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大在《Nature》发表科研成果

从东北农业大学了解到,日前,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在读博士生帅领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世界顶级科技期刊《Nature》上发表其博士课题研究工作成果。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利用基因修饰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健康成活的转基因哺乳动物。 据介绍,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项目自2009年建立。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摸索,在2011年8月,获得了由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与卵母细胞受精发育成的健康小鼠。其中10只动物至今仍健康存活,并可正常繁殖后代。同时,帅领博士所在的团队将携带基因修饰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与卵母细胞受精,获得了28只由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受精”发育而成的基因修饰小鼠,其中有8只存活至今,并已经繁殖出下一代。该研究为灵长类以及猪等大动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及疾病模型的建立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目前,哺乳动物中除了大鼠与小鼠的胚胎干细胞能够作为遗传修饰的载体外,其他物种,包括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无法进行生殖系传递,从......阅读全文

东北农大在《Nature》发表科研成果

  从东北农业大学了解到,日前,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在读博士生帅领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世界顶级科技期刊《Nature》上发表其博士课题研究工作成果。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利用基因修饰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健康成活的转基因哺乳动物。   据介绍,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项目自2009年

福农大张亮生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张亮生教授在发布会上分享睡莲研究成果 杨洁摄  12月19日,福建农林大学召开睡莲基因组和早期开花植物进化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由福建农林大学张亮生教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的研究成果《睡莲基因组和早期开花植物进化》(The water li

山农大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成果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今天(26日)在线发表来自山东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阻碍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的生殖隔离这一难题被山东农业大学段巧红教授团队破解,他们成功获得大白菜的种间、属间远缘杂交胚,让大白菜获得了“择偶”自由。十字花科蔬菜是我国栽培最广泛、食用量最多的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蔬菜总面

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大联合在Nature-Microbiology发表论文

  2017年2月7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耐药性研究团队在我中心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研究员的参与下,在著名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resis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valence

农大973首席科学家Nature发表农业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报告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智能耕作(Clever farming)技术将为中国提供足够多的粮食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同时减轻对于环境的压力。  他们说,根据预计,到2030年时中国的人口总数将从现在的13.5亿增长到14.7亿高峰,,每年将需要超过6.5亿顿的大米、小麦和玉米,中

华中农大生科院发表Nature子刊文章获重要研究进展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uplication of an upstream silencer of FZP increases grain yieldin rice”的文章,取得了于水稻穗型与产量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农大特聘教授发表CRISPR文章

  2015年12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韩建永带领的研究小组,以Letter的形式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Highly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biallelic reporter gene knock-in mice via CRISPR-

中国农大特聘教授发表CRISPR文章

  2015年12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韩建永带领的研究小组,以Letter的形式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Highly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biallelic reporter gene knock-in mice via CRISPR-

东北农大破译退化盐碱草地“改良密码”

  如何破解草地退化这一世界难题?20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摸索出治理松嫩草地退化和盐碱化的有效措施:在盐碱化草地上补播优质牧草野大麦。近期,该技术措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库勒村退化、盐碱化草地改良治理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预期效果。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华中农大与中国农大合作研究成果

2022年3月2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和杨小红团队的研究论文“Convergent selection of a WD40 protein that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maize and rice”。研究发现

东北农大多拉菌素项目通过验收-获国内首创

  5月13日,东北农业大学承担的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新型农用抗生素多拉菌素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剂型加工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专家组认定该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以多拉菌素产生菌株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NEAU1069为原始菌

美媒关注东北农大师生实验室染病事件

  东北农业大学27名学生和1名教师因实验感染布鲁氏菌病事件曝光后,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近日,美国《科学》和《科学家》网站对此进行了报道。  《科学》网站9月13日文章称,事件发生后,东北农大解雇了该校兽医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并对每位受害学生提供医疗补偿和减免学费。但是,仅有1

四川农大BMC发表lncRNA新成果

  在过去的几年里,长非编码RNAs(lncRNAs)已经得以广泛研究。有研究已在小鼠、大鼠和人类中鉴定了大量的lncRNAs,其中一些已被证明在肌肉发育和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覆盖家畜骨骼肌所有发育阶段的lncRNAs的特性,报道还较少。  8月22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研究

华中农大PLOS发表玉米研究新成果

  玉米穗行数(KRN)是玉米驯化和改良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由数量性状座位(QTL)控制的。最近,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题为“KRN4 Controls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ai

