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在粳稻适应低温逆境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低温严重影响水稻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增多,倒春寒、寒露风等低温灾害逐年增加。每年我国因低温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3-5亿吨,严重影响着粮食供给。亚洲栽培稻(俗称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一般而言,籼稻主要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粳稻由于比籼稻具有更强的低温耐受性多种植在温带地区。随着水稻种植区的不断北移,揭示粳稻驯化过程中适应低温环境的分子机制,对于培育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低温耐受性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图1. OsbZIP73的逐步选择模式以及OsbZIP73Jap耐低温的分子机制 植物应答外界不利环境如低温等主要通过两大类基因实现。第一类是功能基因,如渗透保护剂合成酶类、分子伴侣类及抗氧化酶类等基因,其产物在植物遭遇低温等逆境时可对植物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及生物膜等直接起保护作用;第二类是调节基因,如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基因,其产物在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可调动多个功能基......阅读全文

粳稻适应低温逆境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低温严重影响水稻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增多,倒春寒、寒露风等低温灾害逐年增加。每年我国因低温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3-5亿吨,严重影响着粮食供给。亚洲栽培稻(俗称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一般而言,籼稻主要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粳稻由于比籼稻具有更强的低温耐受性多种

我国学者揭示bZIP73基因对水稻低温耐受性影响

  低温严重影响水稻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增多,倒春寒、寒露风等低温灾害逐年增加。每年我国因低温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3-5亿吨,严重影响着粮食供给。亚洲栽培稻(俗称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一般而言,籼稻主要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粳稻由于比籼稻具有更强的低温耐受性多种

中科院《细胞》杂志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鉴别出了赋予粳稻耐冷性的一个数量性状基因座COLD1。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月2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的种康(Kang Cho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小麦开花和

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李自超团队在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克隆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发现,编码作物中十分保守的蛋白激酶基因 CTB4a,能够提高水稻生殖生长期的耐冷性,在低温条件下水稻保持较高花粉育性,从而提高结实率和产量。该研究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全文

中科院Nature子刊解析春化作用分子机制

  来自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冬小麦中O-GlcNAc介导VER2与TaGRP2相互作用,引起了TaVRN1 mRNA累积。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8月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的种康(Kang Cho

2015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公布

  生命科学作为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学科,也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域之一,最有可能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甚至“领跑”。2015年,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进展呢?24日,由我国首个学会联合体——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出的“2015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

研究揭示杂交水稻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作为母本接受花粉产生杂交种;在低温条件下,其育性恢复完成不育系的繁殖。到目前为止,控制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的基因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

清华大学Cell子刊揭示植物信号新机制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双功能转录因子AtYY1是拟南芥脱落酸(ABA)反应网络一个新的负调控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5月的《Molecular Plant》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刘进元(Jin-Yuan Li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包括:植物应答过氧化氢的分子基础;

四川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TB1通过控制花粉管生长调控了水稻的结实率,这一研究发现对于培育新型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遗传发育所在水稻氮利用效率改良研究中取得突破

  氮素是促进作物增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施用氮肥超过1.2亿吨。氮肥大量施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包括气候变化、土壤酸化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灾难。正因为如此,氮污染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据估计仅欧盟每年用于治理氮污染的费用在700-3200亿欧

再次飞跃 | 短短2天,中国学者连续发表11篇CNS

3.杨辉/李亦学/Lars M. Steinmetz等团队建立新型脱靶检测技术,基因编辑工具安全性评估或迎来新突破  CRISPR/Cas9是广泛关注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自从2012年被发明以来,它一直以其高效性和特异性备受世人的期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RISPR/Cas9从问世以来,其脱靶风险

哈佛学者通过评估基因突变探秘蛋白质3D结构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组测序已经变成一件平常的事情。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药店自行购买DNA测试盒,取样完成后寄给基因测序公司获取报告。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基因分析在洞见人类遗传、疾病和健康方面有着不言而喻的先见性。但是即便是在当下基因分析红透半边天的时代,DNA指导合成蛋白质却仍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