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血脑屏障的历史发现

20世纪初发现,给动物静脉注射苯丙胺后,此药可以分布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唯独脑组织没有它的踪迹。注射台盼蓝(锥虫蓝)涂料以后,全身组织都着色,而脑和脊髓则不着色。以后陆续发现很多药物和染料注入动物体后,都有类似的分布情况。这些事实都启示人们想到有保护脑组织的“屏障”存在。向鸡胚注入谷氨酸后,发现谷氨酸能迅速进入鸡胚的脑组织,但在成年鸡脑中则很难进入。初生儿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远较成年人为高,得重症黄疸后,胆汁色素很快透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破坏基底神经节形成核黄疸。而在成人黄疸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则不受胆汁色素的污染。以上事实说明血脑屏障结构功能的完善,是随动物个体发育的完善而形成的。......阅读全文

细胞核的发现历史

  细胞核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器,由弗朗兹·鲍尔(Franz Andreas Bauer)在1802年对其进行最早的描述[1]。到了1831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又在伦敦林奈学会的演讲中,对细胞核做了更为详细的叙述。布朗以显微镜观察兰花时,发现花朵外层细胞有一些不透光的区域,并称其为“areol

黄曲霉的发现历史介绍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

关于端粒的发现历史简介

  科学家们在寻找导致细胞死亡的基因时,发现了一种叫端粒的存在于染色体顶端的物质。端粒本身没有任何密码功能,它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  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候细胞也就到了普遍认为的分裂100次的极限并开始死亡。

关于乙烯的发现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就发现将果实放在燃烧香烛的房子里可以促进采摘果实的成熟。19世纪德国人发现在泄露的煤气管道旁的树叶容易脱落。第一个发现植物材料能产生一种气体,并对邻近植物能产生影响的是卡曾斯,他发现橘子产生的气体能催熟与其混装在一起的香蕉。直到1934年甘恩(Gane)才首先证明植物组织确实能产生乙烯。

硼族元素的发现历史

硼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Sir Humphry Davy, 1778—1829)在用电解的方法发现钾后不久,又用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硼的方法制得棕色的硼。同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Joseph-Louis Gray-Lussac,1778—1850)和泰纳(Louis Jacques Thena

RNA干扰技术的发现历史

RNAi是在研究秀丽新小杆线虫(C. elegans)反义RNA(antisense RNA)的过程中发现的,由dsRNA介导的同源RNA降解过程。1995年,Guo等发现注射正义RNA(sense RNA)和反义RNA均能有效并特异性地抑制秀丽新小杆线虫par-1基因的表达,该结果不能使用反义RN

原子光谱的发现历史

原子光谱的发现,最早可追测到16世纪,在1666年牛顿(I.Newton)进行了一个关键性实验。他将自己房间弄暗,让太阳光通过窗板上的小孔经安置在入口处一个玻璃折射到室内对面的墙上,观察到太阳光经玻璃棱镜展开为各种颜色的光,发现了光的色象,通过实验建立起了光的色散理论,揭示了原子光谱的本质。并于16

溶酶体的历史发现过程介绍

  比利时鲁汶大学生理化学实验室主席克里斯汀·德·迪夫一直在研究胰腺激素胰岛素在肝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到1949年,他和他的团队已经专注于葡萄糖6-磷酸酶,这是糖代谢中的第一种关键酶,也是胰岛素的靶标。他们已经怀疑这种酶在调节血糖水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即使在一系列实验之后,他们也没能从细胞提取物

乙烯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用煤气灯照明时有一种气体能促进绿色柠檬变黄而成熟,这种气体就是乙烯。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气相层析仪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乙烯后,乙烯才被列为植物激素。

催化剂的发现历史

催化剂最早由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发现。100多年前,有个魔术“神杯”的故事。有一天,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在化学实验室忙碌地进行着实验,傍晚,他的妻子玛利亚准备了酒菜宴请亲友,祝贺她的生日。贝采里乌斯沉浸在实验中,把这件事全忘了,直到玛丽亚把他从实验室拉出来,他才恍然大悟,匆忙地赶回家。一进屋,客人们

碳正离子的发现历史

碳正离子(Carbenium ion)的历史可追溯到1891年,G. Merling说他将溴加到环庚三烯(cycloheptatriene)上,然后加热结晶化产物取得水溶性物质C7H7Br,产生一个他无法解释的结构.然而, Doering 跟Knox预测是符合Hückel's 规则的溴化环庚

锂的特性及发现历史

锂(Li)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银白色,比重0.534,熔点180℃,沸点1347℃。锂是由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J.J.Berzelius)的学生瑞典人阿尔费德松(J.A.Arfvedson)于1817在分析研究从攸桃岛(Uto¨)采得透锂长石时首次发现的,贝齐里乌斯把这种新金属称为Lithium

核苷酸的发现历史

1919年,一位美籍俄罗斯医生和化学家,菲巴斯·利文,首先发现了单核苷酸的三个主要成分(磷酸盐、戊糖和氮基)的顺序。他也是第一个发现核糖核酸(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碳水化合物成分的人。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一、病毒病由来已久  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179

