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学家将出征南极为新科考站选址

极地考察船“雪龙”号9月底刚从北极回国,今天(10月25日)青岛籍16名科研专家再次出征,陆续到广州汇合,于11月5日参加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据了解,这些科研专家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为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目前,我国已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给南极“第四站”摸底 “这是我第一次要到长城站进行长时间的科研! ”海大生命科学学院老师刘晓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的科研任务是考察长城站附近的潮间带,比如采集藻类、微生物等等。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28次南极科考时,所里科研专家首次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两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此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收集相关数据,此外,还将进行大型海底生物拖网,对浮游动植物、南极磷虾进行采样调查。 记者了解到,此次科考任务之一是在距离跨度很远的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再建一个科考站。我......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南极长时间序列固定冰图

  南极固定冰与冰山(李新情供图)   南极中山站固定冰Landsat-8卫星影像(影像获取时间为2015年10月7日,李新情供图)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极地遥感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首次获取了环南极时间序列固定冰数据集,揭示了南极固定冰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冰

湿基南极磷虾中磷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南极磷虾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性脂、磷脂、虾青素等成分。且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结合在磷脂上而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因此,南极磷虾油的研究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南极磷虾油的提取方法一般都需要对原料预先干燥,此过程时间长、耗能大、成本高,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氧化,影响其品质。且主要通过

掘金“蓝土”:海洋生物技术助力药物研究

据预测,至2030年,将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洋生物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群,达到中等海洋生物技术强国水平,为2050年全面建设成为世界海洋生物技术强国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我国海洋科技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困难亟待克服?当我们强调海洋经济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对海洋有了深入

我国成功回收“沉睡”时间最长海底地震仪

  海底地震仪由地震计、记录仪和释放器3部分组成,其中地震计负责将接收到的地震波转化为电子信号,记录仪对电子信号进行采集和存储。科研人员通过释放器将海底地震仪回收后,可从记录仪中读取相关数据。  笔者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2月4日,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成功回收两年前在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布放的一套海底

南极冰封湖中发现古老生命为重大突破

   地球表面常年严寒的地方莫过于南北两极,而南极大陆更是全世界最冷的大陆。这片大陆被厚达上千米的冰层覆盖着,已经冰封了上千万年。谁能想到,厚实的冰层之下竟然潜藏着别样的风貌。  据《自然》杂志日前报道,美国科学家在距离南极点600公里的一处冰封湖面下,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古老生命迹象—— 一种微小的甲

南极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投入使用

  首次独立建成南极永久性验潮站   考察队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建立了一座数据实时传输永久性验潮站,这是我国首次独立建成的南极永久性验潮站,为我国监测南极海平面变化、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     首次应用无人机开展大范围南极海冰观测   考察期间,科考

2070年南极将会是什么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图景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为的气候变化正在给我们的星球带来无数的变化。现状让许多人感到迷惑,因为每天都会出现新的物种灭绝和气候变化带来威胁的消息。如果你不是科学家,就很难知道该怎么做。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正试图改变这一切,希望帮助人们描绘出南极的未来。  他们的新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自然》(Nature)杂

中国将在南极建首座境外天文台

  有“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之称的南极内陆冰盖将出现一个中国的南极天文台,这也将是我国建设的首座境外天文台。   望远镜独一无二   昨天(8月23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探秘宇宙”科学家和媒体面对面活动上,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南极天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力帆透露,天文台的主要设备包括了5米口径太赫

中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壳和上地幔研究中获重要发现

  在全球板块构造理论的研究中,南极大陆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经过长达8年努力,中国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结构和地质构造研究中,获得重要发现。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安美建研究员介绍,第四个国际极地年(2007-2008年)开展以来,国际上在东南极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

四年后中国将建成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历时165天,总航程达3.8万余海里,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21日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围绕罗斯海地区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南极环境业务化调查评估和南极大西洋扇区海洋环境综合考察三大任务,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78项调查任务和22项保障支撑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新站具备“

我国南极中山站首台光学望远镜“进驻”

  经过十几天艰苦的安装调试,“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BSST)日前在我国南极中山站正式实现初光。  “BSST能被科研人员专注利用,将极大地弥补我国在南极地区开展太阳系外行星搜寻工作的不足。”正在南极中山站越冬值守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姜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据了解,BSST由中科院国

超临界CO_2萃取南极磷虾油及虾青素工艺研究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extraction,SC-CO_2extraction)萃取了南极磷虾油。以磷虾油萃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对磷虾油萃取率的影响,确立了超临界CO_2法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

超临界CO_2萃取南极磷虾油及虾青素工艺研究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extraction,SC-CO_2extraction)萃取了南极磷虾油。以磷虾油萃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对磷虾油萃取率的影响,确立了超临界CO_2法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

“南极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8月18日至21日,“南极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由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等赞

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获得三个重大科学发现

  记者从南极中山站获悉,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对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首次实地探明南极冰盖底部存在地球表面最大的峡谷。  南极洲东部的一些冰盖地区由于地域偏远,是迄今人类认识最少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卫星遥感分析等手段,推测南极洲东部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冰盖底部应该藏

