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寻找导致新冠重症的基因

去年3月以来,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分析了逾10万名COVID-19患者的基因组,希望能找到一些遗传线索,用来预测哪些人最易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后发展成重症。经过一番努力,这些团队于7月8日在《自然》上报道了十多个基因突变[1]——这些突变与个体感染COVID-19和发展成重症有很强的统计学关联。 美国加州埃尔森特罗的COVID-19患者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居然有好几个常见的基因突变和COVID-19有很大的关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传染病医师、遗传流行病学家Guillaume Butler-Laporte说,“我们没想到会发现这么明确的关联。” 参与本次分析的多支团队既有科研实验室,也有私人公司,比如美国的23andMe和AncestryDNA,分析结果在过去一年里相继发布。整个项目被称为COVID-19“宿主遗传学计划”(Host Genetics Initiative,HGI),今年3月最先......阅读全文

王立铭:德尔塔突变株入侵,新冠防控需新思路

  我相信,最近你和我一样,在密切关注这一波从南京禄口机场开始、逐渐扩散到全国15个省区市,感染人数已经超过400人的新冠疫情。这是在2020年3月9日,中国本土新冠疫情实现零新增之后,国内最严重的一次疫情反复。  你肯定也已经知道,这波疫情主要由新冠 “德尔塔”(Delta)突变株引起,这是一种公

新冠大流行,哪些关键突变株值得关注?

   导 读   在全球新冠疫情依旧严峻形势下,越来越多突变株成为关注焦点。从2020年底引发全欧恐慌的Alpha到现在成为主流感染病例的Delta,以及中间时不时在新闻里看到加州突变株、德州突变株、Delta plus等形形色色的突变株,各种 “突变” 信息蜂拥而至的今天,我们难免犹如迷

再解析:新冠病毒基因组组学特性分析与检测试剂性能...

再解析:新冠病毒基因组组学特性分析与检测试剂性能的关联性2019新型冠状病毒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2019-nCoV。2020年3月13日,世卫组织将2019冠状病毒疫情从流行病升级为全球大流行病,疫情已在全球广泛传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诊断方法成为病原体检

免疫系统识别新冠突变病毒的“双保险”

  逃得过中和抗体,逃不过T细胞,免疫系统识别新冠突变病毒的“双保险”  上周,Novavax公司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公司相继公布了各自开发的新冠疫苗在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的积极结果。这两项临床试验结果也都指出,两款疫苗在南非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产生的保护效力都显著低于其它

超越mRNA疫苗?北大开发可应对新冠突变株的环状RNA疫苗

  2020年初,新冠病毒(SARS-CoV-2)导致的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大流行,并一直延续至今。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新冠疫情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截至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超过1.8亿人被感染,累计死亡人数接近400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新

强!中国学者用最短时间突破100篇CNS生命科学领域成果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了共计102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领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篇,Nature 发表了45篇,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预防。每年需要接种或选择接种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世界上还有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细菌

1传1500的德尔塔还没走,“毒王”又来了,疫苗扛得住吗?

  7 月 20 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全国确诊病例就已经五百多例,甚至还出现了多位重症患者。  除了南京,还有扬州、张家界、郑州等城市,也迅速成为疫情扩散的重灾区,一度让人有点重回 2020 年的感觉。  隔壁那些防疫做的比较差的,确诊病例就更多了

《自然》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解读

2020年12月14日,Nature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其中包括:冷冻电镜突破、压力导致白发的原因、南级臭氧法逐渐恢复、银河系中的快速射电暴等。这十大科学发现中,有2篇论文发表于Science杂志,其余12篇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十大科学发现的重

武汉大学开发纳米孔测序法,较qPCR阳性率检测率提升43.8%

  2019年底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已有许多感染和死亡病例,截止2020年3月1日,累计确诊超8万人,死亡近三千例,但仍存在许多临床疑似病例无法确诊。既往COVID-19诊断依赖于qPCR核酸检测,但是该方法显示出较高的假阴性率和低敏感性(阳性检出率仅为30%至50%),

新抗新冠病毒药物潜在作用靶点—新冠病毒包膜蛋白

  新冠病毒已经感染超过1.5亿人次,并导致300多万人死亡,然而迄今尚无用于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确证对于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6月10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高召兵、李佳、沈敬山,以及武汉病毒所张磊砢、昆明动物所郑永唐联合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 发表

1小时快速诊断!华大基因研发新冠变异株B.1.1.7试剂盒

  1月5日,由英国率先报告的新冠突变毒株B.1.1.7谱系已向多国蔓延,这引发了外界对疫情的进一步关注。今日,国内基因测序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控股子公司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B.1.1.7株(N501Y)快速鉴定试剂盒。华大因源称,针对新型冠状病

1小时快速诊断!华大基因研发新冠变异株B.1.1.7试剂盒

  1月5日,由英国率先报告的新冠突变毒株B.1.1.7谱系已向多国蔓延,这引发了外界对疫情的进一步关注。今日,国内基因测序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控股子公司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B.1.1.7株(N501Y)快速鉴定试剂盒。华大因源称,针对新型冠状病

新冠还没走,他们已经在预防下一场灾难!

