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1.氨基酸的激活和转运 阶段在胞质中进行,氨基酸本身不认识密码,自己也不会到Ribosome上,须靠tRNA。 氨基酸+tRNA →→氨基酰tRNA复合物 每一种氨基酸均有专一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此酶首先激活氨基酸的羟基,使它与特定的tRNA结合,形成氨基酰tRNA复合物。所以,此酶是高度专一的,能识别并反应对应的氨基酸与其tRNA,而tRNA能以反密码子识别密码子,将相应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合成肽链。2.在多聚核糖体上的mRNA分子上形成多肽链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的聚合作用,是合成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步骤: (1)多肽链的起始:mRNA从核到胞质,在起始因子和Mg 的作用下,小亚基与mRNA的起始部位结合,甲硫氨酰(蛋氨酸)—tRNA的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的起始密码AuG(mRNA)互补结合,接着大亚基也结合上去,核糖体上一次可容纳二个密码子。(原核生物中为甲酰甲硫氨酰) (2)多肽链的延长......阅读全文

Nature:人工改造核糖体可以将细胞变成“化工厂”

  通过劫持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生物学家们开发出了一个工具,可以用来理解抗生素的合成和作用过程,而且可以改造细胞成为特制的“化学工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化学家Alexander Mankin领导的一个包括生物工程学家的团队,成功改造了细胞内的重要分子机器核糖体,这个研究可能推动合成生物学的

曹晓风实验室PNAS发布表观遗传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拟南芥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3(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3,PRMT3)可影响核糖体RNA前体(pre-rRNA)加工,是核糖体生物合成的必要条件。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曹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应该如何理解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和细胞核中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绘图的技能。在指导学生学习细胞微观结构

亚细胞(细胞器)构造的组成与功能

分离与纯化对象之一:“亚细胞(细胞器)”的构造与功能     上世纪20年代以Svedberg为首的欧洲科学家艰难研制的超速离心机原型主要目的是想分离和纯化病毒、细胞和亚细胞构造(细胞器),然而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代及以后的各代超速离心机,在很长

RF3通过提前释放新生肽链,维持蛋白质稳态的新机制

  蛋白质如何实现正确折叠是生物学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上世纪60年代,诺奖获得者Anfinsen提出了经典概念:“蛋白质的结构是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并可在体外变性后自发地重新折叠成天然构象”。随着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广泛开展,马普生化所的Ulrich Hartl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Arthur Ho

分析神经细胞的详细结构

 作为连接结构生物学和神经科学各个方面的多学科项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员使用了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并将其与质谱,RNA测序和遗传技术相结合。低温EM成像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在极低的温度和接近生理条件下确定蛋白质结构-特别是包含多个分子的较大复合物。该研究的第-一作者M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讲义(四)

第四讲 DNA、RNA和蛋白质代谢  DNA是贮藏遗传信息的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DNA分子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不但决定了胞内所有RNA及蛋白质的基本结构,还通过蛋白质(酶)的功能间接控制了细胞内全部有效成份的生产、运转和功能发挥。贮藏在任何基因中的生物信息都必须首先被转录生成RNA,才能够得到表达。D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植物群体遗传蛋白质组学 1.l 遗传多样性蛋白质研究基于基因组学的一些遗传标记,如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R(Simple Sequen

RNA实验方案和应用(一)

RNA是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信使RNA(mRNA)是DNA转录得到的,用做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蛋白质的合成是由核糖体完成的,核糖体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组成。用于蛋白合成的氨基酸,是通过转运RNA(tRNA)输送到核糖体上的。RNA分子也是参与RNA转运过程的核糖蛋白的一部分。

衰老造血干细胞的“生存压力”

组织更新是机体依赖于持久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所进行的一项基础生理过程。但是,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干细胞的功能也会随之退化。造血干细胞(HSC)可以维持全部血细胞谱系,它与其它长寿命干细胞一样,容易在老化过程中积累DNA损伤。对HSC来说,这些损伤会降低其再生血细胞的能力,并增加患白血病等疾病的

核糖体合成有助于细胞转移 或成为癌症治疗备选方法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Uppsala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核糖体(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的合成有助于细胞转移。研究结果为晚期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可能。  随着肿瘤进展到晚期,它们会去分化,变得更具侵略性,并失去起源组织的特征。它们还具有迁移能力,

Cell惊人发现改写生物学教科书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在所有细胞中负责构建蛋白质的分子机器——核糖体有时候甚至会在信使RNA的非翻译区内合成蛋白质,这对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接受的生物学理论提出了意外的挑战。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教授Rachel Green博士说

亚细胞(细胞器)构造的组成与功能(四)

三.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粗面内质网:最重要的功能是合成输出蛋白(或称分泌蛋白:包括各种肽类、激素、酶类和抗体)   &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1985年美国PE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发明了该项技术,Saiki等首先应用于镰状红细胞贫血的产前诊断,但由于操作方法繁琐未能全面推广应用。直到1988年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的发现和应用,使PCR技术

