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逃逸天然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5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Hepatitis C virus NS4B induces the degradation of TRIF to inhibit TLR3-mediated interferon signaling pathway。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它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HCV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以被RLR(RIG-I样受体)和TLR3(Toll 样受体3)识别,HCV阻断RLR信号通路已有较多研究,其NS3/4A蛋白酶切割MAVS/VISA以及NS4B蛋白作用于STING来逃逸RLR信号通路。但是HCV对TLR3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较少。TLR3是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家族成员之一,可......阅读全文

5月世界肝炎意识月,盘点肝炎研究进展

  肝炎是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其中以HBV和HCV感染最为严重,96%的肝炎死亡病例都是HBV和HCV感染导致的肝炎造成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近2.4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

吴健雄:世界超半数肝癌病人在中国

      吴健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肝胆病区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肿瘤临床》等杂志编委。1995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腹部肿瘤外科学博士学位,从事肝胆胰、胃肠、

外泌体协助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

  3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龙钢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yntenin regulates Hepatitis C virus sensitivity to neutralizing antibody by promoting

我国学者揭示syntenin蛋白协助丙肝病毒免疫逃逸过程机理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龙钢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yntenin regulates Hepatitis C virus sensitivity to neutralizing antibody by promoting E2

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个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动物模型

   美国NIH的Harvey Alter在40年前首次描述了非甲非乙病毒性肝炎 (NANBH),美国Chiron公司的Michael Houghton团队27年前就克隆出丙型肝炎病毒(HCV)并推出HCV的检测技术,HCV诊断和治疗走了近半个世纪。尽管如此,由于HCV经血感染通常无症状,

生物物理所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逃逸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引起丙型肝炎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天然免疫反应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HCV感染宿主细胞后,可被天然免疫系统识别,激活干扰素信号通路,进一步诱导下游一系列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而发挥直接抗病毒功能。但同时HCV又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俞晓峰博士现任赛业模式生物副总裁、高级科学家,负责基因修饰模式动物的研发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俞博士在遗传基因模式动物领域有超过20年研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干细胞相关领域及哺乳动物细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CRISPR/Cas9技术,热度背后的冷思考

  俞晓峰博士现任赛业模式生物副总裁、高级科学家,负责基因修饰模式动物的研发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俞博士在遗传基因模式动物领域有超过20年研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干细胞相关领域及哺乳动物细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俞晓峰博士现任赛业模式生物副总裁、高级科学家,负责基因修饰模式动物的研发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俞博士在遗传基因模式动物领域有超过20年研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干细胞相关领域及哺乳动物细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二)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针对目前常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改进方法与策略?俞博士:虽然相对于早期的免疫缺陷小鼠(如SCID, NOD-SCID等),免疫缺陷IL2rg小鼠已经具有支持人细胞,组织和免疫系统成功移植的能力。然而,为了进一步改善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在此类模

唐宏组揭示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建立的免疫学新机制

  病毒免疫逃逸和宿主免疫耗竭是导致慢性病毒感染建立的重要因素。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慢性化比例大于70%,但机制尚不清楚【1】。长期以来,临床上缺乏对HCV急性感染期肝脏原位免疫病理的观察,基础研究中缺乏合适的小动物模型,相关的研究受到非常大限制。  4月3日,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唐宏团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诱导免疫细胞凋亡、衰老和耗竭

  病毒选择宿主的初衷是为了寄生,复制自己,所以它会进化以逃逸人体免疫系统,达到长久寄生以及在人际间传播的目的。   COVID-19病人临床资料,ICU重症病人,淋巴细胞计数远低于Non-ICU病人,提示病毒可能通过某些机制引起了淋巴细胞的减少。   恒瑞等启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诱导免疫细胞凋亡、衰老和耗竭

前言 病毒选择宿主的初衷是为了寄生,复制自己,所以它会进化以逃逸人体免疫系统,达到长久寄生以及在人际间传播的目的。  COVID-19病人临床资料,ICU重症病人,淋巴细胞计数远低于Non-ICU病人,提示病毒可能通过某些机制引起了淋巴细胞的减少。  

我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个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动物模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武汉病毒所和生物物理所唐宏、陈新文研究组经过多年合作,利用免疫系统完整的小鼠,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完整反映HCV感染自然史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的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7日以封面论文在线发表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我国研制出首个丙肝病毒持续感染动物模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武汉病毒所和生物物理所唐宏、陈新文研究组经过多年合作,利用免疫系统完整的小鼠,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完整反映HCV感染自然史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的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7日以封面论文在线发表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发现LGP2在丙肝病毒诱导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1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病毒性肝炎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GP2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HCV infection-induced interferon responses。  RIG-I样受体属于病原模式识别受

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逃逸天然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它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HCV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以被RLR(RIG-I样受体)和TLR3(Toll 样受体3)识别,HCV阻断RLR信号通路已有较多研

最新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

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发布 共319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我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决定授予“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