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奖励袁隆平超级稻科研团队100万元

9月23日上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祝捷大会。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向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团队颁发奖金100万元。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蔡力峰,科技部农村司负责人以及省直有关厅局领导,全省各市州农科所所长、科研人员代表共500人出席祝捷大会。 袁隆平表示,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其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次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获重大突破亦是如此。这是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不仅刷新了世界水稻大面积亩产产量纪录,关键还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可为我国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在全国的推广形势越来越好,第一期超级稻已推广2000万亩,第二期超级稻也推广了500到600万亩,如今第三期攻关获得重大突破,我希望其成果也能尽快推广到生产上去,为保证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科技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我还将......阅读全文

袁隆平院士:争取2020年前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日在西安参加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大会时表示,2020年前争取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今年82岁的袁隆平精神矍铄,他笑称自己是“80后”。在此次学术大会上,袁隆平就超级杂交稻选育新进展作了报告。   袁隆平说,为了保障中国未来

中国10院士三亚“论稻” 袁隆平透露超级稻新进展

  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12日在海南三亚开幕,论坛吸引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内的10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台论“稻”。  袁隆平在论坛上透露了超级杂交稻发展新进展。“今年我们正在向新目标亩产1130公斤即每公顷17吨攻关,如果大家有空,去开开眼界,我们现在有(产量目标为)17

袁隆平为湘米叫好:我们的超级稻好吃得不得了

   “这是我的‘核武器’。”7月3日上午九点,刚刚吃过早饭的袁隆平院士领着湖南粮油健康生态行采访团的记者们,来到自己位于湖南省农科院附近的亩产1000公斤攻关试验田边,查看“超优千号”的长势,“你们可以观察一下,这两片稻田有什么不同。”  在袁隆平的核武器“超优千号”旁边,种着“Y两优900”,后

袁隆平的两个梦想写在“超级稻计划”20周年之际

  “袁院士,我谨代表所有学生,在这个特别日子里,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敬意。”9月12日,在长沙举行的“中国超级稻二十周年暨第二届袁创超级稻论坛”上,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金果奖”。第32个教师节刚过,这是袁隆平首次获得由学生颁发的奖项。   一篇宏文 开宗

袁隆平院士:希望我们的青年像超级稻一样健康成长

  “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可以研究杂交小麦,利用杂交小麦优势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17日在河南农大的一场学术报告中提出一个这样的建议。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非常关注小麦。他说河南是粮食大省,小麦平均亩产已超过400公斤,很不错。  袁隆平介绍,现在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

袁隆平:新愿望是帮湖南早日实现粮食增产60亿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新愿望:那就是通过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帮助湖南省早日实现增产6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其中湖南省承担的任务是增产6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袁隆平说,湖南省推

袁隆平:2015年超级杂交稻示范亩产量将达900公斤

  提出并主持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15日在海南博鳌说,经过13年研究推广,中国超级稻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水稻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到2015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将达900公斤/亩。   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始于1996年,是为解

袁隆平:杂交稻与转基因无关

  “杂交稻与转基因完全无关,我们是采用常规技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水稻产量。”24日,针对有媒体关于“杂交稻是否为转基因水稻”的疑问,“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回应称。   自上世纪60年代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率研究团队不断科研攻关,实现了杂交水稻研究从三系、两系再到第一、二

-袁隆平:光有好种难以实现高产

   近日,“超优千号”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基地实施的百亩示范项目,经专家实地验收平均亩产达到941.79公斤,创造了我国海南水稻最高纪录。  对我国第五期超级稻的这一验收结果,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态度是“满意却不满足”。他表示:“‘高产更高产’是育种永恒的主题。”  

袁隆平超级稻云南基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1100千克

  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专家组对第二代“超优千号”进行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4.6千克,实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过1100千克。  专家组选取了3个地块,同时进行收割、脱粒,汇总后按照高产创建产量公式计算,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

袁隆平:超级稻第五期目标冲刺每亩亩产近1100公斤

  21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举行的“湘江论坛”上透露,他的团队正在准备启动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是每公顷16吨,即每亩亩产接近1100公斤,争取在2018年实现。   已经84岁高龄,但身体看上去健朗的袁隆平在演讲中说,从理论上来讲,水稻的产量按光能利用率来计算,如果充分利用光能,

袁隆平:亩产1千公斤稻有望提前实现

  中国气象局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中央台专访透露,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三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的超级稻新品种。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已于本月初启动,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定于用5到8年时间可培育