Nature里程碑研究:新型非编码反义RNA

  在研究帕金森氏病的过程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获得了一个可以提高工业蛋白质合成用于治疗用途的新发现。他们设法了解了非蛋白质编码RNA的一个新功能:借助这类称作“反义”的非编码RNA的活性可以提高编码基因的蛋白质合成活性。相关成果发表在10月1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为了合成蛋白

PCR原理与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1985年美国PE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发明了该项技术,Saiki等首先应用于镰状红细胞贫血的产前诊断,但由于操作方法繁琐未能全面推广应用。直到1988年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的发现和应用,使PCR技术

核酸提取和纯化控制程序

  核酸提取和纯化控制程序   1. 目的:规定DNA和RNA核酸样本提取和纯化实验应遵守的操作。   2. 适用范围:生物样本提取DNA和RNA核酸,并包括对核酸样品的长期保存。   3. 基本定义和术语:   DNA,脱氧核糖核:基因组DNA构成了生物体的完整遗传信息。几乎所有生物体的基

国产vs进口,荧光定量PCR预混液真实测评

  核酸提取和纯化控制程序   1. 目的:规定DNA和RNA核酸样本提取和纯化实验应遵守的操作。   2. 适用范围:生物样本提取DNA和RNA核酸,并包括对核酸样品的长期保存。   3. 基本定义和术语:   DNA,脱氧核糖核:基因组DNA构成了生物体的完整遗传信息。几乎所有生物体的基

亚细胞(细胞器)构造的组成与功能(三)

△ 微体: microbody (peroxisome) 在植物种子内称为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0.5um,单位膜内包有中等致密颗粒,常见于肝、肾上皮细胞、支气管无纤毛上皮细胞中。种类:● 有核样微体● 有边缘板或哑铃样微体&

Nature杂志12月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不知不觉,再过天2016年就离我们远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那么即将过去的12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一起学习。  【1】Nature:首次揭示RNA剪接与衰老存在因果关联  doi:10.1038/nature20789  衰老是

克隆基因的表达(expression of cloned gene)-1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是指储存遗传信息的基因经过一系列步骤表现出其生物功能的整个过程。典型的基因表达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过程。基因的表达主要涉及到两个过程:转录和翻译。   第一节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能量运输的关键-ATP酶与GTP酶

ATP与ATP酶:ATP酶,又称为三磷酸腺苷酶,是一类能将三磷酸腺苷(ATP)催化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根离子的酶,这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量可以通过传递而被用于驱动另一个需要能量的化学反应。这一过程被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广泛利用。部分ATP酶是内在膜蛋白(Integral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讲义(六)

4. DNA序列分析a. Sanger的双脱氧链终止法Cambridge的F. Sanger在1977年发明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单链DNA的序列,其基本原理如下:①DNA聚合酶能够用单链DNA作为模板,合成准确的DNA互补链;②该酶能够用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作底物并将其聚合

《PNAS》:RNA“质检员”被发现

在8月14日的《PNAS》网络版上,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脊椎动物细胞内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来确保只有正确的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以防止不可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DNA复制过程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RNA,而由于合成蛋白组的核糖体在

一文详解信号肽作用

  输送  信号肽可使正在翻译的核糖体附着到rER膜上。  在信号肽指引下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输运  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因此游离的核糖体和膜结合核糖体之间本身并无差异。信号肽是作为一种附着到ER膜上的信号识别,此可能通过开始合成出的N-端头几个氨基酸的疏水功能。然后蛋白链插

起底RNA,跑龙套还是暗黑教主?

  9月20日,一篇“新研究挑战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报道表示,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RNA在DNA修复过程中短暂现身,随后隐退。这一发现被认为是RNA在DNA“失能”时,主持生命密码的传递工作。视觉中国  然而,在1957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学术会议讲座最先提出“中心法则”

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系统

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是基因工程操作中最初取得成功的途径。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同所有的生命过程一样,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包括两个主要过程:即 DNA转录成mRNA和 mRNA翻译成蛋白质。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表达有以下特点:①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 聚合酶(真核细胞有三种)识别原

高光侠组揭示机体抗病毒新机制:抑制病毒蛋白翻译过程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机体也并非坐以待毙,而是进化出多种方式感知病毒的感染并通过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的病毒。病毒的感染诱导干扰素产生,而干扰素上调多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根据已有报道,ISGs在HIV-1 病毒复制期的多个步骤以不同机制抑制病毒【1】。

昆明动物所揭示rRNA加工机器的进化机制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核糖体RNA的加工成熟及其与核糖体蛋白的结合是核糖体亚基装配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的该过程是在核仁中进行的。在酵母上已有报道核糖体小亚基rRNA(SSU rRNA)的加工成熟,是由一个被称为SSU Processome(小亚基rRNA加工体)的核酸蛋白复合体所

生物信息学应用:序列分析,电子克隆等初探

生物信息学可指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和分析生物学数据。这就意味着生物信息学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人工智能、机器人一直到基因组(genome)分析。就基因组分析这一角度来看,生物信息学主要是指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和分析。近年来,蛋白质结构数据的快速增长,使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处理分析也归入到生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