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首个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完成

11月6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定名“炎黄一号”)。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介绍说,这一长达7页的长篇论文描绘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高达9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 科学家在这一研究中详细比较了中国人与已有数据的白种人基因组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性,新发现了41.7万例独有的遗传多态性位点,并对相应的基因功能进行了探讨,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人基因组结构的特征。 “炎黄一号”作为中国人参照基因组序列,从基因组学上对中国人与其他族群在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方面的显著差异作出了解释,揭示了中国人自主的基因组研究与中国人的医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关联性和必要性,对中国的基因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炎黄一号”计划在进行过程中采用了国际领先的DN......阅读全文

关于“炎黄一号”的研究故事

“金凤凰”栖落梧桐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于今年4月落户盐田,被形容为“深圳与华大就像谈恋爱,相互看对了眼”。作为一家亚洲领先的基因组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华大先后完成了多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因组研究工作。作为华大公益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迅速完成了多个高水平实验

我国研制完成首个亚洲人源和微生物源DNA序列标准物质

  6月19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发布首个亚洲人源(炎黄一号)DNA序列标准物质(BW-5201)和大肠杆菌O157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BW-5202)。这是全球首次发布亚洲人源DNA和微生物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为基因检测产业评估测序和数据分析

我国研制完成首个亚洲人源和微生物源DNA序列标准物质

   6月19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发布首个亚洲人源(炎黄一号)DNA序列标准物质(BW-5201)和大肠杆菌O157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BW-5202)。这是全球首次发布亚洲人源DNA和微生物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为基因检测产业评估测序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

首个亚洲人源基因检测序列标准物质完成研制

  6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发布首个亚洲人源(炎黄一号)DNA序列标准物质(BW-5201)和大肠杆菌O157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BW-5202)。这是全球首次发布亚洲人源DNA和微生物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为基因检测产业评估测序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标准。 

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已成功绘制完成

中国有了自己的基因组图谱,才能解决国人特有的疾病遗传问题。 时报记者 何建 摄 时报讯 (记者 凌慧珊 李鹤鸣) 昨日,我国科学家在深圳宣布,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已经成功绘制完成,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科学家表示,中国有了自己的数据和参考样本,才能解决中

黄种人将有首张基因组图谱

    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     有利实现个性化诊治     世界上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序列图即将由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这项工作正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内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该研究计划被命名为“炎黄一号”。计划发言人叶佳说,以黄种人的基因组图谱为研究目标,将为黄种人的

华大基因从1%到中国人的个体化基因组研究

  自1999年中国作为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独立完成了水稻和家蚕等大型基因组研究,并参与了家鸡、家猪、木瓜等多个重要动植物基因组图谱制作,在2007年还首次向世界公布了第一个中国人的个体化基因组序列。   中国虽然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在深圳

Nature:首个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完成

11月6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定名“炎黄一号”)。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介绍说,这一长达7页的长篇论文描绘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高

重磅内幕:传华大基因CEO王俊已离职,下家尚不明确

  近日,从王俊朋友圈的状态显示,他本人日前接受网易采访是其最后一次以华大基因CEO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暗示着这位曾领导华大基因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领军人物悄然离开了华大的舞台,而他的下一步去向尚不明确。此消息一出,引起业内人士一片哗然。今天SME小编就来扒一扒此事件的来龙去脉。  而从其微博的昵称看,

“炎黄99”计划在京启动-世界首例志愿者基因图谱开始绘制

继2007年10月完成“炎黄1号”计划、成功绘制全球首张黄种人基因图谱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1月5日在京宣布正式启动“炎黄99”计划,开始绘制全球首位匿名志愿者的基因图谱。 据悉,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非专业人士的基因图谱,此前绘制的3张人类基因图谱都来自科学界的专业人士,如“DNA之父”詹姆斯·沃森。

华大基因研究院与哥本哈根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9月11日上午,华大基因研究院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就双方联合培养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博士生项目仪式在深圳签署。这一联合培养项目被形象地比喻为世界基因科学界的“尖刀班”。为挑选拔尖学生进入该“尖刀班”培养,9月至10月,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将亲自带队前往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挑选10名优秀学生作

我国科学家首提“人类泛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   经过不懈研究和攻关,我国科研人员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获得新的重大进展――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科研人员还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参与的研