中国农大长江学者PLOS发表新成果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PLOS Genetics》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表明,在拟南芥中,IBP5调节着温度依赖性的R蛋白CHS3介导的防御反应,IBP5在多个R蛋白介导的防御反应的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讯作者杨淑华教授1991

中国农大权威期刊发表CRISPR研究

  通过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组成型过量表达而产生的拟南芥突变体,通常在T1代是嵌合体。七月二十一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生物学权威期刊《Genome 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利用卵细胞特异性的启动子,来驱动Cas9的表达,并以很高的效率获得了多个靶基因的非嵌合

Nature发表华中农大殷平课题组RNA表观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2016年6月2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华中农大生科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殷平教授结构生物学团队关于N6腺嘌呤甲基转移酶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晶体结构的最新科研进展。论文以“Structural basis of N6-adenosine methyl

安徽农大科研成果探究生物钟调控先天免疫功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95.shtm

中科院,中国农大合作发表PLoS-Genet文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细胞骨架蛋白TCS1调控细胞大小和形状的新机制。TCS1与微管马达蛋白KCBP复合体互作,能调控植物细胞大小和形状的新机制,这对于解析细胞形态建成的分子遗传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成果10月21日在线发表于P

华中农大PLOS-Genet发表水稻研究成果

  分蘖角度(tiller angle)是植物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基于自然选择分离出来可用于改善水稻结构的分蘖角度相关基因很少。11月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7个常见的分蘖

山农大泰山学者Plant-Cell发表研究新成果

  1月7日,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lant Cell》发表题为“The Arabidopsis NRG2 protein mediates nitrate signaling and interacts with and regul

南京农大PLOS-Genetics发表植物遗传学成果

  7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刊登了南京农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Arabidopsis COG Complex Subunits COG3 and COG8 Modulate Golgi Morphology, Vesicle Traffick

《自然》在线发表南开新能源团队科研成果

12月22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袁明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围绕高性能半导体量子点固体合成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表面有机配体化学结构理性设计,发展了高性能导电钙钛矿量子点固体薄膜制备全新策略,实现了多材料、跨尺寸的钙钛矿三原色电致发光器件的可控构筑

西安交大生物学者在Nature-Materials上发表评述文章

  肌腱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损伤的年发病率在 1/3000 左右。损伤后部分病例可以导致较为严重的畸形和功能受限。健康的肌腱—骨头界面粘附是如何实现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有效负载转移,引起了医学、力学和材料等科研人员的关注。长期以来业界认为,柔软的肌腱是经过平滑的组织作为过渡粘附在坚硬的骨头

心脏的谜团被解开,相关研究内容已经发表在Nature

  肯塔基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解开了一个长达60年的谜团,这个谜团是关于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  Kenneth S. Campbell博士是英国医学院心血管医学部的转化研究主任,他在分子水平上绘制了心脏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项名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a

让大白菜获得“择偶”自由!山农大团队在Nature的最新成果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今天(26日)在线发表来自山东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阻碍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的生殖隔离这一难题被山东农业大学段巧红教授团队破解,他们成功获得大白菜的种间、属间远缘杂交胚,让大白菜获得了“择偶”自由。  十字花科蔬菜是我国栽培最广泛、食用量最多的蔬菜,种植面积约占

东北农大学者因“内容重复”主动撤销一篇论文

  学术期刊《动物科学与生物技术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1月23日发表,撤销一篇来自中国东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的。  撤销声明说,由于该论文有大量内容和之前已发表的论文重复,因此作者要求撤销该论文。我们同时对此表示歉意。

中国农大特聘教授Cell子刊发表新成果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S期细胞周期调控的Mcm10与双六聚体Mcm2-7互作是解旋酶分解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结果发布在12月10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楼慧强( Huiqiang Lou)。楼教授的研究

如何实现高效捕光?我国学者在Nature发表最新结果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light harvesting for photosystem II in green algae 的论文,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课题组和日本国立基础生物学研

科学时评:科研成果传播与发表同样重要

  今年恰逢《哲学会刊》创刊350周年,这本期刊也开创了发表科研论文的先河。在学术圈有一句老话,叫“不出版便出局”,也就是说科研成果形成论文之后要在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平台上发表,否则便可能无人知晓,也就不会得到同行的了解和认可,进而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学术生涯。  但科研论文发表之后还应该有一个环节,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