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在牡蛎基因组编辑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琳琳团队在牡蛎基因组编辑方面获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DOI:10.3389/fmars.2022.912409)上。 随着高品质动物蛋白需求的增长,水产养殖正成为人类食用海产品的主要来源。与许多成熟的陆生牲畜和作物系统相比,多数水产养殖物种育种仍处于驯化的早期阶段。传统的育种方式如选择、杂交和标记辅助育种系统,推进了水产养殖物种经济性状(包括抗病性、营养价值和生长质量等)的遗传改良。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近年来探索基因功能和解析性状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中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靶点选择广、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为重要水产物种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良种培育提供了有力工具。 牡蛎为世界大宗水产养殖贝类,而与水产鱼类相比,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在牡蛎中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牡蛎卵径小(~50 μm)、显微......阅读全文

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牡蛎基因组部分序列及其分析牡蛎基因组计划(OGP)团队成员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讨论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约仪式牡蛎是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动物  牡蛎养殖  近日,牡蛎基因组计划(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项目组宣布,

海洋所在牡蛎基因组编辑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琳琳团队在牡蛎基因组编辑方面获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DOI:10.3389/fmars.2022.912409)上。  随着高品质动物蛋白需求的增长,水产养殖正成为人类食用海产品的主要

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全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

  日前,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全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并筛查得到与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或信号通路,在国际上填补了冠轮动物基因组学研究空白。  这是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獐子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OGP)日前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介绍,开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学研究,揭示牡蛎各种特异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可以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促进发展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牡蛎的故乡,分布有近20种牡蛎。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所科研人员绘制完成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近日,牡蛎基因组计划(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项目组宣布,历时两年的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终于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养殖贝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基于短序列的高杂合度基因组拼接和组装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据悉,目前的基因组图谱已达到国际领先的基因组图

活跃基因诠释牡蛎生存智慧

昨天凌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他们完成了牡蛎的基因组测序,并从中窥视到了牡蛎应对极端生活环境的种种生存智慧。 牡蛎是动物界中的一大支系――冠轮动物(特点为身体柔软,体型多变)的代表,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生态价值的贝类。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

牡蛎麻痹性贝毒超标事件:平潭已下架销毁牡蛎1215公斤

  6月17-18日,针对此次流水海域采集的牡蛎样品中检测出麻痹性贝毒超标事件,区市场监管局立即组织开展了贝类海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检查组主要针对我区各大超市商场、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便利店、居民集中区临时牡蛎销售摊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检查,目前已要求相关售卖单位下架销毁牡蛎并停止销售贝类海

《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95.shtm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制定的中国水产学会团体标准《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我国是海洋农业大国,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环境恶化、资源衰退、生态

能源所用牡蛎壳材料改善堆肥发酵效率

   所用牡蛎壳材料改善堆肥发酵效率    能源所供图 牡蛎是沿海地区产量最大的海洋养殖贝类之一,其中占总质量70%的牡蛎壳大多被直接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作为天然生物矿化材料,牡蛎壳理化性质极为稳定,表面角质层的孔结构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生长空间。但牡蛎壳具有相对惰性表面,其对微生物的亲

哈工程团队:让牡蛎军团变身“海洋卫士”

“牡蛎海底大作战”这个只在科幻片出现的片段,如今竟真的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子手中实现了。牡蛎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今年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日前,哈工程一支学生科创团队研发出一款全球首创的诱导型涂料被行业专家称为“一项颠覆传统认知的海洋工程防腐技术”

科学家破解牡蛎玻璃护甲之谜

科学家破解牡蛎玻璃护甲之谜        牡蛎的外壳非常透明且坚固,在印度和菲律宾的一些城市,它被用来当作玻璃的替代品。但是,牡蛎外壳99%的组成物质都是方解石,这是一种只含有很少有机材料的易碎物质。一组研究者想要弄清,牡蛎只有手指甲厚的外壳为何能够在抵御多重撞击时还能保持透明,令人造材料望尘莫及。

《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发布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制定的中国水产学会团体标准《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我国是海洋农业大国,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环境恶化、资源衰退、生态系统失衡、灾害频发等问题,亟需转型升级。  据了解,该标准规定了海洋牧场牡蛎礁建设的本底调查、礁区选址、构建方式、基质设计

近江牡蛎海区养殖技术成功构建养殖链条

  近日,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完成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海区养殖技术成果进行阶段性现场验收,标志着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全面构建完成。  该批近江牡蛎的亲本取自山东滨州的野生群体,2017年夏季在福建宁德繁育F1

揭示近江牡蛎种质资源格局的形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遗传与进化研发团队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在线刊发了关于牡蛎环境适应演化机制的研究论文Genome of the estuarine oyst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limate impact

近江牡蛎海区养殖技术成功构建养殖链条

近日,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完成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海区养殖技术成果进行阶段性现场验收,标志着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全面构建完成。   该批近江牡蛎的亲本取自山东滨州的野生群体,2017年夏

