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型蛋白质分子探针-核酸适配体治疗高度恶性肺腺癌

肺癌是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亚型。以EGFR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及以PD1/PDL1靶向性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极大地改善了肺腺癌病人的生存预后。然而,肺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以细胞快速增殖为主要特征的PP(Proximal-Proliferative)分子亚型肺腺癌既无法使用靶向治疗,也无法使用免疫治疗,仍然主要使用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大的化疗。因此,寻找PP亚型肺腺癌的治疗新靶点,开发特异性的靶向治疗药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方晓红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单分子分析,筛选了一系列靶向肺腺癌细胞的新型蛋白质分子探针-核酸适配体,利用这些核酸适配体,在肺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富集分离和CTC单细胞基因分析中不断取得进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Adv Mater. 2013, 25 (16......阅读全文

注射疫苗有望预防肿瘤

  “常见的”癌细胞   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许多所谓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正处于癌变的微小肿瘤。   例如从意外死亡的 40~50岁健康妇女尸检中发现,大约有1/3的妇女乳腺中有微小原位肿瘤;在男性前列腺也发现类似的现象。多数年龄在50~70岁的人的甲状腺活检也都能发现原位肿瘤,但这些人中的绝大

肿瘤治疗领域有了哪些新突破?

  这几天,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ASCO)2016年大会在芝加哥举行。随着会议逐渐接近尾声,越来越多的癌症治疗好消息出现在了公众的眼前。今天我们将对这些信息做一个盘点,将这些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各位读者。  血液肿瘤  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 宣布在研新药galinpep

朊病毒致肿瘤恶性转化研究获新进展

  朊病毒是正常蛋白错误折叠后形成的一种异常蛋白质。作为一种病原体,朊病毒因其能够引发包括疯牛病在内的退行性脑病而广为人知。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李朝阳课题组揭示了肿瘤细胞表达的原朊病毒蛋白应答肿瘤坏死因子的分子机制,朊病毒致肿瘤恶性转化研究获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蛋白指纹图谱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二)

四、关于蛋白指纹图谱随访的推荐方案对治疗后的癌症患者,应用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可监控癌症的复发和转移,检测的时间可参照关于蛋白指纹图谱随访的推荐方案:术后或放、化疗结束后第6周开始第1次复查;3年间每3个月一次;3到5年间每半年1次;5到7年间每年1次;7年后可停止复查;期间如发现升高,1月内再复检1

肿瘤糖基化可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检查点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其中与免疫相关的诊疗手段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2018年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tumour glyco-code as a novel immune checkpoint for immunothera

如何使用免疫组合疗法治疗“冷肿瘤”和“热肿瘤”?

  在过去几年里,癌症免疫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诞生给肿瘤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卓越疗效展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症方面的巨大潜力,但是很多癌症患者对这一创新疗法并没有响应。近些年来,人们经常会听到肿瘤可以分为“热”肿瘤和“冷”肿瘤两大类型,这两种类型的肿瘤有什么区别?对

盘点肿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肿瘤研究领取得的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Shrey Sindhwani  【1】Nat Mater:打破常规!揭示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的新机制!  doi:10.1038/s41563-019-0566-2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决定哪些纳米颗粒

Cell:对抗癌症的盟友

  感冒病毒通常有一个坏名声,然而来自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小组的新研究发现表明这些病毒也有可能是对抗癌症的一个有用的盟友。   腺病毒(感冒病毒的一种类型)通过形成分子工具(蛋白质)使得它能够劫持细胞的分子机器,包括与生长、复制和癌症抑制有关的大细胞机器。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鉴别了这

he4和ca125哪个更准确

  “HE4跟CA125都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那检查出CA125值超标,可是HE4指标是正常值,那这个到底提醒着什么?”图片来源:觅健  “He4 到底能不能起到检测到卵巢癌的发生呢?”  相信上述问题对不少觅友都造成过困扰,特别是对刚进入互助圈的觅友,复查结果一到手就对这几个“明星”肿瘤标志物

武汉病毒所实现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肿瘤检测一直是癌症诊疗的重要课题,生物纳米探针为肿瘤检测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崔宗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基于铁蛋白笼型纳米结构,构建了肿瘤靶向-磁性-荧光多功能探针,实现了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的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人铁蛋白能自组装形成24聚体的蛋白笼

系统性异质性:一种理解肿瘤异质性的综合性方法

  D.C. Wang, X. Wang于2016年8月发表在Semin Cell Dev Biol上的文章:Systems heterogeneity: An integrative way to understand cancer heterogeneity首次阐述了系统性异质性这一概念,为人们

Science:癌症免疫疗法“新靶点”——Cdk5

  7月22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与癌症治疗相关的检查点蛋白。在该蛋白的帮助下,某些脑瘤细胞能够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研究目标:Cdk5  这一研究中,科学家们聚焦了一种被

两项中国科学家肿瘤药物输送成果获国际认可

药物输送系统是国际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肿瘤靶向性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更是癌症治疗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部分。 近期分别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肿瘤靶向性药物输送体系方面获得的新进展,并分别获得了《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杂志》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生物化学新闻专栏