我国将在三年内培育出亩产千公斤的超级稻

  在昨天(26日)中国气象局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中央台专访透露,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三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的超级稻新品种。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已于本月初启动,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定于用5到8年

超级稻“种三产四”工程今年将实施1200万亩

  “今年,我们计划在湖南省53个县市区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面积1200万亩。”6日,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召开的“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早稻现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年开始实施,即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以3亩耕地,产出常规技术种植

广西灌阳: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基地丰收在望

8月19日,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生产基地,袁隆平在查看超级水稻生长情况。   当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查看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基地生产情况。   今年,这片基地攻关品种为Y两优2号、Y两优143,面积规模达1000亩,目前禾苗长势良好。据初步

袁隆平超级稻高产!云南基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1100千克

  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专家组对第二代“超优千号”进行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4.6千克,实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过1100千克。  专家组选取了3个地块,同时进行收割、脱粒,汇总后按照高产创建产量公式计算,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

我国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刷新纪录

  近日,“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通过早造测产验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实割平均亩产达到832.1公斤(干谷),刷新了双季早稻产量世界纪录。  该项目自2015年启动,由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单

袁隆平:杂交水稻一半功劳归南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   “因为南繁,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连续取得突破,时间至少提前10年。”   4月16日,海南日报记者就南繁主题采访袁隆平院士时,老人家这样说。   因为对杂交水稻科研与推广的突出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

袁隆平:吃转基因稻不育-这话我从没说过

   袁隆平  袁隆平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培育稻种——  高端  访谈  “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美国的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进口到中国,我们的豆油、豆腐都来源于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昨天,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国家杂交水稻

“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热度不减-但袁隆平的贡献不容忽视

  近日,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以下简称《遗忘》)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

袁隆平韩长赋宣布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启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右)在袁隆平院士陪同下,来到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察看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的“种子选手”。  昨日(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同宣布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启动。  在袁隆平院士陪同下,

袁隆平团队成员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

  日前,有媒体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正在将玉米的碳四基因转到水稻上面来,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他还认为转基因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论。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1月3日,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袁隆平先生的弟子、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邓启云表示,由

超级稻到底有多“超级”?

  4月9日,“超级稻”在互联网上又火了一把。伴随《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被下逐客令》成为各大网站、朋友圈转载的头条与热点,半年前发生的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事件,再度引发超级稻有多“超级”的热议。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袁隆平团队与超级稻领域诸多专家,正在海南,举行“第五期超级稻观摩培训会”。  超级稻

袁隆平: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应理性看待

   11月17日上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河南农业大学作报告,引发校园旋风。讲座之前求门票,讲座现场求指点,讲座结束求合影。同学们蜂拥而至各种围追各种求,冒着被挤成相片的风险希望能跟“袁爷爷”亲密接触一回,高举手机拍照,根本停不下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火爆  袁隆平要

袁隆平的2017级“洋学生”毕业了

  13日,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又特别的典礼。21位“洋学生”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中接过证书,正式从“2017年发展中国家绿色超级稻品种培育及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培训班”毕业。   这次时长45天的培训,由商务部主办、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学员们来自泰国、埃

中青报:超级稻只是“出了点小问题”吗

在安徽蚌埠,万亩“超级水稻”去年出现绝收或减产,这将种子供货方隆平高科推上风口浪尖。在一片争议声中,隆平高科4月12日晚间宣布停售这一杂交水稻种子,并宣布将筹建种子行业灾后救助基金。袁隆平则认为,这次在安徽出了点小问题,不能据此说超级稻都有问题。(《新闻晨报》4月14日) “两优

我国启动亩产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视频会上获悉:我国正式启动“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将集中全国水稻育种优势力量,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百亩方实现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品种。据初步测算,全国超级稻品种推广面积已达1.21亿亩,亩增产60公斤以上,

袁隆平:生物技术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出路

  “虽然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但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5年、长则10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但从长远来看,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很多挑战。“在耕

袁隆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需要更多惠农政策

   袁隆平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场。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惠农强农政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1日在广州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粮食是“宝中之宝”,政府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应有更多作为。  

缺席的袁隆平委员在忙啥?超优千号组合已实现种植目标

  “我已辞去了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的职务。水稻育种科研任务很重,我想减少一些外界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更多精力,争取多做出一些成绩。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我也请假了。”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和科技日报记者电话连线时说。  “每年三月上旬是海南南繁基地育种和攻关最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