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沙门氏菌的简介

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是造成伤寒病的病原体,是肠道沙门氏菌的一个血清型。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力很强。人感染后主要症状为高烧,可达39~40℃;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常称“伤寒热”;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阅读全文

洪都拉斯农业部发生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疫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2019年12月18日,洪都拉斯农业部向OIE报告称,洪都拉斯发生了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弗朗西斯科·莫拉桑省圣安东尼奥德奥连特市,疫情于2019年11月28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经尸检与实验室检测发现,具体发病情况如下:  受影响动物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少部分也可通过微生物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副伤寒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沙门菌还可引起胃肠炎和败血症。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一、的传播与致病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少部分也可通过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副伤寒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沙门菌还可引起胃肠炎和败血症。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适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均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直杆菌,大小0.7~1.5μm×2.0~5.0μm,多具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兼性厌氧,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5~37℃,Ph6.8~7.8。它们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出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但沙门菌经人工

《PLoS综合》:发现伤寒病致病菌进化方式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完成   伤寒病致病菌的研究在学术界近百年未有定论。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研究,最终证实伤寒病致病细菌是由不同病原体在分别获得有关遗传性状后,各自发展成致伤寒病的特殊病原体,而非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有关专家认为,这一结论

沙门氏菌的介绍

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

副伤寒的介绍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情更轻、病程较短,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1]

伤寒疫苗的性状

为乳白色混悬液,含苯酚防腐剂。

伤寒疫苗的性状

为乳白色混悬液,含苯酚防腐剂。

沙门氏菌的理化性质

  生化反应很活泼,能分解多种糖类和醇。  培养特性  1)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2)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24h后,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其菌落特征亦与大肠杆菌相似(无粪臭味)。  3)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美蓝):一般无色菌落。  4)三糖铁

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除病原体、免疫性各不相同外,两者在病理变化、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防止措施等方面均相近。    【治疗原则】    1. 拟诊或确诊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天取粪便标本做细菌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2. 在给予抗菌治

沙门氏菌

《Bad Bug Book》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Natural Toxins Handbook1.主要性质沙门氏菌是一群杆状、运动型细菌(非运动型的有鸡沙门氏菌、雏沙门氏菌),不产孢子的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特别是家禽和猪

实验鼠新模型“嫁接”人体免疫干细胞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9月22日表示,他们新近开发的实验室模型有望帮助寻找到更好治疗和预防伤寒的途径。据悉,科学家是将取自人体脐带血中的免疫干细胞移植到易感染疾病的实验鼠内后建立起该实验室模型的。  移植进实验鼠的细胞存活在其免疫系统中。虽然实验鼠通常能抵抗有害的、导致伤寒的沙门氏菌种,

沙门氏杆菌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  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的快速检测与分离应用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目前已经发现1800种以上,按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型。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

蔓延全美的鼠沙门氏菌疫情源自实验室

  国际在线消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9日宣布,目前在全美35个州蔓延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疫情不是因食品污染,而是因微生物实验室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传染引发的。  美疾控中心的官员说,自去年8月以来,美国35个州相继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疫情,迄今已造成至少73人染病,其中1人死亡。有关部门经过

关于伤寒副伤寒甲乙联合疫苗的作用规格介绍

  1、作用与用途-预防用生物制剂  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预防伤寒及副伤寒甲、副伤寒乙。  2、规格   每瓶5ml。每1次人用剂量0.2~1.0ml(根据年龄及注射针次不同)含伤寒沙门菌3.0×107~1.5×108,副伤寒甲型沙门菌、副伤寒乙型沙门菌各为1.5×107~7.5×

伤寒副伤寒甲乙联合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剂量

  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2.初次注射本疫苗者,需注射3次,每次间隔7~10天。  注射剂量如下:  1~6周岁:第1针0.2ml,第2针0.3ml,第3针0.3ml;  7~14周岁:第1针0.3ml,第2针0.5ml,第3针0.5ml;  14周岁以上:第1针0.5ml,第2针

关于独特型抗原的发现介绍

  1963年Oudin等用伤寒沙门氏菌免疫50只家兔,将其中一只家兔血清中分离的抗伤寒沙门氏菌抗体作为免疫原,免疫正常家兔,并分离其血清得到抗抗体。研究发现,这种抗抗体只能与作为免疫原的抗伤寒少门氏菌抗体发生常常反应,但不能与其余49只伤寒沙门氏菌免疫家兔的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也不能与其它抗原免疫家

沙门氏杆菌介绍(一)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统称为沙门氏杆菌。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目前至少有67种

“基因突变”让“老药新用”,降胆固醇药可预防传染病

  数字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侵入免疫细胞(黄色)的沙门氏菌(红色)。伤寒沙门氏菌是伤寒的原因。杜克研究人员发现,人类遗传变异可能会影响沙门氏菌入侵细胞和伤寒风险。  影响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变异会增加病人患伤寒的风险  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影响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病人患伤寒的

沙门氏杆菌属及其检验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包括肠伤寒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但它和大肠杆菌,特别是与病原性的副大肠杆菌(Paracolon)、巴氏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具有共同的抗原成分,

沙门氏杆菌属及其检验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包括肠伤寒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但它和大肠杆菌,特别是与病原性的副大肠杆菌(Paracolon)、巴氏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具有共同的抗

副伤寒的病理生理

  副伤寒甲、乙的病理变化大致与伤寒相同。主要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此病变镜检的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可见吞噬了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结节”。  主要病变部位在回肠

分析伤寒的形成病因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个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能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后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水余氯可迅速致死。

伤寒疫苗的接种对象

主要用于部队、港口、铁路沿线工作人员,下水道、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行业,医务防疫人员及水上居民或有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

伤寒疫苗的功能作用

伤寒疫苗,接种本品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用于预防伤寒。

副伤寒的发病机制

  副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

伤寒疫苗的接种对象

主要用于部队、港口、铁路沿线工作人员,下水道、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行业,医务防疫人员及水上居民或有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

伤寒疫苗的药物禁忌

1.发热,有严重高血压、心、肝、肾脏病及活动性结核。2.妊娠期、月经期及哺乳期妇女。3.有过敏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