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稳步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基础工作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2022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对2022年工作作出五方面重点部署,在提升防震减灾服务实效上,提出要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基础工作,完成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建设。 中国地震局2022年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一是提升防震减灾业务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监测站网改扩建等国家重大项目立项实施;组织实施好《地震业务信息化重点任务(2022-2024年)》,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业务系统和平台功能。 二是抓实抓细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化建设。推进地震监测站网规划建设,编制实施海洋地震观测站网规划;建立地震监测预报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地震监测站网总体运行监控;持续优化地震预报业务,加快构建重点区域主要断层动力学模型,完善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加快推进地震速报业务转型升级,完成预警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健全监测预警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快形......阅读全文

2022年完成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建设

  中国2022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对2022年工作作出五方面重点部署,在提升防震减灾服务实效上,提出要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基础工作,完成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建设。  中国地震局2022年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一是提升防震减灾业务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地震科学实验场、

地震局:2025初步形成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

中国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开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防震减灾发展形势和发展思路,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

中国地震局:2021年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2022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获悉,全国地震系统圆满完成2021年全年各项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本次会议指出,2021年,地震系统坚持统筹推进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防震减灾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持续提升、震灾防御基础业务体系逐步形成、地震科

我国力争到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

  1月24日,黄土地震灾害研究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铁地震预警合作再上新台阶,“非线性地震模拟”应用获“戈登·贝尔”奖,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使我国海地地震观测技术走向“万米时代”……   24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报告中描绘了这样一份蓝图:到202

“全链条”监测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

  今年是四川汶川8.0级地震15周年,也是芦山7.0级地震10周年。在四川,地震科研观测如何实现?如何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近日,中新网记者探访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监测中心站了解到,四川近年来通过“全链条”监测,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现代化水平。  400米深井打在断裂带上 实时监测地下流体异常  在

中巴地震监测与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举办

  8月29日至9月2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巴中心”)联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中-巴地震监测与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  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旨在更好地推动巴基斯坦地震台网建设,增强巴基斯坦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促进双方在防震减灾领域科技合作,帮助巴

中科院与中国地震局开展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遥感合作

  7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地震局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遥感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主持签署仪式。  陈建民在致辞中对中科院在汶川、玉树地震中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中科院

北京地震预警系统投入运行

  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在国家科技部等支持下,北京地震预警系统于近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目前,京津唐三地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具备相互预警能力。   北京地震预警实际应用工作也已同步启动。北京市丰台区地震局与成都高新减灾所合作,已在丰台区东高地三角地第二社区、丰台区东高地青

尽早捕捉地震波信号-中国即将建成实时地震监测网

  202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当前,用于尽早捕捉地震波信号的一张实时地震监测大网建设已经接近尾声。  在今年防灾减灾日前夕,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强、李山有和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金星、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院士,共同科普介绍中国地震预

地震局:未来将采取三方面措施加强地震预报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在7月19日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未来将采取三方面措施,加强地震预报。 阴朝民说,中国的地震预报是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全面的进行,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在地震监测、地震预报的理论,包括我们的实践方面,经过十年的积累,在1975年,根据我们预报的经验和海城地区地震的一些特

中国地震局面向公众启用自动地震速报服务

  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中国地震局将于4月1日起正式提供自动地震速报服务,中国地震台网将通过手机、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向全社会实时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   据介绍,地震速报是地震台网的核心功能。在震后第一时间发布震中位置、震级大小等地震参数,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判断灾情、启动应急处置,最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综合减灾技术委员会在广东成立

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曾琮(右)和综合减灾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邹建军(左)共同为新成立的综合减灾技术委员会揭牌。1月26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综合减灾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东召开。据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邹建军介绍,技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为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将立足于预防和减轻风灾、雨灾

海峡两岸防震减灾研讨会在京举行

双方均期待更多合作 6月27日~28日,中国科学院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行海峡两岸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2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0余位专家以及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刘兆汉教授带队的10位台湾科学家出席了本次会议。6月27日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会见了台湾科学家。双方均表示希望能够开展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明年年底竣工验收

