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心律失常临床用药分析(三)

3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指连续发生三次以上的异位激动,具有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的特点,发作时心室率大多数在I50-250次/分之间。频率稳定,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的频率可不一样;节律整齐,特别是室上性者;室性节律可稍有不齐;每次持续时间不等,可为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数天,少数可持续数周。发生机制多为折返激动引起。根据异位冲动的起源部位不同,可将阵发性心动过速分为房性结性和室性。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前者的异位起搏点在心房,后者的异位起搏点在交界区。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终止发作最常用的有效手段。药物无效者行食道调搏超速抑制终止之。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行电复律术。反复发作室上速行导管射频消融,进行根治。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较......阅读全文

怎样预防心律失常?

  1.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居住环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闹,多种花草,有利于怡养性情;  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节制房事,预防感冒;  4.尽力保持标准体重,勿贪饮食,因为发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5.注意季节、时令、气候的变化,因为

抗心律失常药

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可分为两类,即缓慢型:包括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过速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颤动等,是本节讨论的药物。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喝浓茶更易患心律失常 七个措施对付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形成和(或)传导发生障碍,引起心脏节律或频率异常。心律失常大多数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如冠心病、心肌疾病、风心病等,也可由非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早搏可因情绪紧张、疲劳、饮酒、喝浓茶和咖啡所致。  其临床表现为一种突发的规律或不规律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憋闷、气促、手足

心律失常常规治疗

【一般资料】女性,68岁,职员【主诉】发作性心悸、胸闷1周【现病史】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心悸、胸闷,口服稳心颗粒,未见明显好转,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夜内发作较频,于门诊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成对房早,频发室早,室早二、三联律,ST-T动态改变。为求系统治疗,门诊以“心律失常”收入

心律失常的基本介绍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

心律失常的诊疗(一)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通过心脏传导系统,按一定的频率、顺序及速度播散,使心脏进行收缩和舒张活动,称为正常窦性心律。如果心脏激动的形成、频率或传导不正常,均可形成心律失常(arrhythmia)。形成心律失常的原因:(1)激动形成失常;(2)激动传导失常;(3)激动形成和传导失常并存。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赞成仅对恶性心律失常或有明显自觉症状者进行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适应症:    ①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类Ⅱ级以上;    ②室上速(PSVT)有或无心功能不全;    ③室颤(VF)或多形性室速;    ④预激综合征(WPW)伴房颤(AF);    ⑤Q-T延长综

心律失常的诊疗(二)

  步骤三 确诊的重要依据    1.心脏听诊心律可高达300次/分,心律绝对规则,心音强度一致。    2.心电图特征    ①P-R间期绝对整齐,心室率婴儿230-325次/分,儿童160-220次/分。    ②QRS波形态同窦性,若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呈右束支阻滞型。    ③P波常与前一心动

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编者按】2014 年,心律失常治疗进展包括自主神经功能干预、药物治疗、影像学识别、装置治疗和遗传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本期“Year in Review”系列之心律失常治疗主要介绍上述五个方面的进展,全文发表在 2014 年 12 月 23 日发表的 Nature Reviews Card

心律失常临床用药分析(六)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无任何自觉症状,重者可出现头晕、头昏、黑蒙、乏力、晕厥等。无自觉症状、心律减慢较轻者(心律>50次/分)不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