“华南1号”牡蛎获水产新品种证书

  记者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喻子牛带领科研团队,与珠海腾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北海阿蚌丁海洋科技公司合作,经过10年潜心研发,培育出适合在我国华南沿海养殖的牡蛎新品种“华南1号”,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水产新品种证书。  华南沿海是我国牡蛎主要养殖区域之一

中科院、华大基因发表Nature新文章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太平洋牡蛎(Pacific oyster)的测序、组装与分析,这是第一个测序的软体动物基因组,将有助于填补我们对于种类丰富而较少研究的软体动物家族的了解空白。这一研究在线发布在9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海洋所等在海洋生物对逆境适应进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华大基因、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等多家单位完成的牡蛎对潮间带逆境适应机制的研究成果,由《自然》(Nature)杂志以长篇论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  该研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全新的组装策略,构建了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证实了牡蛎基因组序列具有极

意大利召回受诺如病毒感染的法国牡蛎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12月28日,意大利通报一批次法国牡蛎检出诺如病毒,已采取召回措施。  具体通报内容如下:通报时间通报国通报产品编号通报原因销售状态/采取措施通报类型2017-12-28意大利牡蛎2017.2232诺如病毒撤出市场,召回信息通报  根据通报,以上牡

加拿大加强生牡蛎中副溶血弧菌风险管理

  据加拿大食品检验署消息,7月23日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发布公告,要求加拿大境内贝类食品生产商实施质量管理程序(QMP),加强食品安全危害控制,并重点加强副溶血弧菌风险管理(VP)。VP在加拿大、美国贝类养殖场内均有分布,夏季随水温上升污染浓度上升,风险期为每年5月至10月。   CFI

广西发食品中毒预警:蘑菇别乱吃-牡蛎别生吃

  5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发出了食品中毒预警信息,目前正是野蘑菇、野菜中毒事件的多发季节,尽量不要在野外采食。喜欢生吃牡蛎的人也要留意了,如果生吃被病毒污染的牡蛎也可能会引发中毒。  又到蘑菇中毒高发期  每年的3~6月是野生菌类生长繁殖的旺盛期。在广西,这也是误食毒蘑菇引发中毒事件的高

英国打捞出一亿年牡蛎化石-或含世界最大珍珠

  内部含有珍珠之母?蓝礁水族馆管理员珍娜-麦克法兰捧起这个可能含有世界最大珍珠的巨大牡蛎。  内部有个圆状物体: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的这个位于巨大牡蛎内部的神秘圆状物体很可能是颗大珍珠。  生长过度:这张照片展示了这个侏罗纪时期的庞然大物紧挨着一个普通牡蛎。这个史前软体动物有1亿多

海洋所等在胰岛素基因转录调控通路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5月25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以Evidence from oyster suggests an ancient role for pdx in regulating insulin gene expression in animals为题,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最新进展:胰岛素基因转录调控通路进化取得进展

  5月25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以Evidence from oyster suggests an ancient role for pdx in regulating insulin gene expression in animals为题,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学者9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进入九月份,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的是太平洋牡蛎(Pacific oyster)基因组的测序、组装与分析,一种肠道细菌中的重要蛋白:Tir的作用,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会由于激光而被关闭等。   首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

牡蛎生化营养成分变化与性腺发育关系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喻子牛团队在牡蛎生化营养成分周年变化及其性腺发育的关系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助理研究员秦艳平为两篇论文第一作者,张跃环和喻子牛为共同通讯作者。牡蛎是世界和中国的第一大养殖贝

海洋所合作在牡蛎适应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范团队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郭希明、佛罗里达大学教授Gary Litman合作,在长牡蛎免疫相关基因的进化和功能分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发现,牡蛎免疫基因除高度扩张外,更为有趣的是多个基因家族以及家族中的不同成员均在病原和非病原类胁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牡蛎干--盐分的检验、酸价测定和过氧化值测定

  GB/T 26940-2011 牡蛎干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牡蛎干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或野生牡蛎(Ostrea spp.)为原料,经取肉、漂洗、加盐蒸煮(或未经蒸煮)、干燥、分选等工序制成的干牡蛎。   要求   原料

牡蛎干--盐分的检验、酸价测定和过氧化值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牡蛎干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或野生牡蛎(Ostrea spp.)为原料,经取肉、漂洗、加盐蒸煮(或未经蒸煮)、干燥、分选等工序制成的干牡蛎。   要求   原料   应使用未受污染或经净化处理的鲜活牡蛎,应符合 GB 2

三倍体牡蛎苗种生产技术及其应用通过专家验收

  贝类养殖业是蓝色粮仓的构成部分,目前牡蛎三倍体苗种技术在推动牡蛎种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月30日,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赴福建漳浦对体系“牡蛎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团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完成的“基于四倍体的长牡蛎三倍体及杂交三倍体苗种生产技术及养殖应用”项目成果进行现场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