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告诉你中性粒细胞到底是好是坏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胞,当人体出现感染或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就会聚集在有炎症的地方开始吞噬细胞和细菌,帮助机体抵御感染等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扮演的角色或许不仅如此,其还扮演着其它角色,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ure:中性粒细胞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死亡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doi:10.1038/s41586-019-1167-6 许多慢性疾病都是由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中性粒细胞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死亡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一种定制的肽可抑制这一过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文章中,研究者研究了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这些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尚未查明的先天免疫反应。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和他的同事们专注于中性粒细胞的作用,这些......阅读全文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炎症恢复期。在炎症恢复期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属正常现象,但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检查

  1.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增高,绝对值>7.5×109/L。  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感染时明显升高,慢性不升高。  3.骨髓象 : 晚幼粒,杆状核增多,可见中毒颗粒,Döhle小体,胞质空泡。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可选择心电图,B超,X线,CT,MRI等检查。

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细胞分化为原粒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丧失分裂能力)、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一个原粒细胞经过增殖发育,最终生成8~32个分叶核粒细胞。此过程在骨髓中约需10天,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仅存6~10 h,然后逸出血

中性粒细胞的生理功能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可分为两类颗粒:较大的初级颗粒,即溶酶体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等;较小的次级颗粒,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防御素、杀菌渗透增强蛋白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

中性粒细胞的动力学

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是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在多种调控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的动力学过程而来的。目前对粒细胞的生成、分化、成熟和释放的动力学过程了解较明确,从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的整个过程,根据其功能和形态学特点,人为地将其划分为5个池: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状况。正常核象: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为主,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为1:13,无幼稚细胞。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包括:再生性左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象左移.核象左移最赏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核象左移根据其程度可分为:  轻度核象 左移仅见杆状核粒细胞增,>6%。  中度核象 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半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重度核象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介绍

  中性粒细胞受到某些化学因子的作用以后,可以朝因子源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趋化作用(chemotaxis),该化学物质称为趋化因子(chemotacticfactor)。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有两类:一是自身组织损伤释放的因子,例如胶原和纤维蛋白片段、补体活化产物及免疫细胞因子等;另一是微生物来源的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效应介绍

  到达损伤感染部位后,中性粒细胞可对细菌、细胞碎片或其他颗粒表现活跃的吞噬作用;但如何识别这些目标尚不明了,可能与被吞噬物表面的亲水性有关。吞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这是捕获大型颗粒抗原的主要方式,例如对同种细胞、细菌等微生物,都可以吞噬,吞噬后在胞浆内形成吞噬

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检查作用

  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作用为临床上某些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运动功能的检测指标。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降低,主要提示血中缺乏补体C3,常见于反复感染、齿龈炎、中耳炎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缺陷还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迟钝性白细胞综合征、肌动蛋白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

关于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简介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neutrophilic granulocytosis)是指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外周血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和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根据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出的绝对值升高,而并非是根据白细胞

科学家揭示中性粒细胞奥秘

 肝癌免疫微环境TIMELASER分型系统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示意图。(薛瑞栋 供图 )   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肝癌免疫微环境异质性图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检查

  引发粒细胞减少的各种感染应分别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应检测有关病毒的抗原和(或)抗体。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取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灶分泌物涂片检查也有重要价值。  2、感染灶的影像学检查可定位诊断及帮助定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各种有关的影像学检查可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简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胞浆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ANCA最早于1982年在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荧光染色模型有两种,胞浆型(cA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的作用是宿主抵御外界原菌的第一道防线。  ①吞噬细菌作用。  ②数目和功能的降低可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过程。  ③释放多种酶:胶原酶。引起基质降解。

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介绍

  临床意义  1.增多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分析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分类方法不一,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也可根据粒细胞生成减少、无效增殖、破坏过多、复合原因及假性粒细胞减少等而分成五大类:  (一)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成熟停滞  1.药物直接作用在骨髓  常见的有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等。抗生素中以氯霉素导致的粒细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检查作用

  对于怀疑患有血液病、感染、有炎症表现的人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检查过程

  (1)按自然沉降法分离受检者白细胞,用1.0g/L明胶的Tc199培养液配成5×106/ml细胞悬液。  (2)取受检白细胞悬液0.5ml,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0.1ml,健康人新鲜血清(作为调理素)0.4ml。  (3)每一标本一式两份。一份移置37℃培养2h后,离心(1500r/min)10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概述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者超过0.05时,又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中性粒细胞形态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毒颗粒,Döhle小体,胞质空泡的存在常提示存在明显或亚临床炎症,中毒,创伤或肿瘤,当同时伴有发热或其他炎症而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到少见的感染,如结核或骨髓炎,当外周血中同时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基本可排除急性创伤和感染所致的可能,此时应考虑内分泌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粒细胞减少症需从下列方面进行鉴别。  1、继发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鉴别前述八大类原因,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不难鉴别。但药物诱发者,有时要确定为某一药物所致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物。鉴别意义在于今后究竟应终身禁用哪一种药物。  2、各种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鉴别根据粒细胞减

怎样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治疗原则是针对其病因治疗原发病,防止继发感染,适当输新鲜血。  1.去除病因  治疗原发病。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反复发生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2.防止继发感染  不发热的患者,切忌滥用抗生素,因不恰当的治疗可造成耐药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不外乎:①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②粒细胞破坏丧失过多,粒细胞寿命缩短;③粒细胞分布异常;④综合前3种机制。

中性粒细胞升高,真的是感染吗?

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前三种因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所以称为粒细胞。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的功能包括粘附、移动、吞噬杀菌等,是机体天然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剂及材料1. 白色葡萄球菌2. 肉汤培养基3. 硷性美蓝液操作方法1. 菌液的制备  将白色葡萄球菌接种于中,放37℃温箱内培养12h左右;置水浴中加热10

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与诊断价值

1.序言:在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2015年发布的有关外周血细胞形态标准化命名和分级标准中,有这样一个名词:Hypogranulation – neutrophil(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而这个细胞名称在我们以前的教材中很少提及或表述的内容。与这个细胞名词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名词:Hy

关于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简介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GA)通常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以及抗中性粒细胞膜成分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不同。测定ANGA可以协助诊断临床上各种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疾病。需要检查人群多见于多系统自身免疫紊乱常伴有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的介绍

  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大致包括趋化、调理、吞噬和杀菌几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走向细菌周围,经过调理素作用的细菌易黏附在中性粒细胞上,使中性粒细胞膜内陷,通过胞饮作用将细菌吞入形成吞噬小包,与细胞内的溶酶体融合成噬溶酶体,将细菌杀伤。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可用于:(1)检测机体吞噬功能;(2)诊断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实验方法原理中性粒细胞是外周血循环和免疫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具有变形与吞噬能力,在抵抗疾病和保护机体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可以黏附于大静脉内皮细胞表面,在感染和应激时可被快速动员。具有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