  如何将潜在的大流行及时扼杀在萌芽阶段?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大开“科学脑洞”,贡献出以下几样“法宝”:  广谱冠状病毒疫苗  实验室培养类器官  绘制病毒分布图  2020年,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的人们感受到了致病病毒带来的恐怖危险。全球科学家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希望早日终结疫情。与此同时,还有一

印度疫情全面失控,超70%患者感染超级变种B.1.617

  近期,印度疫情迅速恶化,日新增感染病例超34万。印度现在的新感染病例比迄今为止任何其他国家都多,几乎占全球新病例激增的一半。  疫情暴发以来,印度单日确诊病例数变化趋势  由于疫情不断恶化,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急剧增长。据环球时报报道,在新德里,每4分钟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每日死亡超2000人,

美国研究所基于冷冻电镜揭示新冠病毒的恐怖亲和力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最近提交的一篇论文对新冠病毒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一个结论:新冠病毒 S 蛋白与细胞 ACE2 的亲和力是 SARS 的 10 到 20 倍。  这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传染性相比 SARS 要高出很多。  这篇最新论文目前被发布在

Science 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解读

  2020年12月17日,Science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为了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十大科学突破的重大意义,《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特邀各领域著名科学家对其中9个自然科学相关突破进行深入解读,以更广泛、有效地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发展前沿与最新进展

Protein & Cell:农科院团队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步志高团队研究建立了能同时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稳定、有效复制的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模型。研究发现,自然情况下,小鼠对新冠病毒不易感,因而研发出对新冠病毒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为深入探索新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

MDx 2021:新冠快检/HBV/结核等病原检测技术平台的升级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1年5月20-21日,MDx 2021第七届中国先进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在上海新发展亚太JW万豪酒店开幕。本次论坛深度探讨分子诊断技术升级及产品申报与临床落地等前沿走向、基于测序的mNGS临床落地方案、纳米孔/单分子/固态纳米孔技术平台进展、PCR/RAA/dPCR等技

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专利布局中的“中国力量”

  高通量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是一项在单细胞水平对全基因组进行扩增与测序的新技术。有关研究显示,该技术对于筛选新冠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具有独特优势。中和抗体是指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时,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某些抗体;该抗体能够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细胞。  3月20日,来自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随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些疑团。比如,新冠肺炎的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但也有一些中青年人发展成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体接受检测,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更多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者有着

女性HIV感染者确诊新冠,216天体内新冠病毒变异32次!

  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南非一名36岁女性HIV感染者确诊新冠,在染疫的216天期间,病毒在她体内出现多达32次变异,包含E484K突变、N510Y突变等。  目前未知她身上出现的变异病毒株是否会传给其他人,现阶段尚未有证据表明HIV感染者可能会使新冠疫情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商业内幕引述该篇论文进行

清华等团队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

  蝙蝠是“百毒不侵”的天然病毒蓄水池,它们为什么携带大量病毒却免受其害?人类是否可以从这里寻求一条对付多种病毒的普适性思路?  北京时间3月31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

SARS小鼠模型的构建策略与应用进展

在全国疫情逐步清零时,北京的疫情却出现了“反弹”,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止6月18日24时,北京8天内已出现新增确诊病例183例,还有一些主动筛查中发现的无症状携带病例。这无疑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疫情尚未结束,仍需加强防疫! 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由新冠病毒(SARS-CoV-2)

南非新冠病毒变体快速传播 这些需要值得注意!

  上周,南非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正在快速传播的新冠病毒变体。该变体发现于南非对新冠病毒的日常基因监测中,先出现于沿海,后往内陆扩散,目前被命名为501Y.V2。  该变体与本月早前在英国发现的B1.1.7变体并不相同。但南非科学家将两种病毒变体的基因组序列比较后,发现二者在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

2021年医药投资下一个蓝海在哪里?眼科、小分子还是AI+?

  2020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融资加速,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规模都创下新高。从2020年医药板块整体表现来看,可以用十分亮眼来形容,各细分领域行情也非常活跃。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全球的生物医药市场正面临转型。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来看,医药企业从政府、投资机构和科技公司不断获得利好因素,如政策

美拉沙星:一个可以高效抑制读码框移位的小分子化合物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肆虐全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也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同时,全球科学家的目光也空前聚焦于新冠病毒(SARS-CoV-2)与新冠肺炎的研究,以期通过科学的力量帮助人类战胜这

RT-qPCR常用的SYBR@Green I双链DNA结合染料的应用

      随着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聊病毒是个敏感话题。今天我们就从这个敏感话题着手,好好聊一聊。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我们现在提起来就咬牙切齿的的新冠

吴仲义蒲慕明再次呼吁及时公开共享数据

   截至2020年2月10日,共有55条2019-nCoV的病毒基因组可公开获取。其中,在1月22日以前获取的31份测序数据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仅有1例来自于美国)。然而1月22日以后,余下的24份数据一律源于境外,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法国、英国等。  国内学术界对于所谓“高影

新冠病毒源自哪里?基因组分析解读秒懂

  研究小组分析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间测定的各国患者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组。结果发现全球新冠病毒分为三个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不同“变体”,分别标记为“A”、“B”和“C”。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患者主要感染的是A型病毒,在武汉居住的美国人中也发现了A的变异版本。  武汉甚至整个东亚地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