士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塑像,塑像旁立着一张小桌,上面摆放着郭永怀先生夫人、我

钱学森:系统工程中国学派蔚然成林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因“两弹一星”而彪炳史册;直指学校教育与杰出人才关系的“钱学森之问”,持续激励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科学巨匠晚年用力最勤、牵念最深、成就最大的研究,是一个今天已为人熟知的概念:系统工程。  40年前的9月27日,钱学森发表学术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

中国科学报: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这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串闪光的名字:   黄昆,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200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刘东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200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叶笃正,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吴征镒,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200

钱学森在美国发表的论文首次翻译出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早年在美国时就与钱学森相识。今天她终于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组织翻译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所发表的论文,并集结出版。在钱学森百年诞辰之际,手捧着《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92岁的李佩觉得可以告慰她的“钱兄”了。  在钱学森诞辰百年

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展在京揭幕

11月11日,以“钱学森与中国科学”为主题的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展揭幕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兼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以及钱学森先生的家属钱永刚共同为展览揭幕。揭幕仪式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主持。  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