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型纳米膜可以毫秒的速度将污水化为清水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由一束纳米管组成的膜。他们使用它作为纳米反应器,使用阳光作为驱动器,将以亚甲基蓝标记的水在数毫秒内转化为清澈的水(ACS Nano, "Enhanced Organic Photocatalysis in Confined Flow through a Carbon Nitride Nanotube Membrane with Conversions in the Millisecond Regime)。 在粘度较低的液体中进行反应,这为化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该校胶体化学系主任马库斯·安东尼蒂教授(Markus Antonietti)说。 在此图像中,我们看到几个平行的纳米级管作为其中发生光催化反应的膜的一部分。膜是由这种纳米管的整体组成的宏观物体。(图片: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ScienceBrush Design) 化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成......阅读全文

苏州纳米所发表碳纳米管纤维研究综述

  碳纳米管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超级材料,是构建未来超强结构和碳基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核心基础材料。将碳纳米管组装成宏观体(如纤维、薄膜和泡沫等)是实现碳纳米管宏量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碳纳米管纤维是碳纳米管的一维连续组装体,其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而且可以通过编织形成二维薄膜或者三维编织结构,成为最受关注的碳纳

苏州纳米所碳纳米管生物复合材料电驱动性能研究获新进展

  电驱动材料是一种能在外界电信号的刺激下产生形变的材料,由于它的巨大应用价值,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探索兴趣。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自从1999年美国Texas大学的Baughman组首先报道了单臂碳纳米管在电解液中的电驱动现象后,

水驱动下的碳纳米管复合纤维致动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致动器是一种能够在外界信号源的驱动下产生一定的位移响应或提供力学输出的器件,亦称人工肌肉。这种器件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其种类及应用都十分广泛。例如,大家熟知的电动机就是一种典型的电致动器。此外,用于制造卫星天线的形状记忆合金、产生精准位移的压电陶瓷等,也都可看作是致动器。  碳纳米管是

首次揭示硼氮纳米管的完整周期的可逆的结构动力学过程

  低维纳米材料中受激电子诱导的结构演变研究,揭示了电-声子相互作用过程的特征时间尺度。作为典型的管状一维材料,硼氮纳米管(BNNT)具有卓越的热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超快结构动力学分析可以揭示其中的重要物理特性以及蕴含的物理机制,为发展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提供重要物理信息。

王中林小组首次实现高功率纳米发电机驱动常规电子器件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研发出一系列基于压电纳米材料的大功率纳米发电机(Nanogenerator),输出电压达2~3伏,并将其首次成功应用于驱动常规电子器件。这一系列最新进展的3篇论文分别发表在7月和10月出版的美国《纳米快报》和英国的《自然—通讯》上。

美国实验室:MIT坐拥44生物工程研究分支

  站在全球材料科学之巅的美国,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的研究自然也是全球领先。   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全球顶尖学府均拥有众多的纳米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室,如麻省理工学院就拥有44个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所/研究室。   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迈克尔·莱维特和

苏州纳米所印刷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研究取得进展

  印刷电子技术是最近5年来才在国际上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与产业领域,印刷电子技术成为当今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前沿研究热点。高性能新型印刷电子墨水的研制成为印刷电子技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半导体碳纳米管与其他半导体材料相比不仅尺寸小、电学性能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好,而且碳纳米管构建的晶体管等电子

“原子制造”新主力!碳纳米管极端非线性光场电子发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25203, 11427808, 11774314, 11974426, 11974429, 91850120, 11774396, 91850201, 51602071)等的资助下,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开辉教授团队,中科院物理所孟胜研究员

我国学者实现一维纳米晶的精准控制

上三图为使用两性分子直筒型瓶刷状共聚物BBCP作为纳米反应器来合成一维纳米晶体的合成机制图解:(a)通过纤维素基模板辅助合成纳米棒;(b)通过纤维素基模板辅助合成核-壳结构的纳米棒;(c)通过纤维素基模板辅助合成纳米管。上两图为纳米棒的合成示意图:(a)通过纤维素基模板法辅助合成的上转换的NaYF4

物理所碳纳米管薄膜基人工肌肉致动器研究取得进展

  碳纳米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现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各种类型的碳纳米管及其宏观聚集体陆续被报道,其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也不断地被挖掘,用以制备高性能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及致动器等。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纳米材料与介观物

实验室研发首款碳纳米管量子光发射器

  近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制造了一种碳纳米管量子光发射器。这种光发射器在室温和电信波长下能够进行单光子发射。  CINT纳米管是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纳米管表面结构能够可控地引入发光缺陷,开发出基于碳纳米管的单个光子源。工作关键突破是能够强制纳米管在缺陷部位从单个点沿管发光,将缺陷水平限制在每管一个,