中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Science》封面的基因组文章

  随着测序技术的便捷化、廉价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基因组测序普及化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获得多个物种的基因组图谱。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基因组图谱成果都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Nature》或《Science》的封面上。     2002年 水稻基因组图谱 《Science》 《Nat

中国学者《Nature》《PloS-One》公布两个基因组图谱

  继中国科学家在《Nature》上公布首个中国人基因组“炎黄一号”后,近期中国的科学家又在《Nature》及《PLoS One》上公布新的基因组序列。     陈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Nature发表血吸虫基因组   犹他大学病理学系博士解析“第二代测序前的序列捕获芯片及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在临床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DNA测序方法的飞速发展让我们不仅知晓了人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小麦、水稻、家蚕以及很多细菌的序列也都尽在掌握,这时探明一段序列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成了科学家的新目标。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科学家发现30亿对核苷酸组成的庞大序列中只有1.5%用于编码基因,另外还有少许扮演调控基因表达的角色,

青年科学家王俊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青年科学家王俊,日前获得由凤凰卫视联合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评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王俊现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也担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多所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他2012年年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科学界年度十

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第一张蒙古人基因组图谱

来自纽约9月14日的消息,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Shenzhen Genomics Institute)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即将公布“蒙古人”的“第一张基因组测序图谱”。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即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分支机构,对于此次测序活动,他们表示,对世界上超过20亿人口的蒙古人种进行测序得到

“科学一号”胜利返航

  1月5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西太平洋海洋科学共享航次考察任务,顺利返回青岛奥帆基地码头。   海洋所所长孙松、党委书记王启尧等到码头迎接。   “科学一号”自2010年11月15日从青岛起航,历时52天,航程8300多

天宫一号转正飞行

  北京时间12月15日9时5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偏航模式转为三轴稳定对地飞行姿态后,进行了有害气体测试等一系列定期巡检项目的检测。目前,天宫一号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各项应用载荷在轨实验工作进展顺利。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1月20日转入长期运

“热辣一号”树鼩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主动进食辣椒的物种。但最近,这一观点却被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的团队推翻了。他们在一次偶然中发现,树鼩可以主动进食辣椒。  酸、甜、苦、辣、咸俗称“五味”。然而,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辣”并非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主流的观点认为,只有人类可以通过

新的DNA测序技术将促进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探索

今天在此间开幕的“二00七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透露,新近问世的DNA测序法已经在基因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基因表达的精确度达到数字化,揭示了染色质组蛋白的新功能。   全世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在为期四天的会上将交流新近问世的DNA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基因组学和基因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

试验十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11月25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3次飞行。

“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26日中午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同时,此次任务还成功搭载了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3颗小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一箭四星发射。

试验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11月25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3次飞行。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玲龙一号加冕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18.shtm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加冕成功!在吊装现场,随着风速测量符合标准,现场总指挥中核二二海南昌江项目部副总经

我国研制出首款家兔液相育种芯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72.shtm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樊新忠带领家兔遗传育种团队联合青岛康大兔业等龙头企业,利用液相探针杂交捕获测序技术,开发了全球首款家兔靶向捕获育种芯片“兔芯一号”“中兔一号”和“玉兔一号”,填补

环境治理要作为一号工程

  河北省唐山市市长陈学军近日到唐钢集团就厂区环境深度治理等工作进行调研。陈学军强调,要把环境治理上升为一号工程,全力抓好环境整治各项工作。   陈学军指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希望唐钢集团切实把厂区搬迁、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突出抓好唐

“大洋一号”赴南海海试

记者今天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大洋一号”船于10月18日驶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青岛团岛码头,前往南海执行2013年“大洋一号”船综合海试任务,之后将赴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第30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据了解,此次海试共有12家科研单位、74名调查队员参加,海试计划为32天,11月18日抵达海南三亚。本次海

“吉林一号”卫星6星出征

27日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获悉,当天,该公司有6颗卫星出征。它们近期将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发射成功后可为农业、林业、气象、海洋、城市建设以及科学试验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长光卫星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2015年,其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卫星成功

“省一号”是如何炼成的?

  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很多地区都在采取硬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有的地区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较好,但仍在进一步挖掘潜力,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有的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中游,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也不突出,但仍在多方面发力,努力缩小差距;还有一些地区工作基础较差,长期处于大气质量排名末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