核酸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核酸最早于1869年由瑞士医生和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分离获得,称为Nuclein  。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德国生物化学学家,1910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科塞尔进一步纯化获得核酸,发现了它的强酸性。他后来也确定了核碱基。1889年,德国病理学家Richard Altmann创造了核酸这

简述葡聚糖的历史发展

  葡聚糖以β-葡聚糖最具生理活性。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物质是一种多糖——β-葡聚糖,并从面包酵母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β-葡聚糖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

血脑屏障的结构

  介于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对物质通过有选择性阻碍作用的动态界面,由脑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的基膜、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脚板围成的神经胶质膜构成,其中内皮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  脑屏障是血-脑、血-脑脊液和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  与其他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相比,脑毛细血管

关于核酸的发现历史的介绍

  核酸最早于1869年由瑞士医生和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分离获得,称为Nuclein。  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德国生物化学学家,1910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科塞尔进一步纯化获得核酸,发现了它的强酸性。他后来也确定了核碱基。  1889年,德国病理学家Richard Altmann创造

简述杜冷丁发展历史

  杜冷丁(Dolantin),是一种抗痉挛的止痛药,在1939年时由赫希斯特研发的,专门用于伤口止痛。1940年初,化学家赫希斯特成功地把这种药的效力提升了20倍。长效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为“美沙酮”(Polamidon)。(在1944年,德国大约生产了650吨止痛药用于战争。)

关于X射线的发现历史介绍

  1895年11月8日傍晚,他研究阴极射线。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电管的影响,也为了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间全部弄黑,还用黑色硬纸给放电管做了个封套。为了检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给放电管接上电源(茹科夫线圈的电极),他看到封套没有漏光而满意。可是当他切断电源后,却意外地发现一米以外的一个小工作

详述抗生素的发现历史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

关于基因剪接的历史发现介绍

  1972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微生物学家赫伯特·伯耶(Herbert Boyer)、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史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在火奴鲁鲁参加学术会议时在一家现成食品店里遇到了对方。他们一边吃着熏牛肉三明治,一边构思除了一个开创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实验。回到加州后,这两个人成功

景天庚酮糖的发现历史介绍

  景天庚酮糖(D-altro-beptulose)最早在1917年由LaForge和Hudson在景天科植物Sedumspeclabile中发现“该糖主要分布在含多汁的肉质植物中,如景天科植物Sedumspeciabile和马桑属植物Coriariajaponica含量较为丰富。景天庚酮糖在戊糖磷

关于微RNA的历史发现介绍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miRNAs也可以调节同一个基因。这种复杂的调节网络既可以通过一个miRNA来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几个miRNAs的组合来精细调控某个

库普弗细胞的发现历史

库普弗细胞最早于1876年由波罗的海德意志解剖学家卡尔·威廉·冯·库普弗无意中发现。他在以印度墨染兔肝时发现星状的细胞,误以为是肝脏星状细胞,并认定是肝血管内皮的一部分,直到1898年,波兰科学家塔德乌什·博罗维奇才重新确认它们属于巨噬细胞。

概述轮状病毒的发现历史

  1943年,雅各·莱特(Jacob Light)与荷瑞西·赫德斯(Horace Hodes)证明了在感染传染性腹泻的小孩身上有一种滤过性的病媒,这个病媒也会造成家畜腹泻。30年后,被保存下来的病媒样本证明此病媒是轮状病毒。在介入的年代里,老鼠身上的病毒表现出引起成腹泻的病毒有相关性。1973年,

关于原电池的发现历史介绍

  原电池的发明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末期,当时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正在进行著名的青蛙实验,当用金属手术刀接触蛙腿时,发现蛙腿会抽搐。大名鼎鼎的伏特认为这是金属与蛙腿组织液(电解质溶液)之间产生的电流刺激造成的。1800年,伏特据此设计出了被称为伏打电堆的装置,锌为负极,银为正极,用盐水作电解质溶液。

关于锂元素的发现历史-介绍

  第一块锂矿石,透锂长石(LiAlSi4O10)是由巴西人在名为Utö的瑞典小岛上发现的,于18世纪90年代。当把它扔到火里时会发出浓烈的深红色火焰,斯德哥尔摩的Johan August Arfvedson分析了它并推断它含有以前未知的金属,他把它称作lithium(锂)。他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碱金

Brugada综合症的发现历史

  1992年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先提出而引起临床注意,在特发性室速或猝死中,部分患者心电图可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和V1-V3导联ST段抬高,但其临床检查均末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西班牙著名学者Brugada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特发性室速,它不但是中青年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X射线的发现历史及原理

  发现历史  最早发现X射线是特斯拉,特斯拉制定了许多实验来产生X射线。特斯拉认为用他的电路,“我的仪器可以产生的爱克斯光(即X射线)的能量比一般仪器可以产生的要大的多。”  他还谈到用他的电路和单节点X射线产生设备在工作时的危害。在他许多调查这种现象的记录中,他归结了导致皮肤损伤的许多原因。他认