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工程中心落户泾河新城

  7月26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工程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该项目由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与陕西国能锂业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组建,将有力促进中国锂产业的深度转化和升级,对泾河新城把中国锂谷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锂产业示范基地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量产后将形成

中国科大在纳米机电系统(NEMS)相关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系列进展。该实验室固态量子芯片组郭国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姜开利研究组等合作并成功实现了两个串联碳纳米管谐振器的强耦合、碳纳米管谐振器中两个模式的强耦合,并利用这种耦合实现了声子的

美借鉴向日葵开发高效太阳能发电系统

    目前一些太阳能电池板能够通过追踪太阳的位置获得更高的效率,但基本都是采用GPS定位、发动机驱动等主动追踪模式,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但其本身也需要消耗能量。     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纳米所在高纯度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分离应用方面获进展

  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s-SWNTs)具有独特的电学、力学和光学特性,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硅延续摩尔定律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但是,目前通过常规制备手段所制备的SWNTs均是不同导电属性的SWNTs混合物,极大地阻碍了其优异电子性能的发挥及在诸多高端科技领域里的潜在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地获得高纯度、

《Nature》10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

这个领域4天内连续发表Science、Nature Nano.和Nature Electronics

  范德华异质结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在光电器件领域展示出无限的魔力,在经历过2019年的狂欢之后,2020年刚刚开始,又开始展露实力。  2020年1月31日,东京大学首先在Science发力,报道了渴望已久的一维范德华异质结。2月3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第9次华北五省市电镜会在呼伦贝尔召开 新技术层出不穷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7月23日,由华北五省电子显微镜学会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组织的“第九次华北五省市电子显微学研讨会及2016年全国实验室协作服务交流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会议囊括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束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在材料、生命科学、

新型生物纳米电子晶体管构建成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3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建造了可由三磷酸腺苷(ATP)驱动和控制的生物纳米电子混合晶体管。他们称,新型晶体管是首个整合的生物电子系统,其将为义肢等电子修复设备与人体的融合提供重要途径。相关研究发布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

2014年世界新材料科技发展回顾

  在纳米材料领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在纳米尺度上采用一种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开发出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其整体厚度还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却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国家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层复合材料的超导机制,并发现一种潜在的工艺能使石

化学所在漆酶生物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漆酶作为一种多铜族氧化酶,因其能够实现在较低过电位下对氧气分子的电化学催化还原,因而在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电化学的传感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和其他生物酶相似,漆酶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其活性中心的铜离子(氧化酚类底物的T1铜离子和还原氧气的T2-T3铜簇,图1)深埋于酶分子的内部。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常规

我国学者实现一维纳米晶的精准控制

  9月16日,国际顶尖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青年千人、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庞新厂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由庞新厂作为第一作者、并由其主要完成的对一维纳米晶体直径、长度、长径比、组份、形貌以及结构进行精准控制的合成技术(链接:Xinchang Pang, et al. 1D nanocr

纳米机电系统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固态量子芯片组教授郭国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教授姜开利研究组等合作,成功实现了两个串联碳纳米管谐振器的强耦合、碳纳米管谐振器中两个模式的强耦合,并利

美开发出太阳热能储存新材料

  据美国《连线》杂志7月19日报道,日前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能够按需储存和释放热能。以这种材料制成的储热设备不但能量存储密度大,还具有成本低、运输方便、储能时间长的特点,有望开创一种捕获和存储太阳能的全新方式。相关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化学所在漆酶生物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漆酶作为一种多铜族氧化酶,因其能够实现在较低过电位下对氧气分子的电化学催化还原,因而在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电化学的传感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和其他生物酶相似,漆酶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其活性中心的铜离子(氧化酚类底物的T1铜离子和还原氧气的T2-T3铜簇,图1)深埋于酶分子的内部。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常规

高效乳化油水分离膜材料取得阶段性进展

  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污水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危害极大,特别是含油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水体资源,使我国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短缺及浪费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加大对含油废水的分离利用显得非常重要和急迫。其中乳化油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COD值高,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乳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第八届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生物分离专场(上)

  2013年5月17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隆重召开。以下是生物分离专场精彩报告。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  来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炉

共评出100篇优秀论文和334篇提名论文  从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获悉,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评出1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334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本次评选工作于2009年10月正式启动,评选对象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

苏州纳米所在石墨烯光驱动器及其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光驱动器件可以把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形变,而无需通过齿轮等机械传送装置的转换,具有远程的、无接触、无损伤、易操控等特点,尤其是太阳光中几乎具有无穷无尽的光能,因此,光驱动器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前景,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研究工作者的兴趣。光驱动器件研究的关键之一,是发展在光照下具有能量转化特性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