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研究团队建立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作为人类微生物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大量存在于人体口腔、皮肤、肺、胃肠道、血液甚至脑脊液中。记者9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计算生物与医学生态学组利用最新成果,建立了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在人体中,它们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 “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的10倍以上,可高达万亿。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病毒、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和感染古菌的病毒。”学科组负责人马占山研究员介绍说,人体病毒群落与宿主间存在协同进化,因而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现有研究发现,人体病毒组与许多疾病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疾病可能会影响病毒组的多样性及其组成;同时,病毒组的改变也会反过来影响疾病的发病与进程。这些疾病不仅包括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和流行性感冒等由病毒感染直接引发的病毒源性疾病,还包括如囊性纤维化、牙周疾病、炎症性肠病等非病......阅读全文

泛冠状病毒药物开发的基础知识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成了这十年来广受关注公共卫生问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2-2004),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2-至今),2019-nCov(COVID-19),每一个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都带了巨大的冲击。   病毒通过接触,飞沫,气溶胶等形式,引起广泛传播,引起高

泛冠状病毒药物开发的基础知识(一)

前言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成了这十年来广受关注公共卫生问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2-2004),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2-至今),2019-nCov(COVID-19),每一个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都带了巨大的冲击。病毒通过接触,飞沫,气溶胶等形式,引起广泛传播,引起高感染率。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你知道多少?

  冠状病毒SARS-CoV-2开始在全球蔓延,给不少国家都带来了严重影响。近日,来自中国在内的多国专家在Cell杂志上发文表达了他们对此次疫情的了解和看法,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此次疫情。  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诊所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永振:  2019年12月,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出

新冠还没走,他们已经在预防下一场灾难!

  如何将潜在的大流行及时扼杀在萌芽阶段?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大开“科学脑洞”,贡献出以下几样“法宝”:  广谱冠状病毒疫苗  实验室培养类器官  绘制病毒分布图  2020年,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的人们感受到了致病病毒带来的恐怖危险。全球科学家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希望早日终结疫情。与此同时,还有一

疫情跟踪:水环境中的新兴和潜在新兴病毒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适合成为新兴的病原体,因为它们能够通过突变、基因重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适应新环境。肠病毒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水传播病原体之一,会导致偶发性疾病和流行疾病。与肠病毒有关的主要健康问题是胃肠道疾病,但它们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结膜炎、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肠道病毒如呼吸

复旦大学从基因组学角度揭示SARS-CoV-2的起源和出现

  新型人类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的持续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我们和中国的其他人参与了对这种病毒的初始基因组测序。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针对SARS-CoV-2的出现,这些基因组数据揭示了什么,并讨论了我们对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一种新的人类冠状病毒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预防。每年需要接种或选择接种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世界上还有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细菌

Nature公布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第二阶段(iHMP)完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238-8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HMP)是在2007年被提出,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健康人群为对象描绘了人体微生物的全景图。第二阶段的人类微生物组

揭开肠道微生物诸多秘密的NCS重磅研究

  最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火热,日益深入的研究也逐渐揭开了肠道微生物的诸多秘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中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近期关于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相关的NCS重磅研究,分享给大家。  【1】Cell:震惊!肿瘤微生物组竟能决定癌症患者的生死  DOI:10.1

浙江大学同时发表两篇Science论文

  1.Science:新研究揭示小鼠小脑与人类存在很大不同  doi:10.1126/science.aax7526  在一项新的针对大脑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小脑可能并不是人类小脑的良好模型。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0月17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

研究发现人类肠道病毒因人而异

  已知人类肠道中存在的大多数病毒是噬菌体,但它们如何与定植在体内的细菌相互作用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微生物组近年来成了研究热点,但科学家们仍然有很多关于肠道菌群的未解之谜,尤其是涉及到肠道中的病毒。  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爱尔兰科克大

2018年微生物领域都有哪些惊人发现?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是10的13次方,而与人体共生的细菌比人体细胞还要多10倍,其中肠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种不同的细菌。早在1886年,就有学者发现了大肠杆菌对消化有辅助作用。由此而展开的,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常见肠道菌的发现和功能探索也开启了早期人类对

赛默飞组学技术前沿创新高峰论坛,带您发现组学的力量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27日,由赛默飞世尔科技主办、分析测试百科网协办的组学技术前沿创新高峰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发现质谱力量”,邀请国内组学领域大咖共讨质谱在组学研究中的“力量”,期望共同推动中国组学研究发展。  赛默飞中国区色谱与质谱业务应用支持总监薄涛博士主持本次大

李兰娟团队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与新冠患者预后关系

  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导致超过1亿的感染和200万以上的死亡。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长期的COVID-19风险有关。很少有研究关注SARS-CoV-2感染后肠道菌群的恢复过程。  2021年4月8日,浙江大学李兰娟团队在Gut(IF=19.82)在线发表题为”Six-month fo

除了肠道细菌,肠道病毒失衡也可能与糖尿病风险有关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虽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一些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基因,但是哪些人会发展成1型糖尿病仍然不能很好地预测。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肠道病毒群落多样性较差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导致1型糖尿病的自身

除了肠道细菌,肠道病毒失衡也可能与糖尿病风险有关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虽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一些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基因,但是哪些人会发展成1型糖尿病仍然不能很好地预测。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肠道病毒群落多样性较差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导致1型糖尿病的自身

肠道菌群和人类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体中最多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基因还是细胞呢?NO,NO,是机体的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  肠道菌群是指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总和,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

2020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20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我国科学家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进入细胞机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颗粒与宿主表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香港成功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2012年亚太区生物信息学峰会在香港九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主办,《GigaScience》杂志协办。来自全球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讨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云计算、生物伦理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香港成功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2012年亚太区生物信息学峰会在香港九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主办,《GigaScience》杂志协办。来自全球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讨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云计算、生物伦理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你的工作入选没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 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科学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

应对新冠突出进展、嫦娥五号等入选2020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

《Nature》1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6年12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年终盘点:2018肠道微生物重要研究盘点

  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人体正常的肠道细菌种类有500~1000 种。人肠道中的细菌细胞数达100万亿个,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 78 %,然而人体细胞总数也不过10万亿个,这意味着胃肠道内的细菌总数比人体细胞总数还多10倍。  肠道细菌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繁多。占主要地位的是厚

接种三针抵御四型病毒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有何“绝招”

  近日,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和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朱江副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戊型肝炎疫苗的诸多“秘密”。  2012年,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宁”上市,该疫苗由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养生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生堂

HIV如何诡计多端 让科学家防不胜防?

  1981年,自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以来,人们才开始慢慢了解HIV和AIDS,随着科学家们30多年的努力研究,他们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不光阐明了HIV感染宿主的分子机制,还对抵御耐药性菌株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尽管如此,HIV病毒还会“另辟蹊径”寻找求生出路,让科学家们

2019中国生命科学20大进展榜单出炉 除了颜宁还有谁?

  经过1500位左右的读者投票,最后iNature编辑部得到了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20大进展,其中结构有2项,植物3项,生物机理研究4项,新方法/技术/动物模型6项,生物医学5项。  结构:颜宁团队Cav通道结构,这些结构为未来针对Cav通道病的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