  中国地震局在24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议上透露,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于2023年底竣工验收,届时将在中国重点地区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全国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据这次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议介绍,近年来,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和服务工作取得多项进展及成效,其中,地震科技助力防震减灾

地震局:中国地震预警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地震局赈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苗崇刚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地震预警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苗崇刚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地震局正在实施国家地震安全工程项目,这个项目里,涉及到一部分地震预警的工程建设。   他介绍,今年的1月份,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质检总局组织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专项研讨

  公共服务质量是国际质量组织长期关注、研究和着力推动提升的重要领域,也是发达国家政府实施现代治理的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中“实施京津冀、华东地区重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要求,10月15日,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组织召开了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研讨会

“鳌山”应急科普与减防灾服务能力建设研讨会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46.shtm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为更好服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实践,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青岛校区举办了以“应急科普与减防灾服务能力建设”为主

专家学者共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与防御技术

  近日,第二届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与防御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城建大学召开。  本届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大中城市与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与韧性提升技术”,共吸引了来自国内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工程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交流。  会上,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白海力,天津市地震局副局长李成日,天津市

上海已可监测0.5级以上地震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9周年纪念日。记者日前从市地震局获悉,目前上海市行政区域的测震监控能力已达到M≥0.5级,定位精度小于5千米,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定位精度小于5千米。约2分钟内可提供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区域地震速报,12分钟内经人工复核做出地震速报。  目前上海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由上海市地震灾害

海内外防震减灾专家齐聚广州共论核电站安全

  主题为“核电站地震安全”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22日在广州举行,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芬兰、日本等境内外近百名从事核电站和防震减灾工程研究的顶级专家参会,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地震(海啸)中安全的核电站。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广州大学,中广核工程

中国地震局开展新疆沙雅县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30日7时4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北纬40.01度,东经82.29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第一时间做出部署,在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进行视频连线,听取震情汇

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公布!这75家入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告,公布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涉及120家单位。其中,试验检测类平台共有75家单位上榜,大部分为检测机构。详情如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告,公布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涉及120家单位。其中,试验检测类平台共有75家单位上榜,大部分为检测机构。详

九江建成国内首个氡观测仪检测平台-监测全球地震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来到了九江地震台,这是一个坐落在九江却监测着全球地震,为地震信息发布提供技术支撑,建有“氡检测平台”的国家台站。  据了解,九江地震台建成了全国首个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测平台,该建设项目填补氡观测仪检测的空白,实现氡观测仪检测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为了提升防震减

赵文津院士:地震测报需“双管齐下”

  自4月以来,全球范围地震频发。数据显示,仅4月的上半月(截至4月18日凌晨两点),记录到的地震数量就有352个之多。  如此频发的地震难免让人有些担忧和顾虑,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日前在北京地质学会组织的“院士讲地灾”高峰论坛上表示:地震频发的事实无法回避,当务之急是:一方面加强对

中国完成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62.shtm 中新网福州3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 张斌)自2020年5月全面开展以来,中国近500万普查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影响,积极探索推进,全面完成了全国普查调查工作。国

王暾:从地震到多灾种预警的“亲历者”

   今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回望13年前那场惊天浩劫,在位于四川成都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内,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王暾仍不时望向挂在办公室墙面上的一幅幅13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照片,“这张是汶川,这张是映秀,这张是北川老

专家受访谈地震预警:预警信息发布尚需规范

  4月1日,中国地震局宣布面向公众启用自动地震速报服务,中国地震台网将通过手机、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向全社会实时发布地震信息。   有了这个速报系统,地震发生后,社会公众了解地震信息就方便了很多。但社会公众更关心的是,地震是否可以被准确预报?前段时间一度成为“热点话题”的地震预警,和只有

“四川造”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飞赴土耳其

2月8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称“减灾所”)了解到,“四川智造”的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已随四川蓝天救援队飞赴土耳其。这是中国地震救援报警系统首次走出国门服务救灾。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由减灾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

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昨从省质量强省办公室获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已正式下发,要求至“十三五”末,我省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筹建的国家级检测技术中心总数超过50个,在国家级标准验证中心、认证技术机构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检验、检测、标准、认证、计

检验检测-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适应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必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综合检测,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