华人科学家用质谱和PDX模型寻找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

  癌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摧毁肿瘤,阻止肿瘤生长和扩散。为达到该目标,来自贝勒医学院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寻找乳腺癌治疗策略的新方法。他们首先鉴定一些促进肿瘤生长的蛋白,然后再对实验药物进行筛选找到有望中和这些蛋白的潜在药物分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e Com

中外科学家开辟抗肿瘤药物研发新方向

  铜离子是人体内的“危险分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有伴侣蛋白陪护,而不少肿瘤少了铜离子就会生长停滞。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何川课题组、艾默里大学陈靖课题组合作,经过三年多研究发现,细胞内有多种铜离子伴侣蛋白,只要控制住它们的行动,就可让肺癌、血液病、胰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蛋白指纹图谱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四)

案例5北京协和医院:蛋白指纹图谱早期诊断肾癌早期肾癌(RCC)常无明显症状,且无临床实用的肿瘤标记物,常延误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李汉忠主任指导下在对66名RCC患者进行了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共有7个蛋白存在明显差异,分子质量分别为3190、3931、4040、41

膀胱癌组织中bF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8例膀胱癌存档标本和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结果:48例膀胱癌存档蜡块中有23例阳性,浸润性癌显著高于浅表癌(P<0.01),除G1和G2之间外各分级阳性率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阳

肿瘤血管真的那么重要?能作为靶点帮助开发抗癌疗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在癌症领域的研究进展,他们逐渐发现肿瘤血管或许能够作为开发新型抗癌疗法的靶点,当然,肿瘤形成的血管对于肿瘤的扩散和进展也至关重要,那么科学家们如何以肿瘤血管为基础来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呢?本文汇总,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  【1】Nat Commun:新靶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简介

摘要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研究分析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及医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筛查SNPs的方法很多,各具特色,并一直不断地发展.本文对筛查SNP的几种常用及最新方法做一简要介绍,其中包括PCR-RFLP,分子信标等.细胞外基质

肿瘤标志物分类、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

肿瘤标志物分类、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      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

姚开泰院士团队将“叛变”免疫细胞拉回抗癌阵营

 7月14日,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研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和目的基因的癌细胞。姚开泰院士。  最新成果  ●团队在蔬菜里找到一类硫氰酸类物质,试验证明能杀死和预防肿瘤干细胞。再利用患癌的模式生物进行试验,发现和验证了其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效果,目前正在研发硫氰酸类药物。  ●团队能在

多蛋白复合物的癌症精准治疗范式,有望攻克肿瘤领域

   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执行者,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调节、基因表达、信号传递、代谢及周期调控等各个环节。在肿瘤恶化过程中,细胞中蛋白质互作网络会发生改变,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这种变化的诊断工具。  近日,纪念斯隆

科学家开发出通用性T细胞个人化癌症治疗有进一步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在2012年3月那期Cancer Research期刊上报道了一种通用性的基于T细胞的个人化癌症治疗方法。它是人们第一次提出的构建一种可修改的人工改造T细胞系统来攻击特定类型肿瘤,而且是通

研发疟疾疫苗的意外惊喜:科学家发现抗癌新物质

  10月12日,《Cancer Cell》期刊发表一篇文章,讲述来自于哥本哈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丹麦科学家们在抗癌研究中获得一个潜在性突破,他们在研发用于孕妇群体的疟疾疫苗过程中,发现疟疾蛋白,VAR2CSA,经过与特定碳水化合物、毒素结合重组后,有望抑制肿瘤增长,杀死癌细胞。  研究故事:意外

单个外泌体表型分析技术助力肿瘤研究

单个外泌体表型分析是将免疫学与光学完美结合的一种新技术[1]。该技术首先利用免疫识别将特定的外泌体进行捕获分离,然后再对目标外泌体的表面标志物及内容物(如携带的蛋白质、RNA、DNA及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外泌体的特性。借助单个外泌体表型分析技术,肿瘤学家可以更加深入的分析肿瘤相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临床应用意义解读

视黄醇结合蛋白( Retinol blinding protein,RBP) 为血浆中由肝脏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半衰期较短,是血液中维生素A 的特异转运蛋白,能较敏感地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1]。以往认为RBP是肾脏疾病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清RBP或尿液RBP

表观遗传修饰家族又添新成员 组蛋白丁酰化新功能诠释

  近年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发现了多种组蛋白密码,极大丰富了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在刚刚上线的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Cell上,该课题组又同时报道了三项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第一项研究首次发现了一种跟酮体代谢密切相关的表观遗传新修饰——组蛋白三羟基丁酰化[1];第二

生物物理所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研究中取得进展

  9月30日,PNA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领域的最新成果。这是他们继发现纳米酶(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诊断(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之后,又一次将纳米材料的新特性应用到肿

科学家开发出能有效治疗肺癌和胰腺癌的新型药物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或能有效抵御多种类型的癌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来自癌症患者的样本和小鼠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名为SHP2的新型抑制剂药物或能有效治疗恶性难以治疗的癌症,比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