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大基因再发PNAS文章

作为基因组测序领域的排头兵,近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中科院系统,以及韩国,美国等处的科学家合作,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salt tolerance from the genome of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小盐芥基因组研究揭示其耐逆奥妙》)”的文章,完成了小盐芥(Thellungiella salsuginea)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包括华大基因王俊研究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王秀杰、陈受宜、储成才研究员,还有美国普渡大学朱健康教授。其他研究人员包括华大研究院总监王军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Han Bohnert教授等。 盐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性状具有重要影响。据估计,全球有1/3的灌溉地的盐度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这篇文章聚焦的小盐芥是典型的盐土植物,具有耐寒......阅读全文

lncRNA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miRNA的好Homie,非编码RNA界的NewStar --没想到在农业上大展身手啦   你没看错!不是标题党。说到miRNA的好Homie,非编码RNA界的NewStar,想必聪明博学的你就已经猜到了是lncRNA。今天大阅哥要给大家挖一挖lncRNA在农业上的研究进展。为了写这篇主题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盘点】Nature十大研究亮点

   Nature杂志推荐的2015年7月19日 ~ 2015年8月18日前十位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父母关系远近与身高和智力有关   研究者对102个群组和超过35万个体进行的这项联合元分析,通过观察连续纯合子片段(ROH,沿其全部长度被推断为纯合性的片段)研究了纯合性对具有公共卫生重要性

PNAS热点文章:表观基因组可因环境而改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作为有机体发育关键步骤的甲基化只是静态地DNA修饰,不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Salk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处于逆境下植物的DNA甲基化模式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对基因的调控。 科学家发现植物遭遇致病菌后,其表观遗传学密码会发生广泛的大量改

开启2020年科研新热点的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

  近期,Nature与Cell相继发表文章讨论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这位超级明星在各家媒体、宣传号上纷纷闪亮登场。一时间eccDNA走在了生物医学研究舞台的最中央,云序生物已经带您领略过eccDNA在这两篇重量级文章中的迷人风采(点击链接:颠覆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环状D

开启2020年科研新热点的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

  近期,Nature与Cell相继发表文章讨论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这位超级明星在各家媒体、宣传号上纷纷闪亮登场。一时间eccDNA走在了生物医学研究舞台的最中央,云序生物已经带您领略过eccDNA在这两篇重量级文章中的迷人风采(点击链接:颠覆性发现:癌基因竟不在染色体上---环状D

朱健康院士Cell Research发布表观遗传新发现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揭示出了Dicer非依赖性的RNA介导的DNA甲基化机制(RdDM)。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2月8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Jian-K

著名学者朱健康教授PNAS发表CRISPR新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对CRISPR/ Cas系统诱导的基因修饰的遗传度、特异性及模式进行了多代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朱健康(Jian-Kang Zhu)教授,朱教授是植物抗

植物表型研究文章TOP10(三)

TOP 4● 高通量表型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揭示水稻的自然遗传变异(Nat Commun,2014)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迅速发展,传统的植物表型测试已远远落后。此文的作者开发了一个高通量水稻表型测定设施(HRPF),用于监测水稻生育期的13个传统农艺性状和2个新定

研究揭示CRISPR/Cas系统在水稻中产生突变机制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实验室有关CRISPR/Cas研究新进展的文章The CRISPR/Cas9 system produces specific and homozygous targeted gene editing in rice in

我国学者利用须弥芥揭示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机制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拥有复杂的极端环境。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为研究生物在特殊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生物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基因组研究主要侧重于藏族人对低氧的适应,以及多种动物(牦牛、藏猪、藏獒、藏鸡、藏羚羊、地山雀、滇金丝猴、西藏倭

技术方法:如何计算进化生物学的突变率

  突变率有多种计算用途,比如,进化生物学家可以基于物种的突变率,预测一个物种首次分化为两个物种时的“分子钟”。科学家们还利用这些速率来追踪流感等病毒的演变速度。癌症生物学家也可以利用突变率估计肿瘤细胞基因组随时间变化的速度。  “这是每一个进化模型中必须输入的参数,”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博士后Yu