“海洋六号”打响“新年首炮”

   2016年12月31日,科考队员将高压气枪投入海水之中测量海底地层结构。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31日凌晨3时30分,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驶抵南纬60度、西经60度附近海域,开始了为期45天、跨年度的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  这是中国时隔26年再次开展以综合地质和地

中国南极天文观测已取得四项成果

  记者从中国南极天文中心获悉,自2007年在南极启动天文科考以来,中国南极天文观测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   自2007年起,中国天文学家就开始跟随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并到达冰穹A,进行科学考察、平台安装、天文观测等多项活动。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绍,经过国内多所天文科研

我国机器人将测南极6万平方公里冰架厚度

  在今年的南极科考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长航程冰盖漫游机器人首次圆满完成了30公里自主行走等试验任务。日前,该所副研究员卜春光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十二五”期间,南极科考车将完成南极艾默里冰架约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冰架厚度测量。   据介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

我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赴西藏进行高原选拔训练

17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南极内陆考察队员8月18日奔赴西藏,进行为期两周的高原选拔训练。这也是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赴西藏集训。 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计划于今年10月启程。在这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将继续对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地区进行综合考察。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介绍

中国科考队勇闯阿蒙森海探秘南极“前世今生”

  虽然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日前已踏上返航回国行程,但值得回顾的是,科考队员返航之前在阿蒙森海及附近的高浪海区颠簸20多天,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南极阿蒙森海综合调查,为中国探索南极“前世今生”的奥秘积累了宝贵样本和数据。  阿蒙森海位于南极南大洋太平洋扇区。历史上,曾有韩国、美国等少数

巴西南极科考站 没中国“极限建造”技术真不行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中国企业首次为其他国家打造的南极科考站——巴西费拉兹司令南极科学考察站(简称费拉兹站)预计将于明年3月在南极乔治王岛落成。在气候环境“极端”的南极,中国企业要靠哪些“极限建造”技术才能让科考站屹立在南极风雪中?  【全装配式施工搭积木般建房】  南极,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在

比手机频率高出1000倍的宇宙辐射能量,是怎样的存在?

你听说过太赫兹吗?你能想象到比手机信号的频率高出1000倍是什么概念吗?这么高的频率波段究竟有什么用呢?2016年12月13日凌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新创办的子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正式上线,其创刊的首篇,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学家等在南极的最新观测

南极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投入使用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南极可以观赏到众多罕见的自然现象。这是2010年1月22日子夜拍摄到的南极极昼。新华社记者 崔 静摄   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间,中国成功开展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冰川、天文、地质、海洋、高空物理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冰盖之巅

中国“极限建造”技术打造巴西南极科考站

  中国企业首次为其他国家打造的南极科考站——巴西费拉兹司令南极科学考察站(简称费拉兹站)预计将于明年3月在南极乔治王岛落成。在气候环境“极端”的南极,中国企业要靠哪些“极限建造”技术才能让科考站屹立在南极风雪中?  ——全装配式施工  搭积木般建房  南极,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在南极建造科考站,就

我国在南极内陆架设最大光学望远镜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3位第28次南极内陆天文科考队员4月18日向记者介绍,此次科考完成安装、调试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以及望远镜能源支撑平台;这是目前为止在南极内陆架设的最大光学望远镜,为我国建设南极天文台打下坚实基础。   与2008年初在冰穹

加拿大研究: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增加或与蜂蜜有关

1906年3月11日发生在台湾嘉义梅山的里氏7.1级地震造成至少1258人遇难,是台湾有文献记载以来死亡总人数第三的大震之一。近日,《地震研究通讯》刊发文章《从历史记录解惑台湾梅山1906年里氏7.1级地震》的文章,首次揭示了这次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地震机制,可以有效预测

我国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连续监测银河系

  我国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在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成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盖之巅”,安装在昆仑站,目前已可以通过卫星通讯进行远程遥控,实现全自动、连续监测银河系内的上亿颗恒星,并能够用来搜寻太阳系外行星。   据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商朝晖介绍,我国计划在昆仑站安装3台“南极巡

孙立广教授:“粪土研究”中走出自己的脚印

  近日,中科大教授孙立广课题组又有一篇论文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这是该小组今年4月以来在《自然》子刊上发表的第二篇关于热带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孙立广教授原本从事地质学研究,近十多年来,他另辟蹊径,率领弟子下南极,上北极,赴南海,寻找企鹅粪、鸟粪,独创“企鹅考古法”,开拓了“

我国首次在南极发现海洋PM2.5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洋,微塑料再次被科学家发现。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10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正在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近日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的尺寸还没有共识,但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南极地区气态污染物的来源及传输途径研究获进展

  由于南极大陆低温、干燥,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地区,一旦遭受到污染就更加难以治理。研究南极地区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的水平、来源及其路径对保护极地环境、研究极地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129I(T1/2=15.7 Ma)主要来自于人类核活动的释放,包括核武器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