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赤霉素对α-淀粉酶诱导形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大麦或小麦种子吸水萌动后,胚的糊粉层中便产生赤霉素。这些赤霉素被释放到胚乳中后,能诱导,提高一些水解酶如β-1,3-糖苷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α-淀粉酶等酶的活性。其中研究得最彻底,最深入的是赤霉素对大麦糊粉层中α-淀粉酶诱导形成。赤霉素诱导或提高一些水解酶的活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器官建成具有重要意义。没有胚的种子由于不能产生赤霉素,胚乳中便没有α-淀粉酶。实验步骤一、材料与设备小麦种子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烧杯,移液管,水浴锅,试管,刀片,镊子,青霉素小瓶,恒温箱。药品0.1%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1克加蒸馏水50 ml ,沸水浴至淀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KH2PO4 8.16克,待其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 。2×10-5 M GA3溶液:680毫克GA3溶于少量95%乙醇中,再定容至1000 ml 。I2-KI溶液:0.600克碘化钾和0.060克碘(I2)分别用少量......阅读全文

赤霉素对α-淀粉酶诱导形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麦或小麦种子吸水萌动后,胚的糊粉层中便产生赤霉素。这些赤霉素被释放到胚乳中后,能诱导,提高一些水解酶如β-1,3-糖苷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α-淀粉酶等酶的活性。其中研究得最彻底,最深入的是赤霉素对大麦糊粉层中α-淀粉酶诱导形成。赤霉素诱导或提高一些水解酶的活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

赤霉素对α-淀粉酶诱导形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大麦或小麦种子吸水萌动后,胚的糊粉层中便产生赤霉素。这些赤霉素被释放到胚乳中后,能诱导,提高一些水解酶如β-1,3-糖苷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α-淀粉酶等酶的活性。其中研究得最彻底,最深入的是赤霉素对大麦糊粉层中α-淀粉酶诱导形成。赤霉素诱导或提高一些水解酶的活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

赤霉素类物质浓度测定实验

定量测定赤霉素类物质有许多方法:如大麦糊粉层α-淀粉酶诱导形成法,酸模叶片保绿法,小麦黄化苗第一叶片基部切断伸长法,水稻幼苗第二叶叶鞘伸长的“点滴法”等。其中以水稻幼苗法较好。这一方法利用了赤霉素刺激幼嫩植物节间伸长的重要生理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0.1-100pp M )内,叶鞘的伸长与浓度成正比

赤霉素类物质浓度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定量测定赤霉素类物质有许多方法:如大麦糊粉层α-淀粉酶诱导形成法,酸模叶片保绿法,小麦黄化苗第一叶片基部切断伸长法,水稻幼苗第二叶叶鞘伸长的“点滴法”等。其中以水稻幼苗法较好。这一方法利用了赤霉素刺激幼嫩植物节间伸长的重要生理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0.1-100pp M )内,叶鞘

赤霉素类物质浓度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定量测定赤霉素类物质有许多方法:如大麦糊粉层α-淀粉酶诱导形成法,酸模叶片保绿法,小麦黄化苗第一叶片基部切断伸长法,水稻幼苗第二叶叶鞘伸长的“点滴法”等。其中以水稻幼苗法较好。这一方法利用了赤霉素刺激幼嫩植物节间伸长的重要生理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0.1-100pp M )内,叶鞘

脱落酸的相关知识

脱落酸是植物五大天然生长调节剂之一,生物学种常用作植物组织培养。脱落酸在衰老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根部等许多部位形成。水分亏缺可以促进脱落酸的形成。 脱落酸的作用: 1.一直与促进生长,外施脱落酸浓度大时抑制茎、下胚轴、根、胚芽鞘或叶片的生长.浓度低时却促进离体黄瓜子叶

200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4  光合作用与碳循环 光系统Ⅱ (PSⅡ)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一个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光合作用 光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阐明 PSⅡ 的组装过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立新研究组对 PSⅡ 低 含量的拟南芥突变体(lpa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蛋白质标记实验显示 lp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