武大生科院:攻克植物早期胚胎发生过程中长期难题

  武汉大学孙蒙祥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Two-Step 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 with Two-Phase Parental Genome Contributions”的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植物母本控制开始转换到合子控制转换的特点,为该领域长期迷惑不解的问题提供

中科院、复旦Nature子刊解析RNA甲基化

  在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从DNA、RNA流向蛋白。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上都存在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并由此决定细胞的状态,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近年来人们发现,mRNA和其他RNA上也存在类似的调控机制。  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

8月22日 Nature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人类基因组动态甲基化图   该图所示为人类基因组的动态甲基化情况:图上x轴(左边)相应于在24种人类细胞和组织类型中所观察到的最大甲基化变化,y轴是平均总甲基化,z轴是CpG二核苷酸的密度。胞嘧啶的甲基化(通常发生在CpG上)是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的一个常见特征。大多数细胞类型都有相对

盘点9月Nature前十位亮点论文

  肠道微生物群丰富程度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包括一些癌症在内的其他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必须有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才能确定肥胖者会患哪种代谢疾病。本期Nature上两篇论文分析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所起作用,这个因素就是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富程度。Le Chatelier等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APA 越发成为新的基因转录与翻译调控的研究热点。在拟南芥和哺乳动物中,超过70%的转录本具有多个poly(A)位点。选择性多聚腺苷酸

Nature发表表观遗传学重要发现决定性别的RNA甲基化

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和长非编码RNA上最普遍的一种RNA修饰,介导了超过80%的RNA碱基甲基化。人们已经陆续鉴定了m6A所需的“读”、“写”和“擦除”蛋白,但对其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们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m6A在Sxl

中国学者发表RNA甲基化重要成果

  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上存在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由此决定细胞的状态,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近年来人们发现,mRNA和其他RNA也存在类似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比如m6A(N6-methyladenosine)。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美国普

中国学者发表RNA甲基化重要成果

  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上存在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由此决定细胞的状态,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近年来人们发现,mRNA和其他RNA也存在类似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比如m6A(N6-methyladenosine)。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美国普

4月7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视杯”是怎样形成的?  器官生成依靠很多细胞相互作用的协调来产生形成发育中的、组织所需的、集体性的细胞行为。Yoshiki Sasai及其同事建立了一个“三维细胞培养系统”,浮动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团能够成功地将它们自己组织到一个与“视杯”(一种袋状结构,在胚胎生

在纤毛虫鉴定了DNA6m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及阐明生物学功能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转座子抑制,基因表达,胚胎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真核生物中最主要的DNA甲基化修饰是5-甲基胞嘧啶(5mC)。由于其在真核生物中的丰富性和重要性,以前的研究集中表征5mC。相反,N6-甲基腺嘌呤DNA(6mA)修饰是原核

Science杂志最受关注的文章(4月)

  美国的《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Science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许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的,比如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间的

中国农大权威期刊发表CRISPR研究

  通过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组成型过量表达而产生的拟南芥突变体,通常在T1代是嵌合体。七月二十一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生物学权威期刊《Genome 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利用卵细胞特异性的启动子,来驱动Cas9的表达,并以很高的效率获得了多个靶基因的非嵌合

三种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基因的克隆就是利用体外重组  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和其它DNA顺序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基因克隆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分离特异基因并获得基因的完整的全序列,确定染色体定位,阐明基因的生化功能,明确其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控制关系。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由于植物发育,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

三种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基因的克隆就是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和其它DNA顺序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基因克隆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分离特异基因并获得基因的完整的全序列,确定染色体定位,阐明基因的生化功能,明确其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控制关系。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由于植物  发育,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版纳植物园完成蓖麻基因组bZIP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蓖麻是双子叶胚乳型植物的典型代表,是大戟科中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油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上。bZIP(basic leucine zipper)转录因子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中涉及多种生物进程,其中ABF亚族更是ABA信号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分子遗传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OsSGL基因协同正向调控水稻耐旱性机制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由于降水模式的年际变化和水稻生长季节降水量分布不均等原因,干旱胁迫仍是水稻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在缺乏农业用水的地区尤其如此。据估计,水稻生产耗费了中国总用水量的大约一半,每年由于干旱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5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