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技抗疫实践得到《自然》杂志高度评价

“在中国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健康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模式变革下,中国学者通过信息与医学交叉合作,在‘科技抗疫’及‘慢性病远程防治’中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10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刊发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在数字医疗及健康医疗领域科技创新与模式变革取得的成绩。 文章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工智能(AI)与生物医学研究学者、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光宇研究员,与来自中国各地机构和医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放射学家、呼吸专家和临床医生合作组成专家团队。在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研发工作中,专家团队应用胸部影像(X-ray、CT)、医学文本等多中心、多维度的医疗大数据,开发了可以检测包括COVID-19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肺部疾病通用智能识别框架,推动了应急救治模式的智能化变革。 文章指出,该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及时部署到了中国湖北等地多家医院。研究资料和算法代码发布到中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云平......阅读全文

新冠小鼠模型在抗疫中的技术运用(一)

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多种技术方式制备的疫苗已经进入临床II期。然而动物模型的相对短缺,很大程度影响了现阶段新冠疫苗的研发及临床试验的进程,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动物模型的选择、制备以及应用等多方面的信息,来完善疫苗或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步骤,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多个国产新冠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有望成抗疫“新利器”

  记者日前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获悉,我国已有自主研发的新冠药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正申请附条件上市。另有多个药物在国内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当前显示出积极疗效。  从恢复期患者血液分离得到的几百个抗体中,筛选出2株活性高、互补性强的抗体——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团队研发的新冠

结合抗疫经验 《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全球发布

   4月8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指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应对新冠肺炎复旦中山网络国际论坛暨《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以下简称《中山方案》)全球发布会在中山医院举行,并利用5G-SA(独立组网)技术,向全球直播。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表示

多款新冠口服药获进展 抗疫仍需“组合拳”

近期,全球多款新冠口服药物研发取得进展,给抗疫带来新希望。专家指出,疫苗和药物是互补的“组合拳”关系,未来打好抗疫“攻坚战”离不开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疗药物。多款口服药获进展 本月4日,全球首款抗新冠口服药——美国默克公司和里奇巴克生物医药公司联合研发的莫那比拉韦,被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率先批准

中医药抗疫获认可,新冠肺炎治疗有了更多选择!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3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特别审批程序应急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清肺排毒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化湿败毒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宣肺败毒颗粒上市。   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

我国科技抗疫实践得到《自然》杂志高度评价

  “在中国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健康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模式变革下,中国学者通过信息与医学交叉合作,在‘科技抗疫’及‘慢性病远程防治’中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10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刊发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在数字医疗及健康医疗领域科技创新与模式变革取得的成绩。  文章介绍,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自然起源”说新佐证?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报告称,在老挝北部发现迄今为止和新冠病毒最为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可能与新冠病毒存在进化关系。这项研究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线索,也让科学家们更接近于确定新冠病毒的起源。相关研究于9月1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

张伯礼:中医药在新冠抗疫参与度与广度前所未有

  中央指导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3月18日晚在武汉与美国同行连线交流时说,中国抗击疫情取得了显著进步,关键在于三个经验:一是,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隔离点人群普遍服用中药汤剂,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二是,通过方舱医院,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地调节了医疗资

《柳叶刀》社论:中国在新冠肺炎的抗疫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新华社伦敦3月7日电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6日发表社论说,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通过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巨大公共卫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中国的抗疫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文章说,根据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中国在应对这次疫情中采取了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

上海九院抗“疫”研“新”成效显著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全体医务人员抗“疫”研“新”,在探索中砥砺前行,成效显著。  临床抗“疫“ 重任在肩  在医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感染科团队积极协助医院及时制定更新新冠疑似病人筛查流程,规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要求,完善隔离病房的防护措施,合理安排一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